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4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扩面增效规范提升
  山东27部门联合推进放心消费创建

□宋锋
  为进一步凝聚合力,拓展领域,深化放心消费创建,助力全省消费持续回暖复苏,近日,山东省市场监管局等27部门联合出台《“放心消费在山东”创建深化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坚持四项原则,强化四个方面,着力优化消费环境,深入推进“放心消费在山东”创建。
  创建工作坚持多元参与、社会共治,强化经营者创建活动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规范作用、职能部门的监管作用、行业组织的自律作用及消费者组织和媒体、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构建放心消费环境共创共享格局。坚持问题导向、标本兼治,从影响消费安全和消费质量的虚假宣传、霸王合同、价格欺诈、违规收费、侵害个人信息安全突出问题着手,督促经营者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依法查处各类消费侵权行为。注重加强消费维权制度建设,坚持边治理边规范,积极探索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长效机制。坚持示范带动、逐步提升,以质量安全、明码标价、计量准确、服务优质、纠纷快处等为指向,积极培育放心消费示范单位,引领带动领域创建、行业创建、区域创建,不断提升创建整体水平。坚持标准引领、分类推进,推进放心消费示范单位创建标准体系建设,引导经营者按照标准建立完善管理服务体系,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因地制宜、因企施策,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参与创建经营者的培育指导,提高创建实效。
  下一步,创建工作重点从四个方面发力。一是强化扩面提质,广泛引导相关经营者参与放心消费创建,开展承诺亮诺。积极推动创建活动由商品向服务、由线下向线上、由流通向生产、由城市向农村延伸,不断拓展创建覆盖面。积极培育、严格认定放心消费示范单位,引领带动提升整体创建水平。二是强化监管规范,围绕校外培训、物业服务、住宿餐饮、美容美发、医疗美容、运动健身、电信服务等领域,聚焦社会普遍关注、消费者反映集中的问题,通过行政指导、约谈提醒、消费调查、公开点评、专项整治、行政处罚、社会曝光等措施,深化市场秩序治理,强化市场监管执法,督促经营者规范经营行为,提升服务质量,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三是强化创新引领,整合相关部门职能,综合运用标准引领、质量强省、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先行赔付、诉调对接、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投诉信息公示、平台主体责任清单、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不公平格式合同条款整治等创新举措,组织开展放心消费创建系列深化提升行动。四是强化保障支撑,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重视和支持,将放心消费创建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年度重点工作和为民办实事重要内容。牢固树立消费环境“一盘棋”思想,加强部门协同、上下联动、信息共享,凝聚各方力量。完善放心消费创建激励措施,加强创建工作经费保障。强化典型培树和宣传,营造创建活动浓厚氛围,不断提升“放心消费在山东”的知晓度和影响力。
  通过强化一系列措施,放心消费创建进一步拓展深化提升,经营者消费维权主体责任更好落实,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进一步健全,人民群众对消费环境普遍更加放心满意。到2025年底,全省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6%,消费品质量合格率满足高品质生活需要;12345消费投诉举报处置率达到100%,消费投诉按时办结率达到98%以上,举报按时核查率达到96%以上;全省新认定山东省放心消费示范单位2000家以上,承诺推行无理由退货实体店达到50万家以上,消费维权服务站发展到4万家以上,ODR 单位发展到7万家以上,消费纠纷自行协商和解率达到80%以上。

  打造山东认证检测行业品牌

  7月4日,省认证认可工作联席会议在省市场监管局召开。省财政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建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文旅厅、省卫健委、省畜牧局等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络员参加会议。
  会议首先传达学习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的相关政策文件,各成员单位相互交流了本部门认证检测相关工作开展情况。会上对联席会议办公室起草的《山东省认证认可工作联席会议2023年工作要点(审议稿)》进行了审议,并原则通过。
  我省共有6.9万家企业获得各类质量认证证书25.5万张,绿色产品认证、智能家电认证、森林认证、商品售后服务认证、验光配镜服务认证等新型高端认证实现新突破。持续开展的“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累计培训服务小微企业4.7万家,发放奖补资金1900余万元,全省1.7万家小微企业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提升了小微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活力和质量管理水平。积极实施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工程,在全国率先发布首个“三同”地方标准,培育示范企业374家,推动外贸企业和产品走进国内市场。
  会议强调,认证检测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我省绿色建材下乡、绿色低碳认证、小微企业认证提升行动、检验检测部门联合监管等多项工作都走在全国前列,是部门协同推进的结果。各成员单位要进一步聚焦绿色转型,构建全方位系统化的质量认证服务机制;聚焦消费升级,着力营造高质量发展的市场环境;聚焦安全底线,夯实部门监管责任;聚焦社会共治,为推进认证检测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不断增进社会各界对认证检测的了解和信任,打造客观公正、诚实守信、技术领先、服务优质的山东认证检测行业品牌。
  (辛磊铭)

