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企业融资渠道如何更宽广?

2022-12-14 作者: 王新蕾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王新蕾 胡羽

  “专精特新”企业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载体,更是提高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坚实保障。不过,“专精特新”企业也面临融资难、融资贵这一问题。
  那么,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塔基,区域性股权市场如何拓宽“专精特新”企业融资渠道?日前,记者对齐鲁股权交易中心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胜进进行了专访。
  记者:近日,证监会、工信部联合印发了《关于高质量建设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将给区域性股权市场带来哪些改变?
  王胜进:《指导意见》的出台,是国家支持区域性股权市场加快创新发展的重要标志,其作用可以总结为“四个突出”。
  一是更加突出区域性股权市场在“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发展中的重要定位。专板建成之后,区域性股权市场将成为我省服务“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孵化、规范提升、资本运作、助企上市”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二是更加突出区域性股权市场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中的塔基作用,在打通多层次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机制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三是更加突出区域性股权市场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作用,有利于山东区域性股权市场精心打造目标一致联合服务的赋能共同体。四是更加突出区域性股权市场作为地方重要金融基础设施的重要地位,将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基础性、制度性、综合性的金融服务。
  记者:“专精特新”企业在对接资本市场和拓宽融资渠道方面还面临哪些瓶颈?
  王胜进:“专精特新”企业对接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力度还有待加大。截至目前,齐鲁股交服务的“专精特新”企业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共661家,仅占我省5777家企业的11%,区域性股权市场对专精特新服务的覆盖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我们将根据《指导意见》精神,优化各类制度安排,丰富融资服务产品体系,结合山东省情,联合银行、政策性担保公司、政府引导基金、国有产业基金和创投基金等,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各类投融资服务。
  与南方省份相比,我省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的意识还有待提升,政府和机构对区域性股权市场和“专精特新”专板的认识还有待加强,需要省级政府层面加大政策支持和推动力度,引导和推动各级政府、机构和企业在思想上达成共识,组织上组成共同体,行动上向着共同目标迈进。
  记者:在建设“专精特新”专板方面,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有哪些计划?
  王胜进:《指导意见》下发后,齐鲁股交“专精特新”专板正在积极筹建中。目前,齐鲁股交已把专板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工作的重中之重。后续,我们有以下工作计划。
  一是积极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对接沟通力度,争取政策支持,出台支持专板建设的有关制度意见,帮助“专精特新”企业强弱项、补短板,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二是配合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尽快向中国证监会提报专板建设工作方案,并加强与监管部门的沟通,力争专板试点早日获批。专板建设方案批复后,齐鲁股交将组织山东省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开板系列活动。
  三是加强市场基础建设。齐鲁股交将优化板块设置,持续完善业务规则,还将积极争取股东单位支持,发挥中泰证券券商子公司的优势,开展券商深度参与区域性股权市场的探索和创新,打造“券商参与、协同发展、规范运行”的“专精特新”企业服务机制。
  四是有效扩大“平台生态圈”。目前,齐鲁股交已累计培育各类会员机构959家,其中推荐机构404家,会计师事务所261家,律师事务所294家。我们将协调各方资源,为企业开展培训辅导、路演、融资、上市培育等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
  记者:在服务“专精特新”企业方面,齐鲁股权交易中心还有哪些亮点做法?
  王胜进:我们设立了“一板一库”,其中,“山东高成长企业板”为65家“专精特新”企业开展资本市场上市辅导专项培育,为85家企业提供专业估值和商业计划书等管理咨询服务。我们还组建了“高成长上市企业培育库”,吸引1400多家企业入库。
  我们联合中泰证券、山东省新动能基金开展“泰山登顶”行动,打造“6+N”专业培育服务体系,培育省级“专精特新”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61家、瞪羚企业150家。
  我们正在建设“211上市苗圃基地”,“2”即两个基地,包括全国首家“多层次资本市场资源联合培育基地”以及与深交所共建的淄博基地,构建企业上市良性循环机制;“1”即一个路演中心和一个“上市苗圃计划”,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链条、全流程的“上市陪跑”服务。
  □ 本报记者 王新蕾 胡羽

