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专版

济南市历下区

东西协作深耕优势产业 激活乡村振兴原动力

2023-02-25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刘杰

  自2016年济南市历下区与重庆市武隆区建立起结对帮扶关系以来,两地发挥武隆区“绿水青山”的环境优势,创新“乡村旅游+产业”模式,深耕优势产业,激活乡村振兴原动力。
  自开展东西协作工作以来,历下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建立“1+13+N”的协作帮扶模式,实行全区上下都是实施主体、责任主体的协作工作机制。全区13个街道与重庆市武隆区分别建立26对办镇、村居、村企的结对帮扶关系,形成区、街、居(企)三级立体化帮扶模式,推进协作工作向纵深发展。
  牢固树立可持续、可复制的扶贫协作工作理念,历下区建立涵盖20多个行业300多家企业的东西部协作产业合作企业库,通过产业发展带动脱贫,实现扶贫由“输血”向“造血”转变。7年来,历下区总计向武隆区拨付9572万元资金支持武隆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发展。
  历下区会同武隆区共同研究芙蓉街道堰塘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济增长新模式,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十公司十农户”模式,成立“大荷顺”农村专业合作社。堰塘村休闲旅游区建成以来,共接待游客6万多人次,综合收入260万余元,全村村民吃上了“旅游饭”。
  历下区还创新“乡村旅游+产业”模式,推进武隆区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换、生态资源和发展资源高效联通,着重推动武隆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截至目前,以双河镇为代表的“高山番茄谷”、以火炉镇为代表的“火炉脆桃”和以沧沟乡为代表的“沧沟西瓜”的高山农研旅田园综合体全部采取“国企+科研机构+协会+农业经营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营模式,且已全部建设完成,产值预计可达2000万元。
  此外,历下区还积极进行产销“双线发力”,创新开展消费帮扶,推进渝货进鲁,在全区设立5个武隆区农特产品展销点和体验店,累计销售两地农特产品7000余万元。
  同时,历下区在教育协作方面实施薄弱学校提升、名师名校结对等“五大行动”,助力武隆教育发展,促进东西部教育均衡发展,扎实推进“十四五”期间鲁渝教育协作工作平台建设。
  □刘杰

  自2016年济南市历下区与重庆市武隆区建立起结对帮扶关系以来,两地发挥武隆区“绿水青山”的环境优势,创新“乡村旅游+产业”模式,深耕优势产业,激活乡村振兴原动力。
  自开展东西协作工作以来,历下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建立“1+13+N”的协作帮扶模式,实行全区上下都是实施主体、责任主体的协作工作机制。全区13个街道与重庆市武隆区分别建立26对办镇、村居、村企的结对帮扶关系,形成区、街、居(企)三级立体化帮扶模式,推进协作工作向纵深发展。
  牢固树立可持续、可复制的扶贫协作工作理念,历下区建立涵盖20多个行业300多家企业的东西部协作产业合作企业库,通过产业发展带动脱贫,实现扶贫由“输血”向“造血”转变。7年来,历下区总计向武隆区拨付9572万元资金支持武隆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发展。
  历下区会同武隆区共同研究芙蓉街道堰塘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济增长新模式,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十公司十农户”模式,成立“大荷顺”农村专业合作社。堰塘村休闲旅游区建成以来,共接待游客6万多人次,综合收入260万余元,全村村民吃上了“旅游饭”。
  历下区还创新“乡村旅游+产业”模式,推进武隆区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换、生态资源和发展资源高效联通,着重推动武隆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截至目前,以双河镇为代表的“高山番茄谷”、以火炉镇为代表的“火炉脆桃”和以沧沟乡为代表的“沧沟西瓜”的高山农研旅田园综合体全部采取“国企+科研机构+协会+农业经营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营模式,且已全部建设完成,产值预计可达2000万元。
  此外,历下区还积极进行产销“双线发力”,创新开展消费帮扶,推进渝货进鲁,在全区设立5个武隆区农特产品展销点和体验店,累计销售两地农特产品7000余万元。
  同时,历下区在教育协作方面实施薄弱学校提升、名师名校结对等“五大行动”,助力武隆教育发展,促进东西部教育均衡发展,扎实推进“十四五”期间鲁渝教育协作工作平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