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一对一”定制化服务创新打造区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

起步区加快构建知识产权新生态

2023-03-17 作者: 申红 胡沥中 孙业文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刘飞跃 报道   近日,济南鼎点数控设备有限公司迁址后已有序生产,工作人员正在新厂区对激光切管设备进行调试。
  □ 本报记者 申红 胡沥中 孙业文

  知识产权是科技创新的产权化成果,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济南起步区成立以来,就把着力发展新动能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分,把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作为重要工作,在引进科创型企业、院所,打造科创型园区的同时,不断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水平,以构建黄河流域知识产权新生态。
“一对一”定制化服务
助企发展

  近日,记者来到起步区崔寨组团,穿过山东黄河数字经济产业园向东,在王河路北侧、黄河西岸看到了焕然一新的济南鼎点数控设备有限公司。2022年下半年,该企业为提升厂区水准、进一步扩大产能而迁至这里,如今已开足马力展开生产。新厂房内,数台激光切管设备正在进行组装调试,一座立体式仓库使得厂区更加干净整洁。
  从厂区一号门进入,一台长度在20米左右的大型设备首先引起了记者注意。这是去年8月份在原厂区未曾见过的设备。
  “这是我们新研发的万瓦级坡口激光切管机,能对管材进行斜面切割。”济南鼎点数控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于银介绍,通过对设备结构和运行方式的创新设计,该产品可达到与依靠价格高昂的激光头进行坡口切割的产品相同效果,能够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
  对于从开创之初便以研发设计为本的济南鼎点数控设备有限公司来说,专利保护对未来经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于银告诉记者,按照计划,新产品要在2022年5月底召开全球发布会,同时也面临着首批海外订单的交付,企业急需对专利技术进行快速保护。
  了解到这一需求后,起步区综合执法部依托与济南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签订的《起步区知识产权服务合作备忘录》,积极向保护中心反馈相关需求,并成立联合工作小组为企业把脉定向提供定制化服务,由起步区综合执法部及时对接企业,济南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为其提供专利挖掘与快速保护服务。
  通过围绕激光切割、坡口切割、双Y切割、自动上下料等技术关键点进行大量的专利信息检索,同时引导企业开展专利布局,助力企业深挖核心专利,最终形成企业专利布局方案,对新产品约30项专利进行全面有效保护。
  “起步区工作人员安排了专人与我们进行对接,专利申请变得更方便、更高效。”于银介绍,联合工作小组还指导企业利用3项发明专利获得1000万元融资,解决了新产品阶段资金周转压力,还帮助企业开展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体系建设,防范产品出口侵权风险。目前企业产品已经按照海外订单要求出口,远销俄罗斯与澳大利亚。
打造一站式
知识产权服务平台

  在中科新经济科创园内,起步区创新打造的首个区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即将投入使用。起步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旨在健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知识产权全链条服务生态,打造黄河流域知识产权保护新高地。
  据介绍,该中心去年4月启动建设,按照公共化服务强基、专业化服务提质的整体原则,确立了知识产权建在园区、服务园区、融入园区的工作思路。目前中心已进行了半年的试运行。
  “选址中科新经济科创园主要是由于该园区科创企业集聚,有大量的专利保护内容值得挖掘。”起步区综合执法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中心将引进专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打造成一站式的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企业一进门便能完成包括商标专利培育、导航、转移转化、维权保护等在内的全流程业务办理。”
  试运行以来,起步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制定了《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关于促进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明确了知识产权促进、运用与保护相关条款,对高价值专利培育、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等多方面内容提供区级政策配套,将知识产权服务融入起步区发展大局。
  依托该中心,2022年起步区开展区域特色专利导航暨高价值专利项目培育工作,通过专利大数据分析,指导企业明确研发方向,绘制专利地图,开展专利布局,进行风险预警。当年,起步区申报专利成果达60件以上,其中发明专利20件以上、战略新兴产业发明专利12件以上、海外专利(PCT)4件以上,有效提升了现有知识产权基础。
  同时,该中心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入园惠企”,全年开展入园惠企活动11场,惠及企业117家次,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企业7家,质押发明专利18件,质押金额4500万元,较2021年各项指标均实现翻番增长。
知识产权保护
助力创新生态培育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起步区知识产权工作将以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为抓手,着力构建黄河流域知识产权新生态,不断培育一流创新生态,助力起步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起步区将不断丰富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服务内涵,积极与省、市知识产权平台对接,疏解省市公共服务职能。通过不断拓展服务内容,延伸服务链条,提升服务质效,积极营造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
  持续加大知识产权运营力度,借助起步区科研院所集聚优势,与省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深入合作,丰富运营经验、提升运营质效,探索知识产权成果培育的新模式和转移转化新途径。
  同时,起步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将逐步探索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吸引孵化功能,推动以知识产权服务为基础的综合性科技服务业态的培育和集聚,为加速形成黄河流域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实验区蓄力造势。
  起步区区域基础是城镇经济,知识产权基础薄弱,同时目前招引落地、进入研发产出阶段的企业数量较少。记者从起步区综合执法部了解到,截至2022年底,起步区有效发明专利达到113件,增长率达到31%以上,高价值发明专利达到30件,增长率达到114%以上。
  为此,起步区面向辖区企业积极开展专利挖掘和知识产权相关宣传工作。当前,起步区综合执法部持续与济南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联合,今年重点走访国电投等已经启动研发工作的落地企业,挖掘2023年度“起步区知识产权定制化服务”对象。
  □ 本报记者 申红 胡沥中 孙业文

