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南海构建深海原位光谱实验室

2022-12-14 作者: 薄克国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薄克国 通讯员 李河昭 报道
  本报青岛讯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近日透露,该所成功研制出国际首套深海多通道拉曼光谱探测系统,实现了冷泉喷口流体、天然气水合物动力学过程、冷泉生物群落的长期原位观测与现场实验,在我国南海冷泉区域构建首套深海原位光谱实验室,实现了把实验室搬到了海底的梦想。
  研究团队负责人、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张鑫研究员介绍,研究团队研制了国际上首套深海多通道拉曼光谱探测系统,研发光路切换技术,实现了主要光学器件(如激光器、光谱仪、光电传感器等)的分时复用,结合系列化拉曼光谱探针,实现了深海热液和冷泉系统中流体、固体、气体等不同相态目标物的长期原位监测。
  为了明确甲烷在深海冷泉喷口附近的转换通道以及冷泉区域的甲烷释放通量,研究团队使用深海多通道拉曼光谱探测系统搭载深海坐底长期观测系统,分别于2020年、2021年、2022年先后3次布放于我国南海北部冷泉区域,实现了冷泉喷口流体中主要成分、天然气水合物与深海环境的耦合变化过程、冷泉生物群落内部甲烷氧化过程的长期原位探测与现场实验,成功建设国际首套深海原位光谱实验室,并在深海冷泉区域常态化运行。
  □记者 薄克国 通讯员 李河昭 报道
  本报青岛讯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近日透露,该所成功研制出国际首套深海多通道拉曼光谱探测系统,实现了冷泉喷口流体、天然气水合物动力学过程、冷泉生物群落的长期原位观测与现场实验,在我国南海冷泉区域构建首套深海原位光谱实验室,实现了把实验室搬到了海底的梦想。
  研究团队负责人、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张鑫研究员介绍,研究团队研制了国际上首套深海多通道拉曼光谱探测系统,研发光路切换技术,实现了主要光学器件(如激光器、光谱仪、光电传感器等)的分时复用,结合系列化拉曼光谱探针,实现了深海热液和冷泉系统中流体、固体、气体等不同相态目标物的长期原位监测。
  为了明确甲烷在深海冷泉喷口附近的转换通道以及冷泉区域的甲烷释放通量,研究团队使用深海多通道拉曼光谱探测系统搭载深海坐底长期观测系统,分别于2020年、2021年、2022年先后3次布放于我国南海北部冷泉区域,实现了冷泉喷口流体中主要成分、天然气水合物与深海环境的耦合变化过程、冷泉生物群落内部甲烷氧化过程的长期原位探测与现场实验,成功建设国际首套深海原位光谱实验室,并在深海冷泉区域常态化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