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理论宣讲变成发展引擎

临沂466名骨干宣讲员把党的创新理论送进千家万户

2023-03-31 作者: 杜辉升 来源: 大众日报
讲故事 学理论
  □ 本报记者 杜辉升
  本报通讯员 孙成思

  “从茶树上的一片嫩叶,到茶杯中的口口鲜爽,这片叶子关系民生福祉,关系我们基层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3月27日上午,莒南县洙边镇党委副书记尤洪星身着一套浅色西装,操着一口浓浓的乡音,侃侃而谈、声情并茂。这是临沂市“讲故事、学理论”骨干宣讲团在基层宣讲的生动场景。
  临沂市开展“讲故事、学理论”活动一年以来,各级各部门466名骨干宣讲员深入基层,进村入户宣讲,通过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把党的创新理论送进千家万户。
  要把故事讲好、把理论学透,临沂的宣讲里面有什么?“有根有据、有血有肉、有声有色、有情有义、有里有外、有主有次。”这是临沂市委书记任刚对宣讲工作提供的清晰思路。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宣讲团成员汲取力量、学以致用,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进一步增强了“一切为了群众”的信念。理论宣讲工作成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引擎。
  兰山区枣园镇党委宣统委员谢逸康将具体故事与理论观点有机结合,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引发共鸣、产生共识。他说:“读‘打坝记’这个故事,我深深感到群众利益无小事,要坚持‘一线工作法’,善于借力打力,做到严谨细致。”
  对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蒙阴县垛庄镇党委书记宋强有着切身感受。“这一理念,为我们发展生态工业指明了方向,使我们在正确看待和处理发展与保护、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上有了根本遵循。”宋强介绍,去年,他们采用“绿色循环发展”模式,依托山水优势成功引进了总投资70亿元的华润抽水蓄能项目,设计装机容量为100万千瓦,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0亿元以上,利税3亿元以上。
  沂南县辛集镇房庄子村党支部书记谢吉海带领村民成立了沂南鲁蒙蔬菜购销专业合作社,先后流转承包土地110亩,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规划建设了32栋中国第六代日光能温室大棚。这两年,该合作社进一步规划管理,明确特色黄瓜种植和黄瓜物流批发的发展方向,不断扩大村内黄瓜种植规模,投入800万元对市场进行改扩建,全面提档升级,通过合作社与房庄子蔬菜批发市场联动效应,村内黄瓜产业不断发展完善,现在村集体收入每年达370万元,人均纯收入每年3万元。
  沂水县院东头镇西墙峪村党支部书记王成成把“自找苦吃”当作人生信条,带领乡亲把贫困落后的小山村变为乡村振兴示范村。村民通过“民宿旅游”吃上了“旅游饭”,户均增收两万元,村集体收入达30万元。
  谢逸康在李宅村的拆迁征收中,将指挥部变身“免费中介”,摸底汇总房屋出租信息发布到村民群里。对于过渡房未建好老年人躲迁的问题,村集体准备了部分房屋对老年人进行集中安置。针对搬迁难问题,他们还成立了义务搬家服务队,为家中无劳力的家庭提供车辆、人员服务。
  讲“接地气”的故事,学“入人心”的理论。临沂市县(区)级骨干宣讲员都是优秀的村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企业员工、致富能手,他们活跃在企业、农村、社区等基层一线,致力于学思践悟,真正做到了“讲有办法、学有收获、干有实绩”。截至目前,临沂市“讲故事、学理论”骨干宣讲团已开展基层宣讲377场次,把理论宣讲变成助推经济提质增效的发展引擎。
讲故事 学理论
  □ 本报记者 杜辉升
  本报通讯员 孙成思

  “从茶树上的一片嫩叶,到茶杯中的口口鲜爽,这片叶子关系民生福祉,关系我们基层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3月27日上午,莒南县洙边镇党委副书记尤洪星身着一套浅色西装,操着一口浓浓的乡音,侃侃而谈、声情并茂。这是临沂市“讲故事、学理论”骨干宣讲团在基层宣讲的生动场景。
  临沂市开展“讲故事、学理论”活动一年以来,各级各部门466名骨干宣讲员深入基层,进村入户宣讲,通过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把党的创新理论送进千家万户。
  要把故事讲好、把理论学透,临沂的宣讲里面有什么?“有根有据、有血有肉、有声有色、有情有义、有里有外、有主有次。”这是临沂市委书记任刚对宣讲工作提供的清晰思路。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宣讲团成员汲取力量、学以致用,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进一步增强了“一切为了群众”的信念。理论宣讲工作成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引擎。
  兰山区枣园镇党委宣统委员谢逸康将具体故事与理论观点有机结合,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引发共鸣、产生共识。他说:“读‘打坝记’这个故事,我深深感到群众利益无小事,要坚持‘一线工作法’,善于借力打力,做到严谨细致。”
  对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蒙阴县垛庄镇党委书记宋强有着切身感受。“这一理念,为我们发展生态工业指明了方向,使我们在正确看待和处理发展与保护、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上有了根本遵循。”宋强介绍,去年,他们采用“绿色循环发展”模式,依托山水优势成功引进了总投资70亿元的华润抽水蓄能项目,设计装机容量为100万千瓦,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0亿元以上,利税3亿元以上。
  沂南县辛集镇房庄子村党支部书记谢吉海带领村民成立了沂南鲁蒙蔬菜购销专业合作社,先后流转承包土地110亩,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规划建设了32栋中国第六代日光能温室大棚。这两年,该合作社进一步规划管理,明确特色黄瓜种植和黄瓜物流批发的发展方向,不断扩大村内黄瓜种植规模,投入800万元对市场进行改扩建,全面提档升级,通过合作社与房庄子蔬菜批发市场联动效应,村内黄瓜产业不断发展完善,现在村集体收入每年达370万元,人均纯收入每年3万元。
  沂水县院东头镇西墙峪村党支部书记王成成把“自找苦吃”当作人生信条,带领乡亲把贫困落后的小山村变为乡村振兴示范村。村民通过“民宿旅游”吃上了“旅游饭”,户均增收两万元,村集体收入达30万元。
  谢逸康在李宅村的拆迁征收中,将指挥部变身“免费中介”,摸底汇总房屋出租信息发布到村民群里。对于过渡房未建好老年人躲迁的问题,村集体准备了部分房屋对老年人进行集中安置。针对搬迁难问题,他们还成立了义务搬家服务队,为家中无劳力的家庭提供车辆、人员服务。
  讲“接地气”的故事,学“入人心”的理论。临沂市县(区)级骨干宣讲员都是优秀的村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企业员工、致富能手,他们活跃在企业、农村、社区等基层一线,致力于学思践悟,真正做到了“讲有办法、学有收获、干有实绩”。截至目前,临沂市“讲故事、学理论”骨干宣讲团已开展基层宣讲377场次,把理论宣讲变成助推经济提质增效的发展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