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用积分“小切口”激发非法集资治理“大能量”
打造无非法集资社区(村居)融合治理“威海样本”
2023-07-05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徐佳
近年来,威海市以信治引导为突破口,创新将无非法集资社区(村居)创建融入政治、信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六治”社会治理模式,以信用积分“小切口”激发非法集资治理“大能量”,积极打造无非法集资社区(村居)融合治理的“威海样本”。据悉,在全国262个地级市信用监测排名中,威海市一直稳居前两位,在山东省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综治考核中,该市连续多年取得优秀等次。
统筹诚信体系建设。威海市出台了23个制度文件,并编制《信用应用清单》等3张清单。结合全域诚信体系建设,依托全市“诚信指数”机制,连续4年组织开展“无非法集资”社区(村居)创建活动,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无非法集资社区(村居)共建共治。
统一赋分评价标准。威海市从道德公益、守法履约、表彰奖励、公共服务、社会责任等5个方面入手,制定556个正面指标和1492个负面指标。创新打造“诚信社区”管理平台,为做好考核评价提供可靠数据支撑。正面行为予以信用加分,并搭建“信用红利”载体,广泛利用“美德信用超市”“社区食堂”等媒介,打造商品兑换、就餐优惠、亲子活动、主题讲座等惠民应用场景400余个,累计发放现金、实物奖励折合5万余元。同时,对发布非法金融广告、违规经营的企业、非法集资人及协助人,在主管部门依法惩戒的同时,在“信用威海”网站通过信用扣分、列入诚信“黑名单”等措施实行联合惩戒。
深化信用应用实践。近年来,威海市不断探索诚信建设与金融治理融合的深度,以“无非法集资”社区(村居)创建活动为契机,不断完善“区市-乡镇(街道)/职能部门-社区(村居)-网格(警格)员-群众”的五级联控机制。建立诚信管理台账,按照风险绿黄橙红等不同颜色等级确定监督检查、巡查的频次,督促企业加强信用建设,主动防范,远离非法集资。
同时,该市推行“信用+调解”模式,通过综合运用信用警示、信用承诺、信用修复、信用震慑等手段化解集资融资领域纠纷。此外,还利用社区信用自治平台,在社区内广泛成立“慧议室”“云调解”“爱心社”等矛盾调解工作室300余个。
近年来,威海市以信治引导为突破口,创新将无非法集资社区(村居)创建融入政治、信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六治”社会治理模式,以信用积分“小切口”激发非法集资治理“大能量”,积极打造无非法集资社区(村居)融合治理的“威海样本”。据悉,在全国262个地级市信用监测排名中,威海市一直稳居前两位,在山东省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综治考核中,该市连续多年取得优秀等次。
统筹诚信体系建设。威海市出台了23个制度文件,并编制《信用应用清单》等3张清单。结合全域诚信体系建设,依托全市“诚信指数”机制,连续4年组织开展“无非法集资”社区(村居)创建活动,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无非法集资社区(村居)共建共治。
统一赋分评价标准。威海市从道德公益、守法履约、表彰奖励、公共服务、社会责任等5个方面入手,制定556个正面指标和1492个负面指标。创新打造“诚信社区”管理平台,为做好考核评价提供可靠数据支撑。正面行为予以信用加分,并搭建“信用红利”载体,广泛利用“美德信用超市”“社区食堂”等媒介,打造商品兑换、就餐优惠、亲子活动、主题讲座等惠民应用场景400余个,累计发放现金、实物奖励折合5万余元。同时,对发布非法金融广告、违规经营的企业、非法集资人及协助人,在主管部门依法惩戒的同时,在“信用威海”网站通过信用扣分、列入诚信“黑名单”等措施实行联合惩戒。
深化信用应用实践。近年来,威海市不断探索诚信建设与金融治理融合的深度,以“无非法集资”社区(村居)创建活动为契机,不断完善“区市-乡镇(街道)/职能部门-社区(村居)-网格(警格)员-群众”的五级联控机制。建立诚信管理台账,按照风险绿黄橙红等不同颜色等级确定监督检查、巡查的频次,督促企业加强信用建设,主动防范,远离非法集资。
同时,该市推行“信用+调解”模式,通过综合运用信用警示、信用承诺、信用修复、信用震慑等手段化解集资融资领域纠纷。此外,还利用社区信用自治平台,在社区内广泛成立“慧议室”“云调解”“爱心社”等矛盾调解工作室30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