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港经济开发区:
打造丙烯终端核心产业链条
2023-07-20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李 明
通讯员 陈仕钊 报道
本报东营讯 7月18日,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山东蓝湾新材料有限公司吸水性高分子材料项目建设现场,平整的道路、崭新的厂房、排布有序的管道,无不展现着项目推进的质量和速度。
“目前在建的项目生产线共有7条,主要是以丙烯为原料打造丙烯下游产品,未来全部建成后,可形成一条完整的丙烯下游产业链。”山东蓝湾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荣帅说。
山东蓝湾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研发、生产水溶性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现代化企业,建设的吸水性高分子材料项目总投资达68亿元,是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丙烯产业链由基础化工向新材料延伸的标志性项目。待项目7条生产线全部建成投产,企业年收入可达百亿元,利税10亿元以上,并带动1000余人就业,在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同时,可进一步延长经济开发区丙烯产业链,助力经济开发区打造丙烯终端核心产业链条,有力助推鲁北高端石化产业基地建设。此外,项目的核心专利技术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未来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大的水溶性高分子材料生产基地。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聚力链条延伸,提高集群先进性和竞争力。目前,经济开发区产业集群内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吸水性树脂、聚丙烯酰胺、邻酯对酯等13种产品产能位列全球第1位、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0%,具备一流的产业竞争实力和先进制造能力。总投资1442亿元的47个在建产业项目,“十四五”全部建成后将新增工业产值22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将超过75%。其中,丙烯产业链分别打通了“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丙烯—高吸水性树脂(SAP)”“丙烯—ABS”等子链条,形成了2家国家级绿色工厂、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隔墙供应、协同循环的局面,年产值超600亿元。
通讯员 陈仕钊 报道
本报东营讯 7月18日,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山东蓝湾新材料有限公司吸水性高分子材料项目建设现场,平整的道路、崭新的厂房、排布有序的管道,无不展现着项目推进的质量和速度。
“目前在建的项目生产线共有7条,主要是以丙烯为原料打造丙烯下游产品,未来全部建成后,可形成一条完整的丙烯下游产业链。”山东蓝湾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荣帅说。
山东蓝湾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研发、生产水溶性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现代化企业,建设的吸水性高分子材料项目总投资达68亿元,是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丙烯产业链由基础化工向新材料延伸的标志性项目。待项目7条生产线全部建成投产,企业年收入可达百亿元,利税10亿元以上,并带动1000余人就业,在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同时,可进一步延长经济开发区丙烯产业链,助力经济开发区打造丙烯终端核心产业链条,有力助推鲁北高端石化产业基地建设。此外,项目的核心专利技术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未来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大的水溶性高分子材料生产基地。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聚力链条延伸,提高集群先进性和竞争力。目前,经济开发区产业集群内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吸水性树脂、聚丙烯酰胺、邻酯对酯等13种产品产能位列全球第1位、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0%,具备一流的产业竞争实力和先进制造能力。总投资1442亿元的47个在建产业项目,“十四五”全部建成后将新增工业产值22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将超过75%。其中,丙烯产业链分别打通了“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丙烯—高吸水性树脂(SAP)”“丙烯—ABS”等子链条,形成了2家国家级绿色工厂、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隔墙供应、协同循环的局面,年产值超6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