河东区创建过硬村居、活力村居、平安村居、美丽村居、清廉村居
村居有活力 振兴有动力
2023-07-28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王思晴
本报通讯员 邢子芹 闵德霞 张继平
7月25日,临沂市河东区汤头街道逯长沟村道路两旁的紫薇花竞相开放,农户门前或是精心打造的园林微景观,或是整整齐齐的小菜园,墙上是清新的手绘画,街道干净整洁;该村跟临沂河东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将流淌了千百年的马蹄山泉打造成“马蹄山泉饮用水”品牌,目前已销往域内各大商超等,平均月销售量在6万桶左右,村集体年增收10万元;村里还种植了以蟠桃、水蜜桃为代表的商品桃和“逯长沟”品牌西红柿,一亩地保底收入增长1万元。
个个村居有活力,乡村振兴有动力。近年来,临沂市河东区坚持把乡村振兴摆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位置,坚定不移地实施“品质河东”发展战略,以创建过硬村居、活力村居、平安村居、美丽村居、清廉村居“五大创建”为总抓手,深入实施乡村赋值行动,加速向富美乡村进军。
头雁领航,打造过硬村居。大力实施“头雁领航”突破工程,河东区推行村党组织书记红色引领、橙色提升、黄色预警“三色管理”机制,分类举办村党组织书记专题培训班5期,切实提高头雁培育精准度。目前河东区已培育出陆明星、许守三、管其青等头雁典型十余名,3名村党组织书记和3个村党组织被评为临沂市第三批“王传喜式好支书”“代村式好支部”。4家合作社被评为临沂市第二批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示范社。太平街道通过大力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推动村级造血,郭寨稻蛙共养、徐太平草莓苗繁育、八间屋土豆种植,东张屯、大姚庄等12个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土地集中托管,预计年增加集体收入112万元以上。
培强产业,建设活力村居。今年新招引涉农项目22个,投资额30亿元。继续推进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提质增效,整顿提升合作社6家,新发展合作社114家、镇(街)联合社3家及家庭农场82家。70%以上的行政村集体年收入超过50万元,自然村集体年收入全部稳定保持在10万元以上。八湖镇创新利用“飞地经济”模式,招引投资3000万元的山东汇泽鑫肉制品加工项目和投资1.2亿元的恩邦农牧物联网肉牛养殖项目;招引国内驰名冷饮品牌“雪莲”项目,预计达产后日产6万箱,日产值近200万元,每年将为村集体增收30万元。
守牢底线,共筑平安村居。扎实开展“六无”平安村居创建工作,推进网格化与“12345”融合,新划设5902个村居微网格,构建镇(街)、工作区、村级和微网格组成的四级矛盾排查化解模式,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构建“社区民警+网格员+调解志愿者”三位一体的防、控、调、处全覆盖网络体系,常态化开展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和处置工作,全方位、无死角保障327个村居和谐稳定。
景村融合,扮靓美丽村居。深入实施“百千工程”,持续开展“三定三比三亮”打擂攻坚活动人居环境擂台赛,通过日督导、月检查、季覆盖,倒逼责任落实,台账逐步销号。对327个自然村实行“一村一策”,推动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目前,河东区建设省级和美乡村19个、市级命名美丽乡村17个、市级美丽乡村片区5个及区级美丽乡村11个。
擦亮底色,绘就清廉村居。在河东区行政村、自然村两级配强村纪检委员,制定履职清单,发现并推动整改问题860个。依托“清廉村居”大数据监督平台,对村级小微权力、“三务”公开、“三资管理”、廉政风险“四位一体”智慧监管。实施“清风进万家”工程,建设开放式廉洁教育基地4处,建设“清廉微景观”78处,编排展演《河湾往事》等一批沉浸式廉洁小剧。八间屋村阳光村务系统实现村级“三务”云上知、屏上看、现场查,三级监督体系架设基层监督“村岗哨”。
“下一步,河东区将认真贯彻落实临沂市委关于乡村振兴的‘12345’发展思路,坚持以片区化思维推动乡村振兴,聚焦班子建设、产业发展、都市农业、百千工程等重点工作,以‘五大创建’为抓手,加快推动全区乡村振兴工作实现新突破。”河东区委书记姚运明说。
