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起来摘桃子”,着力在九个方面务求实效
2023年,聊城经济工作这样干
2023-01-10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胡磊 薛良诚
1月4日,聊城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总结2022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并安排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
过去的一年,聊城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推动发展之船在风浪冲击中行稳致远,关键是做到了“五个坚持、五个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把牢航向;坚持提振信心,始终勇往直前;坚持人民至上,始终风雨同舟;坚持统筹兼顾,始终筑牢底板;坚持务实担当,始终勠力同心。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我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起步之年,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聊城建设的深化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今年聊城市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锚定“走在前、开新局”,聚力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经济扩量提质,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聊城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做好今年经济工作,要“跳起来摘桃子”,着力在九个方面务求实效——
在重点项目建设上务求实效。在全市强化“抓大项目、大抓项目”的理念,用心谋项目,科学研究产业的发展趋势,形成接替有序、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善于招项目,聚焦上下游的空白点和转型点,吸引更多企业“卡位入链”;注重“改”项目,提升技术改造水平,加快推进“数字赋能”,开展智能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脱胎换骨;全力争项目,把握国家和省政策机遇窗口期,深入研究、积极争取。坚持“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健全完善“市级统筹”“先立后破”机制,提高土地供应效率,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在加快恢复和扩大消费上务求实效。培育消费热点,围绕东昌湖、黄河、大运河等,打造沿河消费带、环湖消费圈,重点打造“水经济”、夜间经济消费新平台。通过继续发放消费券,谋划更有影响力吸引力的促消费活动,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大力发展会展经济,依托特色文化、优势产业,举办有竞争力、影响力的博览会,大力培育会展消费,打造中原城市博览之都。深入研究、扎实做好消费统计工作。
在创新引领发展上务求实效。加快高水平科技创新,更加重视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结合资源禀赋,科学布局新兴产业,主动拥抱前沿技术。加快高质量教育发展,围绕产业和企业需求,深化校地合作,让职业教育有收入、有地位、有价值。加快高层次人才引育,重视为人才成长搭建平台,优化发展环境,结合产业优势,建立人才培养长线机制,有针对性地培养专业型人才。
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上务求实效。坚定不移地节能控碳。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狠抓大气污染防治,突出精准、科学治污,抓实“四减四增”等治本性工作,全力破解产业、能源、交通、农业结构性污染问题,夯实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基础。狠抓水污染防治,加快推进雨污分流建设任务,推动水环境治理从巩固消劣向全面提质转变。
在区域协调发展上务求实效。积极融入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等国家和省重大战略,加强与中原、关中等城市群协作发展,加快对接省会经济圈一体化。推进中心城区高质量集约发展,抓好城市更新、大外环建设、水系连通等重点工程,推进城市品质整体提升。提升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坚持规划先行,精心做好城区、重点镇、村庄的规划,明确县域坐标定位,打造特色和品牌,突出个性和气质。
在深化改革上务求实效。加快推进思想变革,主动走出“舒适区”,敢于刀刃向内、自我革命,善于打破惯性思维、路径依赖,真正形成推动变革创新的高度自觉。着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坚定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改革成果更好地惠及企业和群众。
在稳外贸外资上务求实效。坚持开放思维,重点在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等方面聚焦发力。加大外贸稳规模、调结构力度,鼓励企业对外加强贸易往来,提升对外贸易发展质效。提升各行各业利用外资的能力与水平,不断夯实实体经济发展根基。探索培育服务外包模式,推进特定领域和产业服务外包创新发展。引导企业积极拓展外经业务,鼓励企业“走出去”,主动开拓海外市场。强化引进外智力度,为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智力支持。
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务求实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共同富裕目标,多做“小切口”的民生实事,为群众打造快捷、方便、舒心的优质“生活圈”,不断提升群众生活品质。
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上务求实效。抓好安全生产,不间断开展安全生产重大隐患专项整治。抓好疫情防控,统筹全市医疗救治资源,加强分级分层分流救治引导和居家患者健康指导,持续加大药品、医疗物资储备力度,提升医疗救治水平,保障群众生命健康。抓好金融安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抓好社会稳定,及时解决群众合理合法诉求,深化“平安聊城”建设,抓实意识形态、食品药品安全、农民工工资清欠、节日产品稳价保供等工作,让群众过一个安全祥和的春节。