  坚决守牢守好特种设备安全底线

  为贯彻落实省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省政府安委会和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整治提升专项行动工作要求,省市场监管局于7月7日召开视频会议,部署我省化工企业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提升专项行动。
  会议详细解读了《山东省化工企业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提升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对我省化工企业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的具体任务、时间节点、工作要求等进行部署,明确六方面重点任务:一是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二是强化化工企业固定式压力容器、工业压力管道监管;三是实施移动式压力容器全链条监管,四是持续落实气瓶充装安全;五是常态化强化长输油气管道法定检验;六是狠抓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管理。
  会上,省市场监管局特监处处长张杰分析了当前安全生产形势,结合前期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抓好市场监管领域燃气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严重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各市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实抓细专项整治工作落实,坚决守牢守好特种设备安全底线,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积极应有贡献。(张文)

  为个体防护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第一批国家强制性标准实施情况统计分析点名单的公示》,省质检院牵头申报的国家强制性标准实施情况统计分析点(个体防护装备)名列其中,成为首批成功入选的40个国家强制性标准实施情况统计分析点之一。
  统计分析点对重点领域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全过程的监测与评估,定期对标准实施成效与存在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与报告,并通过标准化服务推动行业、企业达标能力与水平提升。
  近年来,省质检院先后建成面料电弧防护性能检测、阻燃服轰燃实验、化学防护性能检测等专业化实验室,积极承担防电弧服、阻燃服、化学防护服等防护服装的检验检测与技术攻关,并取得显著成效。尤其是阻燃服轰燃实验室是全国市场监管系统首家具备全项检测能力的实验室,其自主研发的面料电弧防护性能测试系统有效填补国内空白,为打破国际壁垒提供了强劲有力的技术支撑。
  此次入选,是对省质检院个体防护装备领域技术能力的肯定与认可。下一步,省质检院将积极搭建个体防电弧装备检测技术服务平台,并以此为依托,充分发挥人才、技术、装备等方面优势,为个体防护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李晓婧)

  全省餐饮质量安全水平保持向上向好态势

  6月28至29日,全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工作现场会在菏泽市成武县召开。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了成武伯乐高级中学食堂、成武翡翠城餐饮示范街区、成武盛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伯乐居渔家宴、水邑伯乐大酒店,在落实“两个责任”、制止餐饮浪费、“清洁厨房”建设、小餐饮规范提升等方面具体做法。成武县人民政府介绍了成武县餐饮监管工作情况,青岛、淄博、东营、烟台、威海、日照、滨州等7个市局作交流发言。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全面落实总局、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推动“两个责任”落地落细,餐饮质量安全水平保持向上向好态势。
  会议要求,工作重点要再聚焦,一要推动“两个责任”落地见效;二要深化“清洁厨房”建设;三要抓严校园食品安全;四要抓实重点业态监管;五要严格落实制止餐饮浪费要求。
  会议强调,要狠抓典型示范,打造示范样板,按照分业态、分规模、分时段逐步展开的思路推进工作;要做好融合推进,在推进“两个责任”落实、“清洁厨房”建设、智慧监管、日常监督检查等工作中,做好结合,确保各项要求高标准落实;要强化督导检查和考核,用好督导检查武器,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确保餐饮重点工作顺利开展。(谭肖)

  确保全省生产、销售环节燃气用品质量安全

  6月30日,省市场监管局举办全省燃气用品质量安全监管视频培训会。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市场监管所、检验机构的工业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监管、执法稽查及相关检验检测工作人员,共3000余人参加培训。
  省局质量监督处、认证认可处、省质检院工作人员,围绕燃气相关法规政策、家用燃气灶具3C监管要求、燃气用品现场检查要点等内容进行授课。会议要求相关人员认清当前复杂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充分吸取银川事故的深刻教训,严格落实燃气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要求,严密组织监督检查和监督抽查,加强燃气灶具认证监管,严厉查处违法行为,确保全省生产、销售环节燃气用品质量安全。
  通过培训,参训人员进一步提升了依法实施燃气用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熟悉了现场监督检查工作技巧,为更好开展燃气用品监管工作夯实了基础。(彭世利)
  扩面增效规范提升
  山东27部门联合推进放心消费创建