  知识产权是科技创新的产权化成果,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济南起步区成立以来,就把着力发展新动能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分,把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作为重要工作,在引进科创型企业、院所,打造科创型园区的同时,不断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水平,以构建黄河流域知识产权新生态。
“一对一”定制化服务
助企发展

  近日,记者来到起步区崔寨组团,穿过山东黄河数字经济产业园向东,在王河路北侧、黄河西岸看到了焕然一新的济南鼎点数控设备有限公司。2022年下半年,该企业为提升厂区水准、进一步扩大产能而迁至这里,如今已开足马力展开生产。新厂房内,数台激光切管设备正在进行组装调试,一座立体式仓库使得厂区更加干净整洁。
  从厂区一号门进入,一台长度在20米左右的大型设备首先引起了记者注意。这是去年8月份在原厂区未曾见过的设备。
  “这是我们新研发的万瓦级坡口激光切管机,能对管材进行斜面切割。”济南鼎点数控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于银介绍,通过对设备结构和运行方式的创新设计,该产品可达到与依靠价格高昂的激光头进行坡口切割的产品相同效果,能够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
  对于从开创之初便以研发设计为本的济南鼎点数控设备有限公司来说,专利保护对未来经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于银告诉记者,按照计划,新产品要在2022年5月底召开全球发布会,同时也面临着首批海外订单的交付,企业急需对专利技术进行快速保护。
  了解到这一需求后,起步区综合执法部依托与济南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签订的《起步区知识产权服务合作备忘录》,积极向保护中心反馈相关需求,并成立联合工作小组为企业把脉定向提供定制化服务,由起步区综合执法部及时对接企业,济南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为其提供专利挖掘与快速保护服务。
  通过围绕激光切割、坡口切割、双Y切割、自动上下料等技术关键点进行大量的专利信息检索,同时引导企业开展专利布局,助力企业深挖核心专利,最终形成企业专利布局方案,对新产品约30项专利进行全面有效保护。
  “起步区工作人员安排了专人与我们进行对接,专利申请变得更方便、更高效。”于银介绍,联合工作小组还指导企业利用3项发明专利获得1000万元融资,解决了新产品阶段资金周转压力,还帮助企业开展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体系建设,防范产品出口侵权风险。目前企业产品已经按照海外订单要求出口,远销俄罗斯与澳大利亚。
打造一站式
知识产权服务平台

  在中科新经济科创园内,起步区创新打造的首个区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即将投入使用。起步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旨在健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知识产权全链条服务生态,打造黄河流域知识产权保护新高地。
  据介绍,该中心去年4月启动建设,按照公共化服务强基、专业化服务提质的整体原则,确立了知识产权建在园区、服务园区、融入园区的工作思路。目前中心已进行了半年的试运行。
  “选址中科新经济科创园主要是由于该园区科创企业集聚,有大量的专利保护内容值得挖掘。”起步区综合执法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中心将引进专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打造成一站式的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企业一进门便能完成包括商标专利培育、导航、转移转化、维权保护等在内的全流程业务办理。”
  试运行以来,起步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制定了《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关于促进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明确了知识产权促进、运用与保护相关条款,对高价值专利培育、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等多方面内容提供区级政策配套,将知识产权服务融入起步区发展大局。
  依托该中心,2022年起步区开展区域特色专利导航暨高价值专利项目培育工作,通过专利大数据分析,指导企业明确研发方向,绘制专利地图,开展专利布局,进行风险预警。当年,起步区申报专利成果达60件以上,其中发明专利20件以上、战略新兴产业发明专利12件以上、海外专利(PCT)4件以上,有效提升了现有知识产权基础。
  同时,该中心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入园惠企”,全年开展入园惠企活动11场,惠及企业117家次,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企业7家,质押发明专利18件,质押金额4500万元,较2021年各项指标均实现翻番增长。
知识产权保护
助力创新生态培育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起步区知识产权工作将以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为抓手,着力构建黄河流域知识产权新生态,不断培育一流创新生态,助力起步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起步区将不断丰富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服务内涵,积极与省、市知识产权平台对接,疏解省市公共服务职能。通过不断拓展服务内容,延伸服务链条,提升服务质效,积极营造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
  持续加大知识产权运营力度,借助起步区科研院所集聚优势,与省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深入合作,丰富运营经验、提升运营质效,探索知识产权成果培育的新模式和转移转化新途径。
  同时,起步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将逐步探索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吸引孵化功能,推动以知识产权服务为基础的综合性科技服务业态的培育和集聚,为加速形成黄河流域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实验区蓄力造势。
  起步区区域基础是城镇经济,知识产权基础薄弱,同时目前招引落地、进入研发产出阶段的企业数量较少。记者从起步区综合执法部了解到,截至2022年底,起步区有效发明专利达到113件,增长率达到31%以上,高价值发明专利达到30件,增长率达到114%以上。
  为此,起步区面向辖区企业积极开展专利挖掘和知识产权相关宣传工作。当前,起步区综合执法部持续与济南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联合,今年重点走访国电投等已经启动研发工作的落地企业,挖掘2023年度“起步区知识产权定制化服务”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