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王杰精神”永续飘扬

2023-07-26 作者: 张春宇 张依盟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张春宇 张依盟
  本报通讯员 刘 明 尹 浩 王静

  7月21日,金乡县,王杰民兵连来到东鱼河的连店桥段和李庄桥段两个河道险段,与县应急局、县水务局一起勘察河道,根据可能出现的隐患情况制定了沙袋垒墙、制作反滤围井、机械围堵等应急预案。“东鱼河连接微山湖,防汛工作是重中之重。防患于未然,我们王杰民兵连要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贯彻王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忠实履行民兵队伍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职责使命。”连长张冠鲁对记者说。
  王杰是山东省金乡县人,原济南军区某部一连五班班长,1961年入伍,在部队表现优异,多次受奖。1965年7月14日,王杰组织民兵排雷训练时,突遇拉火管意外自燃,危急关头他奋不顾身扑向炸药包,保护了在场的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献出了年仅23岁的生命。时光荏苒,58年过去,英雄从未走远,精神历久弥新。
  王杰精神是指“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修建康藏公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口号开始在西藏部队中流传起来。对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打响,参战部队充分发挥政治工作优势,叫响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口号。1965年5月1日,王杰在日记本中写下:“我们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个大无畏的人”,并用生命践行了这句口号。1965年11月6日,原总政治部在下发的向王杰同志学习的指示中,正式向全军提出了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革命精神的要求。王杰的光辉事迹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口号也广为传播。
  “王杰的枪我们扛,王杰的歌我们唱,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在王杰烈士牺牲58周年之际,金乡县人武部联合王杰生前部队举行“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王杰精神”纪念活动暨金乡县王杰民兵连授旗仪式,激励广大民兵赓续英雄血脉、传承英雄精神。
  传承是最好的缅怀、奋斗是最深的告慰。王杰民兵连认真学习和践行王杰精神,在防汛抗旱、森林灭火、维稳处突等重点工作上争先创优,强化技能训练,提高民兵队伍遂行多样任务能力,在济宁军分区组织的基地化对抗轮训中刻苦训练、敢打敢拼,在竞赛和训练中均取得优异成绩。
  □ 本报记者 张春宇 张依盟
  本报通讯员 刘 明 尹 浩 王静

  7月21日,金乡县,王杰民兵连来到东鱼河的连店桥段和李庄桥段两个河道险段,与县应急局、县水务局一起勘察河道,根据可能出现的隐患情况制定了沙袋垒墙、制作反滤围井、机械围堵等应急预案。“东鱼河连接微山湖,防汛工作是重中之重。防患于未然,我们王杰民兵连要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贯彻王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忠实履行民兵队伍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职责使命。”连长张冠鲁对记者说。
  王杰是山东省金乡县人,原济南军区某部一连五班班长,1961年入伍,在部队表现优异,多次受奖。1965年7月14日,王杰组织民兵排雷训练时,突遇拉火管意外自燃,危急关头他奋不顾身扑向炸药包,保护了在场的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献出了年仅23岁的生命。时光荏苒,58年过去,英雄从未走远,精神历久弥新。
  王杰精神是指“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修建康藏公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口号开始在西藏部队中流传起来。对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打响,参战部队充分发挥政治工作优势,叫响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口号。1965年5月1日,王杰在日记本中写下:“我们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个大无畏的人”,并用生命践行了这句口号。1965年11月6日,原总政治部在下发的向王杰同志学习的指示中,正式向全军提出了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革命精神的要求。王杰的光辉事迹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口号也广为传播。
  “王杰的枪我们扛,王杰的歌我们唱,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在王杰烈士牺牲58周年之际,金乡县人武部联合王杰生前部队举行“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王杰精神”纪念活动暨金乡县王杰民兵连授旗仪式,激励广大民兵赓续英雄血脉、传承英雄精神。
  传承是最好的缅怀、奋斗是最深的告慰。王杰民兵连认真学习和践行王杰精神,在防汛抗旱、森林灭火、维稳处突等重点工作上争先创优,强化技能训练,提高民兵队伍遂行多样任务能力,在济宁军分区组织的基地化对抗轮训中刻苦训练、敢打敢拼,在竞赛和训练中均取得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