□宋锋
  为进一步凝聚合力,拓展领域,深化放心消费创建,助力全省消费持续回暖复苏,近日,山东省市场监管局等27部门联合出台《“放心消费在山东”创建深化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坚持四项原则,强化四个方面,着力优化消费环境,深入推进“放心消费在山东”创建。
  创建工作坚持多元参与、社会共治,强化经营者创建活动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规范作用、职能部门的监管作用、行业组织的自律作用及消费者组织和媒体、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构建放心消费环境共创共享格局。坚持问题导向、标本兼治,从影响消费安全和消费质量的虚假宣传、霸王合同、价格欺诈、违规收费、侵害个人信息安全突出问题着手,督促经营者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依法查处各类消费侵权行为。注重加强消费维权制度建设,坚持边治理边规范,积极探索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长效机制。坚持示范带动、逐步提升,以质量安全、明码标价、计量准确、服务优质、纠纷快处等为指向,积极培育放心消费示范单位,引领带动领域创建、行业创建、区域创建,不断提升创建整体水平。坚持标准引领、分类推进,推进放心消费示范单位创建标准体系建设,引导经营者按照标准建立完善管理服务体系,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因地制宜、因企施策,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参与创建经营者的培育指导,提高创建实效。
  下一步,创建工作重点从四个方面发力。一是强化扩面提质,广泛引导相关经营者参与放心消费创建,开展承诺亮诺。积极推动创建活动由商品向服务、由线下向线上、由流通向生产、由城市向农村延伸,不断拓展创建覆盖面。积极培育、严格认定放心消费示范单位,引领带动提升整体创建水平。二是强化监管规范,围绕校外培训、物业服务、住宿餐饮、美容美发、医疗美容、运动健身、电信服务等领域,聚焦社会普遍关注、消费者反映集中的问题,通过行政指导、约谈提醒、消费调查、公开点评、专项整治、行政处罚、社会曝光等措施,深化市场秩序治理,强化市场监管执法,督促经营者规范经营行为,提升服务质量,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三是强化创新引领,整合相关部门职能,综合运用标准引领、质量强省、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先行赔付、诉调对接、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投诉信息公示、平台主体责任清单、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不公平格式合同条款整治等创新举措,组织开展放心消费创建系列深化提升行动。四是强化保障支撑,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重视和支持,将放心消费创建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年度重点工作和为民办实事重要内容。牢固树立消费环境“一盘棋”思想,加强部门协同、上下联动、信息共享,凝聚各方力量。完善放心消费创建激励措施,加强创建工作经费保障。强化典型培树和宣传,营造创建活动浓厚氛围,不断提升“放心消费在山东”的知晓度和影响力。
  通过强化一系列措施,放心消费创建进一步拓展深化提升,经营者消费维权主体责任更好落实,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进一步健全,人民群众对消费环境普遍更加放心满意。到2025年底,全省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6%,消费品质量合格率满足高品质生活需要;12345消费投诉举报处置率达到100%,消费投诉按时办结率达到98%以上,举报按时核查率达到96%以上;全省新认定山东省放心消费示范单位2000家以上,承诺推行无理由退货实体店达到50万家以上,消费维权服务站发展到4万家以上,ODR 单位发展到7万家以上,消费纠纷自行协商和解率达到80%以上。

  打造山东认证检测行业品牌

  7月4日,省认证认可工作联席会议在省市场监管局召开。省财政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建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文旅厅、省卫健委、省畜牧局等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络员参加会议。
  会议首先传达学习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的相关政策文件,各成员单位相互交流了本部门认证检测相关工作开展情况。会上对联席会议办公室起草的《山东省认证认可工作联席会议2023年工作要点(审议稿)》进行了审议,并原则通过。
  我省共有6.9万家企业获得各类质量认证证书25.5万张,绿色产品认证、智能家电认证、森林认证、商品售后服务认证、验光配镜服务认证等新型高端认证实现新突破。持续开展的“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累计培训服务小微企业4.7万家,发放奖补资金1900余万元,全省1.7万家小微企业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提升了小微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活力和质量管理水平。积极实施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工程,在全国率先发布首个“三同”地方标准,培育示范企业374家,推动外贸企业和产品走进国内市场。
  会议强调,认证检测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我省绿色建材下乡、绿色低碳认证、小微企业认证提升行动、检验检测部门联合监管等多项工作都走在全国前列,是部门协同推进的结果。各成员单位要进一步聚焦绿色转型,构建全方位系统化的质量认证服务机制;聚焦消费升级,着力营造高质量发展的市场环境;聚焦安全底线,夯实部门监管责任;聚焦社会共治,为推进认证检测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不断增进社会各界对认证检测的了解和信任,打造客观公正、诚实守信、技术领先、服务优质的山东认证检测行业品牌。
  (辛磊铭)

