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手机走全院,走出了什么?

2023-07-06 作者: 李丽 来源: 大众日报
  □ 李丽

  近日,一位患者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中医院)办理出院手续,该患者从去护士站结算到离开医院,整个出院环节用时不到一分钟。让数据多跑路,让患者少跑腿,这种基于信息系统支撑的便捷高效的出入院方式被称为“床旁入院、床旁出院”。
  今年5月,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在全省卫健系统推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百日攻坚行动,部署50条任务举措,其中包括诊间结算、床旁入院、床旁出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等重点任务。日前,省(部)属医疗机构为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感,提高入出院办理效率,全面推行“一部手机走全院”,一部手机即可实现入院建档、院中充值、费用查询、出院结算、电子发票等多项功能,且全程可实现无卡、无接触、无等待、无时空限制办理各项业务。
  一方面,省(部)属医疗机构是全省的龙头标杆,对全省具有示范带动作用;另一方面,省(部)属医疗机构门诊量大,群众反映的问题相对较多,这里的工作干好了,整个百日攻坚行动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部手机走全院”,走出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群众到省(部)属医院看病就医,说到底是对各医院医疗水平的信任,这是各医院的安身立命之本,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医疗服务是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的重要窗口,群众体验直接关系到行业形象,更关系到党委政府形象,可以说,小窗口连着大民生、小环节体现大初心。经过长期努力,省(部)属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质量有了显著提高。但与群众期待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服务还有很多不足之处,管理还有很多难点堵点。比如,门诊住院、检查检验、便民服务等方面“乱”“慢”“繁”问题还比较多,群众就医体验还不够好;有的机构未能站在群众角度看待这些问题,认为这是大医院的“通病”和普遍现象,甚至认为大医院人满为患、熙熙攘攘是常态、是“富贵病”,解决问题的思想动力不足。
  “一部手机走全院”,走出了再造服务流程、加快提升群众就医体验的竞争力。诊间结算、床旁入院、床旁出院、检验检查结果互认等措施,是对原有就医流程的打通再造,直接关系到群众就医体验,也体现了医院管理水平。医院前面的“公立”二字,“公”就是“人民群众”,“公立医院”就是为人民群众而设立的医院,必须始终坚持公益属性。各单位领导班子应大兴调查研究,把“走流程”作为必修课,将“找问题”作为必答题,多做换位思考,先以群众视角重新审视本单位就医流程,再回归医院管理者的角度分析原因、提出对策,推动流程再造。
  “一部手机走全院”,走出了强化改革创新强化数字化信息化发展的新路径。近年来,我省各医院在信息化方面投入很大,建设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如青大附院基本形成全院一张网,电子病历达到6级(全省唯一),互联互通达到5级,对医院发展产生了重大推力。但总体来看,信息化还是医院建设的短板。信息慢、步步慢,信息弱、处处弱。各医疗机构应加快推进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要加快技术创新,围绕未来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加大内镜、腔镜、介入等微创技术应用,不断提高微创手术占比和四级手术占比。要加快模式创新,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大力推行多学科诊疗(MDT)、团队诊疗、日间诊疗、无痛诊疗、分娩镇痛、整体护理等新型服务模式。加快一张网管全院建设,提升医院智慧水平。
  为民是最淳朴的政绩观,实干是最质朴的方法论。省(部)属医疗机构作为全省医疗机构的领头雁,应以全面推行“一部手机走全院”为契机,驰而不息改进医疗服务,持续提高群众满意度。
  □ 李丽

  近日,一位患者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中医院)办理出院手续,该患者从去护士站结算到离开医院,整个出院环节用时不到一分钟。让数据多跑路,让患者少跑腿,这种基于信息系统支撑的便捷高效的出入院方式被称为“床旁入院、床旁出院”。
  今年5月,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在全省卫健系统推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百日攻坚行动,部署50条任务举措,其中包括诊间结算、床旁入院、床旁出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等重点任务。日前,省(部)属医疗机构为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感,提高入出院办理效率,全面推行“一部手机走全院”,一部手机即可实现入院建档、院中充值、费用查询、出院结算、电子发票等多项功能,且全程可实现无卡、无接触、无等待、无时空限制办理各项业务。
  一方面,省(部)属医疗机构是全省的龙头标杆,对全省具有示范带动作用;另一方面,省(部)属医疗机构门诊量大,群众反映的问题相对较多,这里的工作干好了,整个百日攻坚行动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部手机走全院”,走出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群众到省(部)属医院看病就医,说到底是对各医院医疗水平的信任,这是各医院的安身立命之本,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医疗服务是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的重要窗口,群众体验直接关系到行业形象,更关系到党委政府形象,可以说,小窗口连着大民生、小环节体现大初心。经过长期努力,省(部)属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质量有了显著提高。但与群众期待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服务还有很多不足之处,管理还有很多难点堵点。比如,门诊住院、检查检验、便民服务等方面“乱”“慢”“繁”问题还比较多,群众就医体验还不够好;有的机构未能站在群众角度看待这些问题,认为这是大医院的“通病”和普遍现象,甚至认为大医院人满为患、熙熙攘攘是常态、是“富贵病”,解决问题的思想动力不足。
  “一部手机走全院”,走出了再造服务流程、加快提升群众就医体验的竞争力。诊间结算、床旁入院、床旁出院、检验检查结果互认等措施,是对原有就医流程的打通再造,直接关系到群众就医体验,也体现了医院管理水平。医院前面的“公立”二字,“公”就是“人民群众”,“公立医院”就是为人民群众而设立的医院,必须始终坚持公益属性。各单位领导班子应大兴调查研究,把“走流程”作为必修课,将“找问题”作为必答题,多做换位思考,先以群众视角重新审视本单位就医流程,再回归医院管理者的角度分析原因、提出对策,推动流程再造。
  “一部手机走全院”,走出了强化改革创新强化数字化信息化发展的新路径。近年来,我省各医院在信息化方面投入很大,建设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如青大附院基本形成全院一张网,电子病历达到6级(全省唯一),互联互通达到5级,对医院发展产生了重大推力。但总体来看,信息化还是医院建设的短板。信息慢、步步慢,信息弱、处处弱。各医疗机构应加快推进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要加快技术创新,围绕未来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加大内镜、腔镜、介入等微创技术应用,不断提高微创手术占比和四级手术占比。要加快模式创新,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大力推行多学科诊疗(MDT)、团队诊疗、日间诊疗、无痛诊疗、分娩镇痛、整体护理等新型服务模式。加快一张网管全院建设,提升医院智慧水平。
  为民是最淳朴的政绩观,实干是最质朴的方法论。省(部)属医疗机构作为全省医疗机构的领头雁,应以全面推行“一部手机走全院”为契机,驰而不息改进医疗服务,持续提高群众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