  “专精特新”企业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载体,更是提高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坚实保障。不过,“专精特新”企业也面临融资难、融资贵这一问题。
  那么,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塔基,区域性股权市场如何拓宽“专精特新”企业融资渠道?日前,记者对齐鲁股权交易中心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胜进进行了专访。
  记者:近日,证监会、工信部联合印发了《关于高质量建设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将给区域性股权市场带来哪些改变?
  王胜进:《指导意见》的出台,是国家支持区域性股权市场加快创新发展的重要标志,其作用可以总结为“四个突出”。
  一是更加突出区域性股权市场在“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发展中的重要定位。专板建成之后,区域性股权市场将成为我省服务“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孵化、规范提升、资本运作、助企上市”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二是更加突出区域性股权市场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中的塔基作用,在打通多层次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机制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三是更加突出区域性股权市场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作用,有利于山东区域性股权市场精心打造目标一致联合服务的赋能共同体。四是更加突出区域性股权市场作为地方重要金融基础设施的重要地位,将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基础性、制度性、综合性的金融服务。
  记者:“专精特新”企业在对接资本市场和拓宽融资渠道方面还面临哪些瓶颈?
  王胜进:“专精特新”企业对接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力度还有待加大。截至目前,齐鲁股交服务的“专精特新”企业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共661家,仅占我省5777家企业的11%,区域性股权市场对专精特新服务的覆盖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我们将根据《指导意见》精神,优化各类制度安排,丰富融资服务产品体系,结合山东省情,联合银行、政策性担保公司、政府引导基金、国有产业基金和创投基金等,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各类投融资服务。
  与南方省份相比,我省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的意识还有待提升,政府和机构对区域性股权市场和“专精特新”专板的认识还有待加强,需要省级政府层面加大政策支持和推动力度,引导和推动各级政府、机构和企业在思想上达成共识,组织上组成共同体,行动上向着共同目标迈进。
  记者:在建设“专精特新”专板方面,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有哪些计划?
  王胜进:《指导意见》下发后,齐鲁股交“专精特新”专板正在积极筹建中。目前,齐鲁股交已把专板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工作的重中之重。后续,我们有以下工作计划。
  一是积极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对接沟通力度,争取政策支持,出台支持专板建设的有关制度意见,帮助“专精特新”企业强弱项、补短板,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二是配合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尽快向中国证监会提报专板建设工作方案,并加强与监管部门的沟通,力争专板试点早日获批。专板建设方案批复后,齐鲁股交将组织山东省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开板系列活动。
  三是加强市场基础建设。齐鲁股交将优化板块设置,持续完善业务规则,还将积极争取股东单位支持,发挥中泰证券券商子公司的优势,开展券商深度参与区域性股权市场的探索和创新,打造“券商参与、协同发展、规范运行”的“专精特新”企业服务机制。
  四是有效扩大“平台生态圈”。目前,齐鲁股交已累计培育各类会员机构959家,其中推荐机构404家,会计师事务所261家,律师事务所294家。我们将协调各方资源,为企业开展培训辅导、路演、融资、上市培育等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
  记者:在服务“专精特新”企业方面,齐鲁股权交易中心还有哪些亮点做法?
  王胜进:我们设立了“一板一库”,其中,“山东高成长企业板”为65家“专精特新”企业开展资本市场上市辅导专项培育,为85家企业提供专业估值和商业计划书等管理咨询服务。我们还组建了“高成长上市企业培育库”,吸引1400多家企业入库。
  我们联合中泰证券、山东省新动能基金开展“泰山登顶”行动,打造“6+N”专业培育服务体系,培育省级“专精特新”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61家、瞪羚企业150家。
  我们正在建设“211上市苗圃基地”,“2”即两个基地,包括全国首家“多层次资本市场资源联合培育基地”以及与深交所共建的淄博基地,构建企业上市良性循环机制;“1”即一个路演中心和一个“上市苗圃计划”,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链条、全流程的“上市陪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