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全媒

高校师生热情参与思政短视频大赛,网络投票掀起高潮

让思政在亲身实践中鲜活起来

2023-07-28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本报济南讯 近日,山东省第四届高校思政短视频大赛网络投票环节结束,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票数统计,数据结果出炉后将举行专家评审会开启下一轮评审。
  本次大赛由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广播电视局、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联合举办,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好关于“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和“大思政课”建设的部署要求,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举办短视频大赛的形式,引导广大师生创作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优秀作品,唱响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培育和打造山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品牌。
  大赛自4月15日启动就得到全省各大高校及师生的高度关注、积极响应,大众日报全媒体平台和读者频道搭建载体积极推动,至6月15日征集截止,大赛组委会收到参评作品万余件,其中山东师范大学、青岛大学、聊城大学、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山东水利职业学院、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等分赛区高校,积极准备、精心组织策划、成立专题小组,严格筛选报送,呈现了质量较为上乘的作品。经过多轮初审、复审,共计千余件优秀思政短视频作品在大众日报客户端发布,进入网络投票环节。
  本次的参赛作品中,题材多样、富有新意,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乡村振兴、西部建设中彰显青年担当,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拒绝歧视、校园欺凌和畸形审美,远离网贷等紧跟时政、又与高校生活紧密相关的主题作品占比最多,广大师生走进历史遗址、纪念场馆,走到田间地头,走到榜样身边,充分挖掘地方红色文化、校史资源,将生动鲜活的实践成就、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等素材引入作品,深刻展现我省高校师生将青春理想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中、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追求。
  山东高校思政短视频大赛已连续举办四届,越来越多的高校师生参与进来,通过亲身实践,创作出鲜活生动、互动性强的思政短视频作品。大赛以大众日报新媒体平台为阵地,推动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网络新课堂结合起来,推动思政课堂走进网络,实现网络思政联通实践,全方位、立体化、精准式触达青年,做好青年网络思政工作,加强对青年的政治引领,持续激发新时代青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志气、骨气和底气,鼓励高校学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本报济南讯 近日,山东省第四届高校思政短视频大赛网络投票环节结束,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票数统计,数据结果出炉后将举行专家评审会开启下一轮评审。
  本次大赛由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广播电视局、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联合举办,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好关于“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和“大思政课”建设的部署要求,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举办短视频大赛的形式,引导广大师生创作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优秀作品,唱响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培育和打造山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品牌。
  大赛自4月15日启动就得到全省各大高校及师生的高度关注、积极响应,大众日报全媒体平台和读者频道搭建载体积极推动,至6月15日征集截止,大赛组委会收到参评作品万余件,其中山东师范大学、青岛大学、聊城大学、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山东水利职业学院、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等分赛区高校,积极准备、精心组织策划、成立专题小组,严格筛选报送,呈现了质量较为上乘的作品。经过多轮初审、复审,共计千余件优秀思政短视频作品在大众日报客户端发布,进入网络投票环节。
  本次的参赛作品中,题材多样、富有新意,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乡村振兴、西部建设中彰显青年担当,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拒绝歧视、校园欺凌和畸形审美,远离网贷等紧跟时政、又与高校生活紧密相关的主题作品占比最多,广大师生走进历史遗址、纪念场馆,走到田间地头,走到榜样身边,充分挖掘地方红色文化、校史资源,将生动鲜活的实践成就、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等素材引入作品,深刻展现我省高校师生将青春理想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中、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追求。
  山东高校思政短视频大赛已连续举办四届,越来越多的高校师生参与进来,通过亲身实践,创作出鲜活生动、互动性强的思政短视频作品。大赛以大众日报新媒体平台为阵地,推动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网络新课堂结合起来,推动思政课堂走进网络,实现网络思政联通实践,全方位、立体化、精准式触达青年,做好青年网络思政工作,加强对青年的政治引领,持续激发新时代青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志气、骨气和底气,鼓励高校学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