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岸新区灵珠山街道: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护航高端产业集聚

2023-05-24 作者: 肖芳 杨国胜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肖芳 杨国胜
  在青岛西海岸新区灵珠山街道黄河西路,总投资6.3亿元的联东U谷西海岸智慧科技城已初现雏形:一期已全面完工,二期计划今年下半年开工,将围绕电子信息和高端装备等领域打造高端产业集聚区,建设集研发设计、中试成果转化、生产制造和企业总部于一体的新兴产业载体。记者近日在现场看到,坚盾(青岛)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进驻企业正紧锣密鼓地进行装修。截至目前,该项目已签约企业27家,均符合山东省十强主导产业。
  灵珠山街道发展保障中心工作人员薛欧介绍,联东U谷西海岸智慧科技城是该街道打造高端产业集聚带的重要抓手。该街道发挥核心工业聚集圈的区位优势,先后拜访多地优质企业,助力园区引进光电和装备制造等科技含量高带动性好的企业,同时建立工作专班,实施周调度机制,选派专人盯项目、督进度、问需求、帮代办,通过要素配套、政务服务、政策保障等高效服务推动园区加快建设。
  这是灵珠山街道多措并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灵珠山街道深入贯彻西海岸新区“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要求,持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通过“访企业、问需求、促发展”,实现“三个主动”:主动转作风,为企塑环境;主动强服务,与企“同呼吸”;主动聚资源,助企渡难关,以“店小二”精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质效。
  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是第一步。灵珠山街道党建办公室负责人陈淑娜表示,街道成立优化营商环境小分队,面向辖区内规上企业、规下工贸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建筑施工企业等十余个行业类别,组织相关责任部门共成立12支行业小分队,开展针对性走访调研。这些小分队深入晓星钢帘线(青岛)有限公司和青岛庞大一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等辖区企业,了解企业运行情况及生产经营问题、发展前景规划,详细摸排企业对政务服务工作的意见建议。
  为确保企业诉求有回音、有着落,灵珠山街道每月召开一次营商环境恳谈会,分类施策为企业排忧解难。例如,今年以来,针对企业招聘过程中“契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少”这一问题,灵珠山街道积极利用西海岸新区“梧桐树”聚才计划,对接相关部门,将企业招工信息精准快速地推送给潜在应聘者,目前已累计协助4家企业招聘55人。
  灵珠山街道通过设立服务小站,打通政企互动“最后一公里”。在灵珠山街道便民服务大厅,“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小站”的牌子格外醒目,辖区各类经营主体均可前来提出诉求、咨询政策、参加各类互动联动及培训活动。灵珠山街道发展保障中心负责人张新愿介绍,街道还在青岛森林野生动物世界游客服务中心内设立服务小站。这两处服务小站目前已帮助20余个经营主体协调解决扶持兑现、融资等问题34件。
  各部门立足主责主业,不断夯实招商引资、安全生产、法治服务、行政审批等各项工作,灵珠山街道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企业获得感持续增强。青岛德鑫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兆涛说:“前段时间我们企业遇到融资困难,灵珠山街道主动上门,通过‘专精特新’企业专属信贷协助解决了3000万元周转资金,帮我们渡过了难关!”该企业是青岛市“专精特新”企业、工信部废钢铁加工行业准入公告企业。针对其从贸易业向工业转型的实际需求,灵珠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李少杰和街道发展保障中心主任公为松带领走访组深入企业调研,协助其对接相关扶持政策,助力企业业务落地、转型发展。
  营商环境怎么样,企业最有发言权。今年,灵珠山街道还建立“特邀观察员”大管家制度,聘任来自11个行业的23名企业负责人代表作为街道营商环境“特邀观察员”,对本行业、本领域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收集报送和监督整改,助力全面消除影响营商环境的不利因素、更加精准地解决企业难点痛点。
    □ 本报记者 肖芳 杨国胜
  在青岛西海岸新区灵珠山街道黄河西路,总投资6.3亿元的联东U谷西海岸智慧科技城已初现雏形:一期已全面完工,二期计划今年下半年开工,将围绕电子信息和高端装备等领域打造高端产业集聚区,建设集研发设计、中试成果转化、生产制造和企业总部于一体的新兴产业载体。记者近日在现场看到,坚盾(青岛)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进驻企业正紧锣密鼓地进行装修。截至目前,该项目已签约企业27家,均符合山东省十强主导产业。
  灵珠山街道发展保障中心工作人员薛欧介绍,联东U谷西海岸智慧科技城是该街道打造高端产业集聚带的重要抓手。该街道发挥核心工业聚集圈的区位优势,先后拜访多地优质企业,助力园区引进光电和装备制造等科技含量高带动性好的企业,同时建立工作专班,实施周调度机制,选派专人盯项目、督进度、问需求、帮代办,通过要素配套、政务服务、政策保障等高效服务推动园区加快建设。
  这是灵珠山街道多措并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灵珠山街道深入贯彻西海岸新区“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要求,持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通过“访企业、问需求、促发展”,实现“三个主动”:主动转作风,为企塑环境;主动强服务,与企“同呼吸”;主动聚资源,助企渡难关,以“店小二”精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质效。
  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是第一步。灵珠山街道党建办公室负责人陈淑娜表示,街道成立优化营商环境小分队,面向辖区内规上企业、规下工贸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建筑施工企业等十余个行业类别,组织相关责任部门共成立12支行业小分队,开展针对性走访调研。这些小分队深入晓星钢帘线(青岛)有限公司和青岛庞大一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等辖区企业,了解企业运行情况及生产经营问题、发展前景规划,详细摸排企业对政务服务工作的意见建议。
  为确保企业诉求有回音、有着落,灵珠山街道每月召开一次营商环境恳谈会,分类施策为企业排忧解难。例如,今年以来,针对企业招聘过程中“契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少”这一问题,灵珠山街道积极利用西海岸新区“梧桐树”聚才计划,对接相关部门,将企业招工信息精准快速地推送给潜在应聘者,目前已累计协助4家企业招聘55人。
  灵珠山街道通过设立服务小站,打通政企互动“最后一公里”。在灵珠山街道便民服务大厅,“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小站”的牌子格外醒目,辖区各类经营主体均可前来提出诉求、咨询政策、参加各类互动联动及培训活动。灵珠山街道发展保障中心负责人张新愿介绍,街道还在青岛森林野生动物世界游客服务中心内设立服务小站。这两处服务小站目前已帮助20余个经营主体协调解决扶持兑现、融资等问题34件。
  各部门立足主责主业,不断夯实招商引资、安全生产、法治服务、行政审批等各项工作,灵珠山街道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企业获得感持续增强。青岛德鑫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兆涛说:“前段时间我们企业遇到融资困难,灵珠山街道主动上门,通过‘专精特新’企业专属信贷协助解决了3000万元周转资金,帮我们渡过了难关!”该企业是青岛市“专精特新”企业、工信部废钢铁加工行业准入公告企业。针对其从贸易业向工业转型的实际需求,灵珠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李少杰和街道发展保障中心主任公为松带领走访组深入企业调研,协助其对接相关扶持政策,助力企业业务落地、转型发展。
  营商环境怎么样,企业最有发言权。今年,灵珠山街道还建立“特邀观察员”大管家制度,聘任来自11个行业的23名企业负责人代表作为街道营商环境“特邀观察员”,对本行业、本领域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收集报送和监督整改,助力全面消除影响营商环境的不利因素、更加精准地解决企业难点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