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38个政府部门“一把手”公开云述职
年终考架起政民连心桥
2022-12-14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杨国胜 薄克国
12月10日至11日,2022年青岛市政府部门向市民报告、听市民意见、请市民评议活动(简称“三民”活动)述职报告会举行,38个政府部门“一把手”公开云述职。
青岛市“三民”活动自2009年至今已14个年头。活动开展以来,围绕“听民意、聚民智、惠民生、谋发展”,积极探索构建新形势下公众参与、评价政府工作的新机制,着力打造新时期政民互动的“青岛样板”。“三民”活动不仅是一场检验政府部门工作成果的年终考,也成为汇聚团结奋斗强大合力的政民连心桥。
本次云述职报告会以“网上云述职+局长访谈”的方式进行。“网上云述职”除向市民报告年度履职情况外,重点报告“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聚力打造“六个城市”、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实体经济振兴发展、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以及市办实事、民生领域集中攻坚行动等重点工作推进落实情况。“局长访谈”聚焦市民最想了解的部门工作、最希望部门回应的事情,部门主要负责人集中亮相、集中回应。
振兴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是青岛市委、市政府的中心重点工作之一,也是城市发展活力的源头活水。
“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打出稳增长政策组合拳,拿出‘真金白银’保市场主体、稳发展预期,全力稳住经济大盘。”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解宏劲介绍,概括来讲就是“三个新高”:税费减退创新高、奖补资金发放创新高、对上争取资金创新高。他说:“今年我们先后出台了5批稳增长政策清单。截至10月份,减税、降费、退税、缓缴税费共计577亿元,创历年新高。”
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卞成介绍,该局立足发展产业、服务企业,聚力提升工业增量,培育壮大实体经济,不断推进打造“工赋青岛·智造强市”、建设现代产业先行城市的务实行动。今年以来,该局通过政策支持为企业发放专项资金17亿元,数量和金额都创了新高。
青岛市国资委主任李蔚介绍,市国资委在推动国资国企参与城市发展中推出了“双千亿”的工程:投资过1000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如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重大装备和高端化工等能够提升城市产业、提升城市能级的项目;投资4000亿元,推动跟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项目,如南京路拓宽工程和海尔路银山路立交桥等,便利了老百姓的交通生活,提高了城市发展能级。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增强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政府部门发力的重要方向之一。聚焦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老旧小区改造将改善和提升市民居住生活环境。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毕维准介绍,全市今年改造318个老旧小区,目前已经完成186个。他透露,明年将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向老旧街区改造转变,从一个面上去考虑城市改造问题,改到老百姓心坎上。
“聚焦稳就业惠民生,提升民生福祉水平。”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刘学俊介绍,该局全力以赴稳住就业基本盘,出台了新一轮强化就业优先18条新政、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15条举措、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52条措施,创新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安置城乡就业困难群体4.95万人。今年前10个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3.88万人,就业总量位居全省第一。
工作的满意度来源于人民的幸福感。今年的“三民”活动,进一步拓宽了平台渠道,改造升级了“三民”活动网上云平台;每场述职报告会都有3200多名市民代表通过网络平台收看,在线进行评议。
鲁花道生集团权益投资部总经理陈徐,今年是第四年作为市民代表参与“三民”活动。“作为在青岛居住了10年的一名浙江人,这些年来,我清晰地感受到,政府工作人员在服务上、效率上、工作方式上有了明显的提高,对企业发展的帮助也越来越大。”陈徐的爱好是在周末去海边或中山公园徒步。他说,自己深切地感受到青岛的生态环境正在发生新变化,除了原来空余场所变成城市公园外,中山公园的绿化改造效果也很明显。他热切地期盼着青岛变成宜养、宜居、环境优美的“东方瑞士”,成为财富管理、医疗、旅游三大行业集聚的美丽海滨城市。
第一次参加“三民”活动,山东德衡律师事务所主任姜保良律师最关注的是青岛市法治营商环境的提升。“营商环境的评判指标一般是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他说,“青岛市的营商环境在全国的排名逐年上升。近期,青岛市入列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公示名单,就是一个很大的肯定。”
作为民营企业代表,青岛亿联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监袁瑞钊建议:“希望今后青岛市在产业发展和企业政策调整等方面能出台更多针对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帮助企业更好发展。”
