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探明资源量近8000万吨,预测远景资源量3.8亿吨
高唐:历经六十载“掘”出富铁矿
2023-04-14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胡 磊 孙亚飞
本报通讯员 杨立元 刘国策
近日,在高唐县郭店地区西于科村铁矿普查项目现场,施工场地四周树立隔音围挡,节能环保泥浆循环系统有序运作中,勘探队员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钻探施工。“正在施工的第2个钻孔为该地区施工的第4个钻孔,本轮野外勘探将于今年10月完成。”郭店地区西于科村铁矿普查项目经理吴秉禄告诉记者,该项目为山东省自然资源厅2022年度省级地质勘探项目,由山东省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实施。
其实早在半个多世纪前,这里就曾被“怀疑”为铁矿区,但因当时钻探技术水平有限,与铁矿失之交臂:1963年,地质部航空物探大队在华北济黄地区进行航磁测量,于黄河两侧、齐河—长清—东阿一带圈定了多处南北向规模较大的磁异常带,但因技术问题,勘探单位经统筹考虑并没有立即施工。1975年-1979年,山东省地质局物探队在长清—东阿地区开展较系统地普查磁测工作,共圈定和选出局部异常17处,分析认为本区虽处于汶上—东平铁矿向北延长的层位上,但未见有意义沉积铁矿,亦未发现风化淋滤型铁矿迹象,同时通过验证长清磁异常,不仅未见铁矿,亦未见有找矿意义的岩体,因此认为异常为岩体与接触交代型铁矿叠加引起。最终,综合判定,济南成矿区外围寻找接触交代型铁矿地质条件不利。
事情直到2010年前后发生了重大转机。经山东省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重新勘测,评价该地区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并圈出了3个找矿靶区,预测铁矿石资源量1500万吨。2017年—2018年,勘探单位开展了山东齐河—禹城矿集区找矿预测项目,并利用机械岩心钻探技术在该地区施工了1个钻孔,揭露了厚大磁铁矿体。2020年—2023年,勘探单位又在该地区施工了3个钻孔,均见到厚大的富磁铁矿体。“钻探揭露的磁铁矿属于矽卡岩型富铁矿,由下部侵入的岩体和上部马家沟群灰岩发生接触交代作用,形成了品位高、厚度大的磁铁矿,全国罕见。”吴秉禄表示。
富铁矿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找矿成果对于增加我国铁矿石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保障国家铁矿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山东持续加大富铁矿勘探力度,勘探实现重大突破。新发现大型铁矿产地4处、中小型铁矿产地35处,新增铁矿石资源量28.17亿吨,形成了莱芜、临淄、东平、兰陵等大型铁矿资源基地。其中,莱芜张家洼铁矿成为全国最大的矽卡岩型富铁矿,而高唐—齐河—禹城整装勘探区开创了我国在深覆盖区寻找富铁矿的先河。
“我们抢抓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机遇,践行地质铁军担当,发挥专家优势、富铁矿实验室优势及六十多年铁矿勘探优势,精心组织、稳妥推进,在该地区施工的钻孔均见到了厚度大、品位高的磁铁矿。截至目前,该区域已累计探明富铁矿资源量近8000万吨,预测远景资源量3.8亿吨。”谈及钻探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吴秉禄表示,“该地区第四系、新近系地层厚、松散,易塌孔。不过,经团队成员齐心协力,采取‘调节泥浆配比,护好孔壁’的办法最终攻克了这一难关。”吴秉禄还表示,该项目坚持绿色勘探,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钻孔开孔直径只有110毫米,水泥全孔封闭后,不影响再次复耕复垦。目前,前3个钻孔已终孔,且土地已交还农户手中复耕复垦。
项目实施过程中,聊城、高唐两级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及琉璃寺镇政府在临时用地、安全督查等方面也给予了大力支持。高唐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第一时间向项目方派遣土地服务专员,局主要负责人多次带领工作专班到项目现场进行调研,全面梳理项目方在选址、勘探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问题,帮助项目方提前做好了资料准备、要素收集等各项基础工作,同时,借助专班工作联席会及时加以解决。同时,还协调琉璃寺镇政府及行政审批、供电、交通等部门,及时做好供电供水、线路铺设、通行道路选址等各项保障工作,确保勘探工作顺利进行。
