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四级网格监管队伍实现农产品农残定量“秒检”全国首创农药处方制
莘县蔬菜安全监管经验全国推广
2023-04-14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胡 磊 薛良诚
本报通讯员 张姣姣
莘县现有耕地130万亩,年产粮食19亿斤、瓜菜菌520万吨,无论从种植面积还是产量上看,都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蔬菜第一县”。近年来,莘县坚持全域推行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9.5%以上,瓜菜菌、畜产品等禁限用农药检测合格率达到100%,“莘县蔬菜 健康生态”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在今年3月下旬举行的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上,莘县全域推行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的蔬菜安全监管经验在全国进一步推广。
在基层网格化监管上,加强创新、流程再造。建立四级网格监管队伍。县农业农村局设网格总长,24个镇街设网格支长,151个管区设网格分长,856个村全部设网格员,全县监管人员达到1100人。同时,在136家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15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设置农业首席质量官,实现了基层网格化监管横到边、纵到底,全面消除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盲区。
提高网格监管效能。依托县级农安追溯系统,开发手机App“网格农安”,所有监管人员配备专用设备,监管信息实时上报,24个镇街农安办、860家农资店、150处生产基地信息联网和数据共享,确保发现问题即时解决。充分利用监管检测等数据,推进生产主体风险分级和差异化监管、精准化管控,优化监管资源配置,发挥最大效能。
完善农产品检测体系。严格落实县级抽检、镇级普检、农户送检、基地(市场)自检,县级农安检测中心配备了10辆流动检测车和1台大型流动定量“检测室(车)”,实现了农产品农残定量“秒检”;24个镇街检测站负责镇村普检,确保农产品散户生产每年至少受检2次;90家大型农产品产地交易市场、150处标准化生产基地全部建立速测室,实现了批批自检。
创新农药监管机制。依托县级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全面规范农药经营行为,严格落实农药经营许可制、农药进销台账制、农药废弃物回收制、农药处方制“四项制度”,其中,农药处方制为全国首创,既可起到说明书作用,又可作销售凭据,还可成为司法维权证据,实现了农药生产、销售、使用的可追溯。
在承诺达标合格证上,普及使用、增强自律。提高合格证使用的普及率。加大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推行力度,对本地市场坚持“无证不入市”制度,倒逼农产品生产主体必须出具合格证方可入市。
增强合格证使用的便利化。开发“乐小农”实名合格证软件设备,在农产品产地和镇街服务站设立309处站点,免费提供合格证打印服务,农户绑定手机号码实名注册后可自助打印,防止了手写达标合格证的造假行为,确保了实名制达标合格证的开具真实可溯源。
“通过实行合格证制度,莘县的农产品获得了市场充分认可,在市场上有了合格证的比没有的销路好、价格高,真正实现优质优价,群众使用实名制达标合格证的自觉性大大增加,生产绿色安全农产品的自律性明显增强。”莘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张云生表示,目前,莘县向北上广深等大城市日均供应蔬菜1000吨,还先后承担了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党的二十大应急物资储备等重大后勤保障任务,并在北京新发地市场设立莘县蔬菜专销区,签约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供应基地8000亩。下一步,莘县将进一步深化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承诺达标合格证等各项工作,全力抓好莘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本报通讯员 张姣姣
莘县现有耕地130万亩,年产粮食19亿斤、瓜菜菌520万吨,无论从种植面积还是产量上看,都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蔬菜第一县”。近年来,莘县坚持全域推行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9.5%以上,瓜菜菌、畜产品等禁限用农药检测合格率达到100%,“莘县蔬菜 健康生态”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在今年3月下旬举行的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上,莘县全域推行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的蔬菜安全监管经验在全国进一步推广。
在基层网格化监管上,加强创新、流程再造。建立四级网格监管队伍。县农业农村局设网格总长,24个镇街设网格支长,151个管区设网格分长,856个村全部设网格员,全县监管人员达到1100人。同时,在136家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15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设置农业首席质量官,实现了基层网格化监管横到边、纵到底,全面消除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盲区。
提高网格监管效能。依托县级农安追溯系统,开发手机App“网格农安”,所有监管人员配备专用设备,监管信息实时上报,24个镇街农安办、860家农资店、150处生产基地信息联网和数据共享,确保发现问题即时解决。充分利用监管检测等数据,推进生产主体风险分级和差异化监管、精准化管控,优化监管资源配置,发挥最大效能。
完善农产品检测体系。严格落实县级抽检、镇级普检、农户送检、基地(市场)自检,县级农安检测中心配备了10辆流动检测车和1台大型流动定量“检测室(车)”,实现了农产品农残定量“秒检”;24个镇街检测站负责镇村普检,确保农产品散户生产每年至少受检2次;90家大型农产品产地交易市场、150处标准化生产基地全部建立速测室,实现了批批自检。
创新农药监管机制。依托县级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全面规范农药经营行为,严格落实农药经营许可制、农药进销台账制、农药废弃物回收制、农药处方制“四项制度”,其中,农药处方制为全国首创,既可起到说明书作用,又可作销售凭据,还可成为司法维权证据,实现了农药生产、销售、使用的可追溯。
在承诺达标合格证上,普及使用、增强自律。提高合格证使用的普及率。加大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推行力度,对本地市场坚持“无证不入市”制度,倒逼农产品生产主体必须出具合格证方可入市。
增强合格证使用的便利化。开发“乐小农”实名合格证软件设备,在农产品产地和镇街服务站设立309处站点,免费提供合格证打印服务,农户绑定手机号码实名注册后可自助打印,防止了手写达标合格证的造假行为,确保了实名制达标合格证的开具真实可溯源。
“通过实行合格证制度,莘县的农产品获得了市场充分认可,在市场上有了合格证的比没有的销路好、价格高,真正实现优质优价,群众使用实名制达标合格证的自觉性大大增加,生产绿色安全农产品的自律性明显增强。”莘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张云生表示,目前,莘县向北上广深等大城市日均供应蔬菜1000吨,还先后承担了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党的二十大应急物资储备等重大后勤保障任务,并在北京新发地市场设立莘县蔬菜专销区,签约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供应基地8000亩。下一步,莘县将进一步深化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承诺达标合格证等各项工作,全力抓好莘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