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全面落实助企纾困和稳岗促产政策
开足马力冲刺首季开门红
2023-01-1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孟令洋
本报通讯员 刘美丽 甘甜
新年伊始,在王老吉大健康产业园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每一条生产线都在高效运转。
“眼下订单不断增加,我们加班加点,以保证整个春节市场的供应。目前每天大概能生产100吨左右。”王老吉大健康产业园副总经理李永帅说,公司紧盯市场变化和用户需求,持续创新研发新品,最大限度扩大产能,确保市场供应。在车间外,一辆辆货车正整装待发,准备将产品运往全国各地。
人勤春来早,奋斗正当时。连日来,枣庄各企业迅速吹响开工“集结号”,纷纷开足马力忙生产、赶订单、拓销路,投入到忙碌的生产中,到处呈现出一片红红火火的景象。
1月4日,在高端尼龙新材料——聚酰胺6切片项目现场,工人正在加紧生产。该项目由兖矿鲁南化工有限公司和杭州聚合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投资建设,项目全部建成后,年可生产聚酰胺6切片40万吨,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亿元。
这几天,在山东腾海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口罩生产车间,全自动口罩生产线正不停运转,一只只口罩经过流水线作业、人工检查分拣、灭菌操作等环节后,分装打包,销往全国各地。
“我们现有口罩生产线4条,目前每日产量可达5万余只。”山东腾海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蔡涛说。了解到企业打算对口罩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后,滕州市政府安排金融挂职干部和“金融管家”团队,主动入企调研金融需求,现场开展金融服务。
“听说我们打算闭环运行后,街道就安排专人和我们对接。”日前,峄城区亿和金属有限公司负责人对坛山街道的帮助连连表示感谢。眼下,该企业正加快生产进度,抢订单、拓市场。坛山街道对辖区内40余家规上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进行摸底,动态监测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等工作落实情况,做好“保姆式”服务,促进辖区工业经济加速跑。
项目建设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2022年,枣庄坚持“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尽最大努力克服疫情影响,高效率推进项目招引建设,全面掀起了“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热潮。2022年1—11月,枣庄15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有13项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项增幅位居全省前三。多项工作实现历史性突破,8个产业集群入选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省级重点项目数量、投资规模连续两年创新高,省市级重点项目连续两年提前4个月完成年度投资计划,4家企业年营收突破百亿元,2个镇跻身全国百强镇行列,恒丰银行正式落户枣庄,滕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枣庄高新区跻身全省开发区考核前十位,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等国字号招牌花落枣庄,枣庄翼云机场开工建设,双子星广场开业运营,龟山公园、凤翎广场成为市民休闲娱乐好去处……
当前,枣庄突出抓好工业保畅运行,全面落实助企纾困和稳岗促产政策,鼓励重点企业春节期间不停工不停产。近日,由于解热镇痛类、抗病毒类等药物的市场需求急剧增加,华润三九(枣庄)药业有限公司开足马力,加班加点加快生产急需药品,全力保障市场药品供应。在省重大项目枣庄翼云机场施工现场,建设者们开足马力,冲刺项目节点,争取实现首季“开门红”。
本报通讯员 刘美丽 甘甜
新年伊始,在王老吉大健康产业园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每一条生产线都在高效运转。
“眼下订单不断增加,我们加班加点,以保证整个春节市场的供应。目前每天大概能生产100吨左右。”王老吉大健康产业园副总经理李永帅说,公司紧盯市场变化和用户需求,持续创新研发新品,最大限度扩大产能,确保市场供应。在车间外,一辆辆货车正整装待发,准备将产品运往全国各地。
人勤春来早,奋斗正当时。连日来,枣庄各企业迅速吹响开工“集结号”,纷纷开足马力忙生产、赶订单、拓销路,投入到忙碌的生产中,到处呈现出一片红红火火的景象。
1月4日,在高端尼龙新材料——聚酰胺6切片项目现场,工人正在加紧生产。该项目由兖矿鲁南化工有限公司和杭州聚合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投资建设,项目全部建成后,年可生产聚酰胺6切片40万吨,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亿元。
这几天,在山东腾海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口罩生产车间,全自动口罩生产线正不停运转,一只只口罩经过流水线作业、人工检查分拣、灭菌操作等环节后,分装打包,销往全国各地。
“我们现有口罩生产线4条,目前每日产量可达5万余只。”山东腾海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蔡涛说。了解到企业打算对口罩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后,滕州市政府安排金融挂职干部和“金融管家”团队,主动入企调研金融需求,现场开展金融服务。
“听说我们打算闭环运行后,街道就安排专人和我们对接。”日前,峄城区亿和金属有限公司负责人对坛山街道的帮助连连表示感谢。眼下,该企业正加快生产进度,抢订单、拓市场。坛山街道对辖区内40余家规上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进行摸底,动态监测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等工作落实情况,做好“保姆式”服务,促进辖区工业经济加速跑。
项目建设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2022年,枣庄坚持“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尽最大努力克服疫情影响,高效率推进项目招引建设,全面掀起了“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热潮。2022年1—11月,枣庄15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有13项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项增幅位居全省前三。多项工作实现历史性突破,8个产业集群入选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省级重点项目数量、投资规模连续两年创新高,省市级重点项目连续两年提前4个月完成年度投资计划,4家企业年营收突破百亿元,2个镇跻身全国百强镇行列,恒丰银行正式落户枣庄,滕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枣庄高新区跻身全省开发区考核前十位,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等国字号招牌花落枣庄,枣庄翼云机场开工建设,双子星广场开业运营,龟山公园、凤翎广场成为市民休闲娱乐好去处……
当前,枣庄突出抓好工业保畅运行,全面落实助企纾困和稳岗促产政策,鼓励重点企业春节期间不停工不停产。近日,由于解热镇痛类、抗病毒类等药物的市场需求急剧增加,华润三九(枣庄)药业有限公司开足马力,加班加点加快生产急需药品,全力保障市场药品供应。在省重大项目枣庄翼云机场施工现场,建设者们开足马力,冲刺项目节点,争取实现首季“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