本报通讯员 杨立元 刘国策
近日,在高唐县郭店地区西于科村铁矿普查项目现场,施工场地四周树立隔音围挡,节能环保泥浆循环系统有序运作中,勘探队员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钻探施工。“正在施工的第2个钻孔为该地区施工的第4个钻孔,本轮野外勘探将于今年10月完成。”郭店地区西于科村铁矿普查项目经理吴秉禄告诉记者,该项目为山东省自然资源厅2022年度省级地质勘探项目,由山东省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实施。
其实早在半个多世纪前,这里就曾被“怀疑”为铁矿区,但因当时钻探技术水平有限,与铁矿失之交臂:1963年,地质部航空物探大队在华北济黄地区进行航磁测量,于黄河两侧、齐河—长清—东阿一带圈定了多处南北向规模较大的磁异常带,但因技术问题,勘探单位经统筹考虑并没有立即施工。1975年-1979年,山东省地质局物探队在长清—东阿地区开展较系统地普查磁测工作,共圈定和选出局部异常17处,分析认为本区虽处于汶上—东平铁矿向北延长的层位上,但未见有意义沉积铁矿,亦未发现风化淋滤型铁矿迹象,同时通过验证长清磁异常,不仅未见铁矿,亦未见有找矿意义的岩体,因此认为异常为岩体与接触交代型铁矿叠加引起。最终,综合判定,济南成矿区外围寻找接触交代型铁矿地质条件不利。
事情直到2010年前后发生了重大转机。经山东省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重新勘测,评价该地区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并圈出了3个找矿靶区,预测铁矿石资源量1500万吨。2017年—2018年,勘探单位开展了山东齐河—禹城矿集区找矿预测项目,并利用机械岩心钻探技术在该地区施工了1个钻孔,揭露了厚大磁铁矿体。2020年—2023年,勘探单位又在该地区施工了3个钻孔,均见到厚大的富磁铁矿体。“钻探揭露的磁铁矿属于矽卡岩型富铁矿,由下部侵入的岩体和上部马家沟群灰岩发生接触交代作用,形成了品位高、厚度大的磁铁矿,全国罕见。”吴秉禄表示。
富铁矿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找矿成果对于增加我国铁矿石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保障国家铁矿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山东持续加大富铁矿勘探力度,勘探实现重大突破。新发现大型铁矿产地4处、中小型铁矿产地35处,新增铁矿石资源量28.17亿吨,形成了莱芜、临淄、东平、兰陵等大型铁矿资源基地。其中,莱芜张家洼铁矿成为全国最大的矽卡岩型富铁矿,而高唐—齐河—禹城整装勘探区开创了我国在深覆盖区寻找富铁矿的先河。
“我们抢抓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机遇,践行地质铁军担当,发挥专家优势、富铁矿实验室优势及六十多年铁矿勘探优势,精心组织、稳妥推进,在该地区施工的钻孔均见到了厚度大、品位高的磁铁矿。截至目前,该区域已累计探明富铁矿资源量近8000万吨,预测远景资源量3.8亿吨。”谈及钻探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吴秉禄表示,“该地区第四系、新近系地层厚、松散,易塌孔。不过,经团队成员齐心协力,采取‘调节泥浆配比,护好孔壁’的办法最终攻克了这一难关。”吴秉禄还表示,该项目坚持绿色勘探,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钻孔开孔直径只有110毫米,水泥全孔封闭后,不影响再次复耕复垦。目前,前3个钻孔已终孔,且土地已交还农户手中复耕复垦。
项目实施过程中,聊城、高唐两级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及琉璃寺镇政府在临时用地、安全督查等方面也给予了大力支持。高唐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第一时间向项目方派遣土地服务专员,局主要负责人多次带领工作专班到项目现场进行调研,全面梳理项目方在选址、勘探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问题,帮助项目方提前做好了资料准备、要素收集等各项基础工作,同时,借助专班工作联席会及时加以解决。同时,还协调琉璃寺镇政府及行政审批、供电、交通等部门,及时做好供电供水、线路铺设、通行道路选址等各项保障工作,确保勘探工作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