  坚决守牢守好特种设备安全底线

  为贯彻落实省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省政府安委会和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整治提升专项行动工作要求,省市场监管局于7月7日召开视频会议,部署我省化工企业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提升专项行动。
  会议详细解读了《山东省化工企业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提升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对我省化工企业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的具体任务、时间节点、工作要求等进行部署,明确六方面重点任务:一是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二是强化化工企业固定式压力容器、工业压力管道监管;三是实施移动式压力容器全链条监管,四是持续落实气瓶充装安全;五是常态化强化长输油气管道法定检验;六是狠抓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管理。
  会上,省市场监管局特监处处长张杰分析了当前安全生产形势,结合前期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抓好市场监管领域燃气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严重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各市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实抓细专项整治工作落实,坚决守牢守好特种设备安全底线,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积极应有贡献。(张文)

  为个体防护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第一批国家强制性标准实施情况统计分析点名单的公示》,省质检院牵头申报的国家强制性标准实施情况统计分析点(个体防护装备)名列其中,成为首批成功入选的40个国家强制性标准实施情况统计分析点之一。
  统计分析点对重点领域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全过程的监测与评估,定期对标准实施成效与存在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与报告,并通过标准化服务推动行业、企业达标能力与水平提升。
  近年来,省质检院先后建成面料电弧防护性能检测、阻燃服轰燃实验、化学防护性能检测等专业化实验室,积极承担防电弧服、阻燃服、化学防护服等防护服装的检验检测与技术攻关,并取得显著成效。尤其是阻燃服轰燃实验室是全国市场监管系统首家具备全项检测能力的实验室,其自主研发的面料电弧防护性能测试系统有效填补国内空白,为打破国际壁垒提供了强劲有力的技术支撑。
  此次入选,是对省质检院个体防护装备领域技术能力的肯定与认可。下一步,省质检院将积极搭建个体防电弧装备检测技术服务平台,并以此为依托,充分发挥人才、技术、装备等方面优势,为个体防护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李晓婧)

  全省餐饮质量安全水平保持向上向好态势

  6月28至29日,全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工作现场会在菏泽市成武县召开。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了成武伯乐高级中学食堂、成武翡翠城餐饮示范街区、成武盛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伯乐居渔家宴、水邑伯乐大酒店,在落实“两个责任”、制止餐饮浪费、“清洁厨房”建设、小餐饮规范提升等方面具体做法。成武县人民政府介绍了成武县餐饮监管工作情况,青岛、淄博、东营、烟台、威海、日照、滨州等7个市局作交流发言。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全面落实总局、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推动“两个责任”落地落细,餐饮质量安全水平保持向上向好态势。
  会议要求,工作重点要再聚焦,一要推动“两个责任”落地见效;二要深化“清洁厨房”建设;三要抓严校园食品安全;四要抓实重点业态监管;五要严格落实制止餐饮浪费要求。
  会议强调,要狠抓典型示范,打造示范样板,按照分业态、分规模、分时段逐步展开的思路推进工作;要做好融合推进,在推进“两个责任”落实、“清洁厨房”建设、智慧监管、日常监督检查等工作中,做好结合,确保各项要求高标准落实;要强化督导检查和考核,用好督导检查武器,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确保餐饮重点工作顺利开展。(谭肖)

  确保全省生产、销售环节燃气用品质量安全

  6月30日,省市场监管局举办全省燃气用品质量安全监管视频培训会。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市场监管所、检验机构的工业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监管、执法稽查及相关检验检测工作人员,共3000余人参加培训。
  省局质量监督处、认证认可处、省质检院工作人员,围绕燃气相关法规政策、家用燃气灶具3C监管要求、燃气用品现场检查要点等内容进行授课。会议要求相关人员认清当前复杂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充分吸取银川事故的深刻教训,严格落实燃气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要求,严密组织监督检查和监督抽查,加强燃气灶具认证监管,严厉查处违法行为,确保全省生产、销售环节燃气用品质量安全。
  通过培训,参训人员进一步提升了依法实施燃气用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熟悉了现场监督检查工作技巧,为更好开展燃气用品监管工作夯实了基础。(彭世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