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城区:创新转型优化布局,筑牢产业底盘
2023-02-2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段婷婷 报道
本报济南讯 在济南智能传感器产业园,一个个厂房、办公楼拔地而起。该产业园2022年2月25日开工建设。一年来,项目建设“加速跑”,主体项目已建成,多渠道招商同步开展,已签约进驻和普威视、中拓控股等21家行业头部企业。
智能传感器产业是历城区数字经济突破口。去年,历城区数字经济、生物医药、贸易物流、新兴服务业四大主导产业已经全面起势。今年,历城区将坚持壮大总量、提升效益、创新转型、优化布局,千方百计筑牢产业底盘。
在济南陆港大厦智能化物流产业园,国际贸易综合服务中心已投入使用,山港陆海国际物流等80家企业已落户。2022年度招引企业创造贸易额超50亿元,税收贡献超1000万元。供应链业务营业收入完成17.76亿元,大宗商品交易额完成107.23亿元,跨境电商业务进出口额完成1.51亿美元。
在不远处,济南加州通达国际冷链物流中心已见雏形。目前,项目一期形象进度达到70%以上,计划于2023年上半年投产,该项目将与周边地区联动,引进冷链、生鲜、商超等优质企业,以智慧冷链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深加工产业,建设智能化生产线;项目二期占地约140亩,已启动开工建设。
除此以外,临港开发区高端物流产业园片区还落地了中国北方生活消费品(济南)分拨中心、山东高速“齐鲁号”欧亚班列(济南)集结中心、一带一路枢纽城市供应链产业园等12个高端物流项目,总投资211亿元,冷库容量达60万吨,来自世界各地的货物将在这里集散。
随着国际陆港产业逐渐丰富、唐冶北区建设加速,“一核一港两翼多联”区域性综合贸易枢纽在历城区全面铺展开来。
一个个大项目,是历城区高质量发展的强支撑。今年,历城区将安排重点项目279个,总投资5673亿元,年计划投资1251亿元,项目数量及投资量均为历史最高。其中,17个省级重点项目和71个市级重点项目的投资量均位列全市第一。
立足于“稳”,着力于“进”,2023年,历城区明确“项目落地、产业培育、招商引资”的三大主攻方向,攻坚克难、狠抓落实,勇当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本报济南讯 在济南智能传感器产业园,一个个厂房、办公楼拔地而起。该产业园2022年2月25日开工建设。一年来,项目建设“加速跑”,主体项目已建成,多渠道招商同步开展,已签约进驻和普威视、中拓控股等21家行业头部企业。
智能传感器产业是历城区数字经济突破口。去年,历城区数字经济、生物医药、贸易物流、新兴服务业四大主导产业已经全面起势。今年,历城区将坚持壮大总量、提升效益、创新转型、优化布局,千方百计筑牢产业底盘。
在济南陆港大厦智能化物流产业园,国际贸易综合服务中心已投入使用,山港陆海国际物流等80家企业已落户。2022年度招引企业创造贸易额超50亿元,税收贡献超1000万元。供应链业务营业收入完成17.76亿元,大宗商品交易额完成107.23亿元,跨境电商业务进出口额完成1.51亿美元。
在不远处,济南加州通达国际冷链物流中心已见雏形。目前,项目一期形象进度达到70%以上,计划于2023年上半年投产,该项目将与周边地区联动,引进冷链、生鲜、商超等优质企业,以智慧冷链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深加工产业,建设智能化生产线;项目二期占地约140亩,已启动开工建设。
除此以外,临港开发区高端物流产业园片区还落地了中国北方生活消费品(济南)分拨中心、山东高速“齐鲁号”欧亚班列(济南)集结中心、一带一路枢纽城市供应链产业园等12个高端物流项目,总投资211亿元,冷库容量达60万吨,来自世界各地的货物将在这里集散。
随着国际陆港产业逐渐丰富、唐冶北区建设加速,“一核一港两翼多联”区域性综合贸易枢纽在历城区全面铺展开来。
一个个大项目,是历城区高质量发展的强支撑。今年,历城区将安排重点项目279个,总投资5673亿元,年计划投资1251亿元,项目数量及投资量均为历史最高。其中,17个省级重点项目和71个市级重点项目的投资量均位列全市第一。
立足于“稳”,着力于“进”,2023年,历城区明确“项目落地、产业培育、招商引资”的三大主攻方向,攻坚克难、狠抓落实,勇当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