12月10日至11日,2022年青岛市政府部门向市民报告、听市民意见、请市民评议活动(简称“三民”活动)述职报告会举行,38个政府部门“一把手”公开云述职。
青岛市“三民”活动自2009年至今已14个年头。活动开展以来,围绕“听民意、聚民智、惠民生、谋发展”,积极探索构建新形势下公众参与、评价政府工作的新机制,着力打造新时期政民互动的“青岛样板”。“三民”活动不仅是一场检验政府部门工作成果的年终考,也成为汇聚团结奋斗强大合力的政民连心桥。
本次云述职报告会以“网上云述职+局长访谈”的方式进行。“网上云述职”除向市民报告年度履职情况外,重点报告“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聚力打造“六个城市”、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实体经济振兴发展、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以及市办实事、民生领域集中攻坚行动等重点工作推进落实情况。“局长访谈”聚焦市民最想了解的部门工作、最希望部门回应的事情,部门主要负责人集中亮相、集中回应。
振兴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是青岛市委、市政府的中心重点工作之一,也是城市发展活力的源头活水。
“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打出稳增长政策组合拳,拿出‘真金白银’保市场主体、稳发展预期,全力稳住经济大盘。”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解宏劲介绍,概括来讲就是“三个新高”:税费减退创新高、奖补资金发放创新高、对上争取资金创新高。他说:“今年我们先后出台了5批稳增长政策清单。截至10月份,减税、降费、退税、缓缴税费共计577亿元,创历年新高。”
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卞成介绍,该局立足发展产业、服务企业,聚力提升工业增量,培育壮大实体经济,不断推进打造“工赋青岛·智造强市”、建设现代产业先行城市的务实行动。今年以来,该局通过政策支持为企业发放专项资金17亿元,数量和金额都创了新高。
青岛市国资委主任李蔚介绍,市国资委在推动国资国企参与城市发展中推出了“双千亿”的工程:投资过1000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如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重大装备和高端化工等能够提升城市产业、提升城市能级的项目;投资4000亿元,推动跟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项目,如南京路拓宽工程和海尔路银山路立交桥等,便利了老百姓的交通生活,提高了城市发展能级。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增强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政府部门发力的重要方向之一。聚焦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老旧小区改造将改善和提升市民居住生活环境。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毕维准介绍,全市今年改造318个老旧小区,目前已经完成186个。他透露,明年将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向老旧街区改造转变,从一个面上去考虑城市改造问题,改到老百姓心坎上。
“聚焦稳就业惠民生,提升民生福祉水平。”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刘学俊介绍,该局全力以赴稳住就业基本盘,出台了新一轮强化就业优先18条新政、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15条举措、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52条措施,创新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安置城乡就业困难群体4.95万人。今年前10个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3.88万人,就业总量位居全省第一。
工作的满意度来源于人民的幸福感。今年的“三民”活动,进一步拓宽了平台渠道,改造升级了“三民”活动网上云平台;每场述职报告会都有3200多名市民代表通过网络平台收看,在线进行评议。
鲁花道生集团权益投资部总经理陈徐,今年是第四年作为市民代表参与“三民”活动。“作为在青岛居住了10年的一名浙江人,这些年来,我清晰地感受到,政府工作人员在服务上、效率上、工作方式上有了明显的提高,对企业发展的帮助也越来越大。”陈徐的爱好是在周末去海边或中山公园徒步。他说,自己深切地感受到青岛的生态环境正在发生新变化,除了原来空余场所变成城市公园外,中山公园的绿化改造效果也很明显。他热切地期盼着青岛变成宜养、宜居、环境优美的“东方瑞士”,成为财富管理、医疗、旅游三大行业集聚的美丽海滨城市。
第一次参加“三民”活动,山东德衡律师事务所主任姜保良律师最关注的是青岛市法治营商环境的提升。“营商环境的评判指标一般是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他说,“青岛市的营商环境在全国的排名逐年上升。近期,青岛市入列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公示名单,就是一个很大的肯定。”
作为民营企业代表,青岛亿联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监袁瑞钊建议:“希望今后青岛市在产业发展和企业政策调整等方面能出台更多针对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帮助企业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