本报通讯员 邢子芹 闵德霞 张继平
7月25日,临沂市河东区汤头街道逯长沟村道路两旁的紫薇花竞相开放,农户门前或是精心打造的园林微景观,或是整整齐齐的小菜园,墙上是清新的手绘画,街道干净整洁;该村跟临沂河东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将流淌了千百年的马蹄山泉打造成“马蹄山泉饮用水”品牌,目前已销往域内各大商超等,平均月销售量在6万桶左右,村集体年增收10万元;村里还种植了以蟠桃、水蜜桃为代表的商品桃和“逯长沟”品牌西红柿,一亩地保底收入增长1万元。
个个村居有活力,乡村振兴有动力。近年来,临沂市河东区坚持把乡村振兴摆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位置,坚定不移地实施“品质河东”发展战略,以创建过硬村居、活力村居、平安村居、美丽村居、清廉村居“五大创建”为总抓手,深入实施乡村赋值行动,加速向富美乡村进军。
头雁领航,打造过硬村居。大力实施“头雁领航”突破工程,河东区推行村党组织书记红色引领、橙色提升、黄色预警“三色管理”机制,分类举办村党组织书记专题培训班5期,切实提高头雁培育精准度。目前河东区已培育出陆明星、许守三、管其青等头雁典型十余名,3名村党组织书记和3个村党组织被评为临沂市第三批“王传喜式好支书”“代村式好支部”。4家合作社被评为临沂市第二批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示范社。太平街道通过大力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推动村级造血,郭寨稻蛙共养、徐太平草莓苗繁育、八间屋土豆种植,东张屯、大姚庄等12个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土地集中托管,预计年增加集体收入112万元以上。
培强产业,建设活力村居。今年新招引涉农项目22个,投资额30亿元。继续推进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提质增效,整顿提升合作社6家,新发展合作社114家、镇(街)联合社3家及家庭农场82家。70%以上的行政村集体年收入超过50万元,自然村集体年收入全部稳定保持在10万元以上。八湖镇创新利用“飞地经济”模式,招引投资3000万元的山东汇泽鑫肉制品加工项目和投资1.2亿元的恩邦农牧物联网肉牛养殖项目;招引国内驰名冷饮品牌“雪莲”项目,预计达产后日产6万箱,日产值近200万元,每年将为村集体增收30万元。
守牢底线,共筑平安村居。扎实开展“六无”平安村居创建工作,推进网格化与“12345”融合,新划设5902个村居微网格,构建镇(街)、工作区、村级和微网格组成的四级矛盾排查化解模式,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构建“社区民警+网格员+调解志愿者”三位一体的防、控、调、处全覆盖网络体系,常态化开展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和处置工作,全方位、无死角保障327个村居和谐稳定。
景村融合,扮靓美丽村居。深入实施“百千工程”,持续开展“三定三比三亮”打擂攻坚活动人居环境擂台赛,通过日督导、月检查、季覆盖,倒逼责任落实,台账逐步销号。对327个自然村实行“一村一策”,推动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目前,河东区建设省级和美乡村19个、市级命名美丽乡村17个、市级美丽乡村片区5个及区级美丽乡村11个。
擦亮底色,绘就清廉村居。在河东区行政村、自然村两级配强村纪检委员,制定履职清单,发现并推动整改问题860个。依托“清廉村居”大数据监督平台,对村级小微权力、“三务”公开、“三资管理”、廉政风险“四位一体”智慧监管。实施“清风进万家”工程,建设开放式廉洁教育基地4处,建设“清廉微景观”78处,编排展演《河湾往事》等一批沉浸式廉洁小剧。八间屋村阳光村务系统实现村级“三务”云上知、屏上看、现场查,三级监督体系架设基层监督“村岗哨”。
“下一步,河东区将认真贯彻落实临沂市委关于乡村振兴的‘12345’发展思路,坚持以片区化思维推动乡村振兴,聚焦班子建设、产业发展、都市农业、百千工程等重点工作,以‘五大创建’为抓手,加快推动全区乡村振兴工作实现新突破。”河东区委书记姚运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