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要闻

推进科创从1到N,香港有何“他山之石”?

2023-04-14 作者: 付玉婷 宋亚鲁 来源: 大众日报
  扫码查看 更多报道
  □记者 付玉婷 宋亚鲁 报道
  本报香港4月13日电 在首届香港国际创科展上,除了展示来自世界各地的创新成果和科技方案,帮助初创企业开拓机遇、实现科技创新从0到1再到N的跨越更是一项重点内容。展会期间,记者受邀探访香港创科旗舰项目InnoHK旗下项目,从他们的成长过程一窥香港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点政策及主要路径,为山东推进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我们中心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人工智能技术理论,应用方面主要是医疗健康智能设备,也在研发大模型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今天展示的产品是面向微创神经外科的柔性手术机器人系统。”展会现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研究院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中心执行副主任刘宏斌介绍了全球首个能在脑部深位展开微创手术治疗的机器人系统。
  InnoHK为去年香港特区政府最新启动的科创平台项目。“InnoHK项目设立的初衷之一就是资助大学研发中心,推进相关创新成果转化。”刘宏斌表示。以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研究院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中心为例,除中科院作为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创新中心也得到来自香港政府通过InnoHK项目提供的支持。
  根据2022年12月香港特区政府发布的《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用十年时间,香港初创企业数量要从现在的4000家左右增至约7000家、科创产业从业人员要从4.5万余人增至不少于10万人。从政策环境、高校资源、国际化程度等方面看,香港在科创的从0到1方面一直有较明显的优势,目前则重点推动从1到N的转化。
  “对此,香港已明确要设立100亿元‘产学研1+计划’,以配对形式资助不少于100支有潜质成为初创企业的大学研发团队完成其项目。”香港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透露,这一计划预计今年下半年正式实施,参加这一项目的高校团队,会获得来自政府及业界的支持,其中,第一阶段要在三年内实现科研成果落地,第二阶段则要成立相关公司,实现成果商品化,以鼓励大学积极发展中游产品转化和下游产业发展。与此同时,香港也正在采取一些更有进取性的投资政策,比如通过成立全新的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借助财政储备,着眼具有地区发展战略意义的产业展开策略性投资;新设立策略性创科基金等,持续填补已有基金尚未覆盖的空白阶段。
  不仅是对科创企业资金需求展开扶持,香港还在通过积极创造应用场景的方式助力初创企业加速商业化进程。香港贸易发展局副总裁张淑芬介绍,当地政府信息科技总监办公室从相关政府部门征集痛点,再由本地企业“揭榜”,被选中的方案会得到部门资助,由此,不仅为创新企业提供更多尝试、突破的空间和舞台,部门痛点也得到切实解决。
  □记者 付玉婷 宋亚鲁 报道
  本报香港4月13日电 在首届香港国际创科展上,除了展示来自世界各地的创新成果和科技方案,帮助初创企业开拓机遇、实现科技创新从0到1再到N的跨越更是一项重点内容。展会期间,记者受邀探访香港创科旗舰项目InnoHK旗下项目,从他们的成长过程一窥香港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点政策及主要路径,为山东推进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我们中心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人工智能技术理论,应用方面主要是医疗健康智能设备,也在研发大模型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今天展示的产品是面向微创神经外科的柔性手术机器人系统。”展会现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研究院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中心执行副主任刘宏斌介绍了全球首个能在脑部深位展开微创手术治疗的机器人系统。
  InnoHK为去年香港特区政府最新启动的科创平台项目。“InnoHK项目设立的初衷之一就是资助大学研发中心,推进相关创新成果转化。”刘宏斌表示。以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研究院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中心为例,除中科院作为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创新中心也得到来自香港政府通过InnoHK项目提供的支持。
  根据2022年12月香港特区政府发布的《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用十年时间,香港初创企业数量要从现在的4000家左右增至约7000家、科创产业从业人员要从4.5万余人增至不少于10万人。从政策环境、高校资源、国际化程度等方面看,香港在科创的从0到1方面一直有较明显的优势,目前则重点推动从1到N的转化。
  “对此,香港已明确要设立100亿元‘产学研1+计划’,以配对形式资助不少于100支有潜质成为初创企业的大学研发团队完成其项目。”香港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透露,这一计划预计今年下半年正式实施,参加这一项目的高校团队,会获得来自政府及业界的支持,其中,第一阶段要在三年内实现科研成果落地,第二阶段则要成立相关公司,实现成果商品化,以鼓励大学积极发展中游产品转化和下游产业发展。与此同时,香港也正在采取一些更有进取性的投资政策,比如通过成立全新的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借助财政储备,着眼具有地区发展战略意义的产业展开策略性投资;新设立策略性创科基金等,持续填补已有基金尚未覆盖的空白阶段。
  不仅是对科创企业资金需求展开扶持,香港还在通过积极创造应用场景的方式助力初创企业加速商业化进程。香港贸易发展局副总裁张淑芬介绍,当地政府信息科技总监办公室从相关政府部门征集痛点,再由本地企业“揭榜”,被选中的方案会得到部门资助,由此,不仅为创新企业提供更多尝试、突破的空间和舞台,部门痛点也得到切实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