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亭区推出“工会+零工客栈+产业”服务

产业与用工实现精准匹配

2022-12-14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张 蓓 报道
  本报潍坊讯 今年2月份,家住寒亭区的邢迎彬和儿子的社区生鲜店开张了,主营预制菜和生鲜,生意一直红红火火。
  因造纸厂转型,邢迎彬从厂里离岗并长期以打零工为生。今年初,他干完活后,对方却迟迟不结工钱。最终,寒亭区的零工客栈法律援助律师介入,帮他追回了劳务费600元。工作无保障,收入不稳定曾是他最大的心病。今年初,在零工客栈定期举行的技能培训班上,他了解到当下预制菜和生鲜行业发展势头火爆,前景广阔,一下子打开了新思路。
  有活干、有收入、有奔头是企业和群众共同的心愿。为此,寒亭区总工会创新推出“工会+零工客栈+产业”的服务新方式,实现了企业用工和群众就业的双赢。
  潍坊金河新时代食品有限公司是寒亭区大型预制菜加工企业,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急需招聘一些零工,而自主招聘耗时耗力。了解到企业难处后,工会对接零工客栈先后为该企业举行专场招聘会11次,组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面对面沟通19次,157人实现精准就业。
  “自去年成立零工客栈以来,区总工会聚焦助力全区的预制菜等新兴产业发展,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寒亭区总工会常务副主席王刚说。
  为实现精准匹配,寒亭区总工会推进线上线下融合。线上依托“找活儿”公众号、就业小程序及“齐鲁工惠”及时发布招用工信息。线下依托寒亭区零工客栈总部建设“工友之家”,纳入组织,统一保障,目前已吸收1600余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加入零工客栈工会和预制菜企业工会组织;建设了涵盖6个街道,辐射到社区(村)的“多级网格”,打造了集找活招工、技能提升、学习阅读、能量补给于一体的“功能客栈”。
  针对零工就业和新兴产业用工特点,寒亭区总工会深入基层定向调研,走企业、入车间、进一线,靶向对接,先后开发新业态就业岗位380余个,主动配活4万人次。同时,积极发挥劳模工匠的资源优势,邀请省市劳模专家开展预制菜加工、农业种植技术等技能培训共计13次。挖掘技能工匠,成立产业工队,围绕预制菜加工等新兴产业打造了12支产业工队,涵盖零工2700余人。
  得益于“工会+零工客栈+产业”的服务新模式,金河新时代等一批规上预制菜加工企业,招工难得到了有效缓解,实现了快速发展,整体效益较行业平均水平高出6%-9%,同比增长30%以上。同时,寒亭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新兴产业中的就业比例较以往提升61%,就业人数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平均达到30%以上,人均月收入增加1000元以上。
  □记者 张 蓓 报道
  本报潍坊讯 今年2月份,家住寒亭区的邢迎彬和儿子的社区生鲜店开张了,主营预制菜和生鲜,生意一直红红火火。
  因造纸厂转型,邢迎彬从厂里离岗并长期以打零工为生。今年初,他干完活后,对方却迟迟不结工钱。最终,寒亭区的零工客栈法律援助律师介入,帮他追回了劳务费600元。工作无保障,收入不稳定曾是他最大的心病。今年初,在零工客栈定期举行的技能培训班上,他了解到当下预制菜和生鲜行业发展势头火爆,前景广阔,一下子打开了新思路。
  有活干、有收入、有奔头是企业和群众共同的心愿。为此,寒亭区总工会创新推出“工会+零工客栈+产业”的服务新方式,实现了企业用工和群众就业的双赢。
  潍坊金河新时代食品有限公司是寒亭区大型预制菜加工企业,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急需招聘一些零工,而自主招聘耗时耗力。了解到企业难处后,工会对接零工客栈先后为该企业举行专场招聘会11次,组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面对面沟通19次,157人实现精准就业。
  “自去年成立零工客栈以来,区总工会聚焦助力全区的预制菜等新兴产业发展,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寒亭区总工会常务副主席王刚说。
  为实现精准匹配,寒亭区总工会推进线上线下融合。线上依托“找活儿”公众号、就业小程序及“齐鲁工惠”及时发布招用工信息。线下依托寒亭区零工客栈总部建设“工友之家”,纳入组织,统一保障,目前已吸收1600余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加入零工客栈工会和预制菜企业工会组织;建设了涵盖6个街道,辐射到社区(村)的“多级网格”,打造了集找活招工、技能提升、学习阅读、能量补给于一体的“功能客栈”。
  针对零工就业和新兴产业用工特点,寒亭区总工会深入基层定向调研,走企业、入车间、进一线,靶向对接,先后开发新业态就业岗位380余个,主动配活4万人次。同时,积极发挥劳模工匠的资源优势,邀请省市劳模专家开展预制菜加工、农业种植技术等技能培训共计13次。挖掘技能工匠,成立产业工队,围绕预制菜加工等新兴产业打造了12支产业工队,涵盖零工2700余人。
  得益于“工会+零工客栈+产业”的服务新模式,金河新时代等一批规上预制菜加工企业,招工难得到了有效缓解,实现了快速发展,整体效益较行业平均水平高出6%-9%,同比增长30%以上。同时,寒亭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新兴产业中的就业比例较以往提升61%,就业人数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平均达到30%以上,人均月收入增加1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