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痴情让牡丹在纸端绽放

黄国强:爱家乡爱生活是我创作的动力

2023-04-26 作者: 赵念东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赵念东
   本报通讯员 郭 丽

  春来谁作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
  菏泽牡丹节会期间,在位于菏泽市的曹州牡丹园,菏泽籍青年画家黄国强一直在现场作画。他挥毫泼墨,一朵朵栩栩如生的牡丹花“绽放”纸端,和园子里怒放的牡丹相映成趣,让人赞叹。
  来自聊城的游客杨先生说:“黄老师的牡丹画,重形又重神,神形交融,雅俗共赏,充盈着灵气。”
  黄国强痴爱画牡丹,受教于霍春阳、李德建、李魁正、陈玉圃、董森等诸位名家,现为天津霍春阳传统绘画艺术研究室助教、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今年牡丹节会期间,天津霍春阳传统绘画艺术研究室30多名画家专程到曹州牡丹园写生。
  黄国强说:“我是菏泽人,我爱这片土地,对菏泽牡丹情有独钟,一开始就画牡丹,这一画就是20多年。在这20多年里,我跑遍了全国各大牡丹基地,唯独菏泽对我来说太熟悉、太难舍了,这里是我的故乡,也是画家最喜欢的写生基地。10年来,每年谷雨时节我都会带着画家们来曹州牡丹园写生,观察牡丹花从绽蕾到盛开、败落的全过程。为了研究牡丹,我家里都种着好几个品种的牡丹。经过这些年的研究,我虽然在牡丹绘画艺术上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还远远没达到自己所追求的境界。”
  在学习国画以及创作过程中,黄国强摈弃喧嚣与浮躁,平下心来创作、静下心来思考。他一直致力于研究和创作具有中国特点的国画牡丹作品,用自己独有的方式融合古今文化。从他的作品中,既能品出唐宋工笔画的精妙,又能读出现代派的变化;既有印象派的浪漫抒情、明快节奏,又有写实派的敏锐、科学、严谨,得到业界的高度评价和关注。
  爱家乡、爱生活,是黄国强创作的动力。平时除了画画创作,他还喜欢看电影、品茶和旅游。艺术源于生活,黄国强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好,而这种美好又成为他创作的源泉。
  “天道酬勤”。而今,黄国强的绘画风格日趋成熟,笔下洋溢着灵性的活力,以浓而不浊的墨色烘托出其作品的明洁境界。洗尽铅华,色墨相融,浑然一体,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他的牡丹作品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自然,其写意牡丹以笔锋、笔道为重,画前精心构思,胸有成竹,从容取势。
  真实的牡丹自带风流,而非人为的脂粉扑面。在黄国强看来,牡丹像是用它妩媚绰约的柔枝、娇美艳丽的花瓣、舒展的绿叶向他倾诉。他用虔诚的心灵与牡丹交流,努力让牡丹在纸端绚丽“绽放”。
  □ 本报记者 赵念东
   本报通讯员 郭 丽

  春来谁作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
  菏泽牡丹节会期间,在位于菏泽市的曹州牡丹园,菏泽籍青年画家黄国强一直在现场作画。他挥毫泼墨,一朵朵栩栩如生的牡丹花“绽放”纸端,和园子里怒放的牡丹相映成趣,让人赞叹。
  来自聊城的游客杨先生说:“黄老师的牡丹画,重形又重神,神形交融,雅俗共赏,充盈着灵气。”
  黄国强痴爱画牡丹,受教于霍春阳、李德建、李魁正、陈玉圃、董森等诸位名家,现为天津霍春阳传统绘画艺术研究室助教、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今年牡丹节会期间,天津霍春阳传统绘画艺术研究室30多名画家专程到曹州牡丹园写生。
  黄国强说:“我是菏泽人,我爱这片土地,对菏泽牡丹情有独钟,一开始就画牡丹,这一画就是20多年。在这20多年里,我跑遍了全国各大牡丹基地,唯独菏泽对我来说太熟悉、太难舍了,这里是我的故乡,也是画家最喜欢的写生基地。10年来,每年谷雨时节我都会带着画家们来曹州牡丹园写生,观察牡丹花从绽蕾到盛开、败落的全过程。为了研究牡丹,我家里都种着好几个品种的牡丹。经过这些年的研究,我虽然在牡丹绘画艺术上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还远远没达到自己所追求的境界。”
  在学习国画以及创作过程中,黄国强摈弃喧嚣与浮躁,平下心来创作、静下心来思考。他一直致力于研究和创作具有中国特点的国画牡丹作品,用自己独有的方式融合古今文化。从他的作品中,既能品出唐宋工笔画的精妙,又能读出现代派的变化;既有印象派的浪漫抒情、明快节奏,又有写实派的敏锐、科学、严谨,得到业界的高度评价和关注。
  爱家乡、爱生活,是黄国强创作的动力。平时除了画画创作,他还喜欢看电影、品茶和旅游。艺术源于生活,黄国强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好,而这种美好又成为他创作的源泉。
  “天道酬勤”。而今,黄国强的绘画风格日趋成熟,笔下洋溢着灵性的活力,以浓而不浊的墨色烘托出其作品的明洁境界。洗尽铅华,色墨相融,浑然一体,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他的牡丹作品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自然,其写意牡丹以笔锋、笔道为重,画前精心构思,胸有成竹,从容取势。
  真实的牡丹自带风流,而非人为的脂粉扑面。在黄国强看来,牡丹像是用它妩媚绰约的柔枝、娇美艳丽的花瓣、舒展的绿叶向他倾诉。他用虔诚的心灵与牡丹交流,努力让牡丹在纸端绚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