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干部、投资金、教技术、打品牌,帮助白朗县建设高标准大棚——

“寿光模式”在雪域高原开花结果

2023-05-24 作者: 石如宽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 报 记 者 石如宽
  本报通讯员 李炜波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白朗县平均海拔4200米,年平均气温5.9℃。过去,土豆、萝卜、白菜一直是当地居民餐桌上的“老三样”。而今,白朗县已形成“1园3区34基地”的产业布局,蔬菜瓜果品种达到140多个,享有“西藏蔬菜看白朗”的美誉。
  白朗县的高原果蔬产业发展,与远隔4000公里的山东寿光市密不可分。近年来,在山东援藏干部的牵线搭桥下,寿光市与白朗县以党建为引领,通过派干部、投资金、教技术、打品牌等方式,全链条整体输出“寿光模式”,让蔬菜产业在雪域高原开花结果,7000多农户中有3200多户1.8万人从事蔬菜生产。
  “在西藏建设高标准大棚,很不容易!”寿光市驻白朗县流动党员党支部书记、珠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博览园总经理孟德利说。
  孟德利是寿光较早到外地建棚的菜农之一,从2016年便到白朗从事蔬菜产业。为适应海拔高、风力大的高原气候,孟德利对大棚设计进行了改进,专门定制了防紫外线的大棚薄膜,创新使用固定大棚膜的卡槽,确保了蔬菜大棚能够在西藏“嫁接”成功。
  “在西藏种大棚,克服高原反应带来的身体不适是次要的,最难的是教授当地农民蔬菜种植技术。”孟德利说。
  因为海拔高、位置偏,建棚种棚主要聘用当地人,藏区农民在种植方式、思想观念、文化习俗等方面,与中原地区都有很大的差距。为此,寿光市在白朗挂牌成立“贾思勰·新农人”服务站,择优输送十余名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技术员,手把手教当地群众种植大棚。
  目前,孟德利参与建设的珠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博览园已稳定运行,园区建有第七代冬暖式大棚128座,高标准玻璃温室2座,工厂化养殖车间2个,成为西藏自治区首个集技术创新、成果展示、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类国家4A级景区。
  为推动“寿光模式”更好走出去,寿光市整合本地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示范社等设施蔬菜企业,成立跨区域党建联盟,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就是其中的领军者。2017年7月,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在白朗县投资1.5亿元,建设了占地面积1563亩的“七彩庄园”蔬菜生产基地,高标准蔬菜大棚138座。“我们从蔬菜品种、园区规划、温室建设、技术指导等方面提供全链条、标准化服务,先后建设了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精品果蔬加工区和物联网,是西藏首个具有出口资质的企业。”寿光蔬菜产业集团西南大区总经理郝俊光说。
  在寿光师傅的帮助下,藏族人巴桑普赤在七彩庄园基地很快掌握了果蔬种植技术,每个月能拿到四五千元。“为帮助当地培育更多的新农人,我们还与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日喀则二职专等学校合作,共建产教融合实验实训基地,每学期安排40名学生常驻园区进行实训。”郝俊光说。
  在跨区域党建联建的引领下,寿光市与白朗县乃至日喀则市的合作持续拓宽。2021年5月,白朗县启动“对标寿光·高原果蔬产业提升”行动。2022年7月,孟德利到康马县投资建设了占地8400平方米的果蔬大棚9个。2023年2月,日喀则市择优选派5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到寿光挂职锻炼。
  □ 本 报 记 者 石如宽
  本报通讯员 李炜波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白朗县平均海拔4200米,年平均气温5.9℃。过去,土豆、萝卜、白菜一直是当地居民餐桌上的“老三样”。而今,白朗县已形成“1园3区34基地”的产业布局,蔬菜瓜果品种达到140多个,享有“西藏蔬菜看白朗”的美誉。
  白朗县的高原果蔬产业发展,与远隔4000公里的山东寿光市密不可分。近年来,在山东援藏干部的牵线搭桥下,寿光市与白朗县以党建为引领,通过派干部、投资金、教技术、打品牌等方式,全链条整体输出“寿光模式”,让蔬菜产业在雪域高原开花结果,7000多农户中有3200多户1.8万人从事蔬菜生产。
  “在西藏建设高标准大棚,很不容易!”寿光市驻白朗县流动党员党支部书记、珠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博览园总经理孟德利说。
  孟德利是寿光较早到外地建棚的菜农之一,从2016年便到白朗从事蔬菜产业。为适应海拔高、风力大的高原气候,孟德利对大棚设计进行了改进,专门定制了防紫外线的大棚薄膜,创新使用固定大棚膜的卡槽,确保了蔬菜大棚能够在西藏“嫁接”成功。
  “在西藏种大棚,克服高原反应带来的身体不适是次要的,最难的是教授当地农民蔬菜种植技术。”孟德利说。
  因为海拔高、位置偏,建棚种棚主要聘用当地人,藏区农民在种植方式、思想观念、文化习俗等方面,与中原地区都有很大的差距。为此,寿光市在白朗挂牌成立“贾思勰·新农人”服务站,择优输送十余名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技术员,手把手教当地群众种植大棚。
  目前,孟德利参与建设的珠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博览园已稳定运行,园区建有第七代冬暖式大棚128座,高标准玻璃温室2座,工厂化养殖车间2个,成为西藏自治区首个集技术创新、成果展示、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类国家4A级景区。
  为推动“寿光模式”更好走出去,寿光市整合本地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示范社等设施蔬菜企业,成立跨区域党建联盟,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就是其中的领军者。2017年7月,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在白朗县投资1.5亿元,建设了占地面积1563亩的“七彩庄园”蔬菜生产基地,高标准蔬菜大棚138座。“我们从蔬菜品种、园区规划、温室建设、技术指导等方面提供全链条、标准化服务,先后建设了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精品果蔬加工区和物联网,是西藏首个具有出口资质的企业。”寿光蔬菜产业集团西南大区总经理郝俊光说。
  在寿光师傅的帮助下,藏族人巴桑普赤在七彩庄园基地很快掌握了果蔬种植技术,每个月能拿到四五千元。“为帮助当地培育更多的新农人,我们还与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日喀则二职专等学校合作,共建产教融合实验实训基地,每学期安排40名学生常驻园区进行实训。”郝俊光说。
  在跨区域党建联建的引领下,寿光市与白朗县乃至日喀则市的合作持续拓宽。2021年5月,白朗县启动“对标寿光·高原果蔬产业提升”行动。2022年7月,孟德利到康马县投资建设了占地8400平方米的果蔬大棚9个。2023年2月,日喀则市择优选派5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到寿光挂职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