1月4日,聊城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总结2022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并安排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
过去的一年,聊城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推动发展之船在风浪冲击中行稳致远,关键是做到了“五个坚持、五个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把牢航向;坚持提振信心,始终勇往直前;坚持人民至上,始终风雨同舟;坚持统筹兼顾,始终筑牢底板;坚持务实担当,始终勠力同心。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我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起步之年,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聊城建设的深化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今年聊城市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锚定“走在前、开新局”,聚力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经济扩量提质,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聊城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做好今年经济工作,要“跳起来摘桃子”,着力在九个方面务求实效——
在重点项目建设上务求实效。在全市强化“抓大项目、大抓项目”的理念,用心谋项目,科学研究产业的发展趋势,形成接替有序、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善于招项目,聚焦上下游的空白点和转型点,吸引更多企业“卡位入链”;注重“改”项目,提升技术改造水平,加快推进“数字赋能”,开展智能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脱胎换骨;全力争项目,把握国家和省政策机遇窗口期,深入研究、积极争取。坚持“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健全完善“市级统筹”“先立后破”机制,提高土地供应效率,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在加快恢复和扩大消费上务求实效。培育消费热点,围绕东昌湖、黄河、大运河等,打造沿河消费带、环湖消费圈,重点打造“水经济”、夜间经济消费新平台。通过继续发放消费券,谋划更有影响力吸引力的促消费活动,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大力发展会展经济,依托特色文化、优势产业,举办有竞争力、影响力的博览会,大力培育会展消费,打造中原城市博览之都。深入研究、扎实做好消费统计工作。
在创新引领发展上务求实效。加快高水平科技创新,更加重视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结合资源禀赋,科学布局新兴产业,主动拥抱前沿技术。加快高质量教育发展,围绕产业和企业需求,深化校地合作,让职业教育有收入、有地位、有价值。加快高层次人才引育,重视为人才成长搭建平台,优化发展环境,结合产业优势,建立人才培养长线机制,有针对性地培养专业型人才。
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上务求实效。坚定不移地节能控碳。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狠抓大气污染防治,突出精准、科学治污,抓实“四减四增”等治本性工作,全力破解产业、能源、交通、农业结构性污染问题,夯实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基础。狠抓水污染防治,加快推进雨污分流建设任务,推动水环境治理从巩固消劣向全面提质转变。
在区域协调发展上务求实效。积极融入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等国家和省重大战略,加强与中原、关中等城市群协作发展,加快对接省会经济圈一体化。推进中心城区高质量集约发展,抓好城市更新、大外环建设、水系连通等重点工程,推进城市品质整体提升。提升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坚持规划先行,精心做好城区、重点镇、村庄的规划,明确县域坐标定位,打造特色和品牌,突出个性和气质。
在深化改革上务求实效。加快推进思想变革,主动走出“舒适区”,敢于刀刃向内、自我革命,善于打破惯性思维、路径依赖,真正形成推动变革创新的高度自觉。着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坚定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改革成果更好地惠及企业和群众。
在稳外贸外资上务求实效。坚持开放思维,重点在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等方面聚焦发力。加大外贸稳规模、调结构力度,鼓励企业对外加强贸易往来,提升对外贸易发展质效。提升各行各业利用外资的能力与水平,不断夯实实体经济发展根基。探索培育服务外包模式,推进特定领域和产业服务外包创新发展。引导企业积极拓展外经业务,鼓励企业“走出去”,主动开拓海外市场。强化引进外智力度,为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智力支持。
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务求实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共同富裕目标,多做“小切口”的民生实事,为群众打造快捷、方便、舒心的优质“生活圈”,不断提升群众生活品质。
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上务求实效。抓好安全生产,不间断开展安全生产重大隐患专项整治。抓好疫情防控,统筹全市医疗救治资源,加强分级分层分流救治引导和居家患者健康指导,持续加大药品、医疗物资储备力度,提升医疗救治水平,保障群众生命健康。抓好金融安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抓好社会稳定,及时解决群众合理合法诉求,深化“平安聊城”建设,抓实意识形态、食品药品安全、农民工工资清欠、节日产品稳价保供等工作,让群众过一个安全祥和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