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5名干部下沉一线解难题,成为烟台优化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

服务企业专员搭起政企连心桥

2022-12-09 作者: 董卿 从春龙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董卿 从春龙 报道
  本报烟台讯 “政府精准服务‘连轴转’,换来的是企业开足马力‘加油干’!今年1-10月,公司实现综合销售收入20亿元,出口鸡肉1.6万吨,创汇7096万美元,同比增长52%和74%。”在12月1日上午召开的烟台市服务企业专员大会上,春雪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郑维新深有感触地说。
  在春雪公司上市过程中,政府领导前后牵头召开五次专门会议,帮助协调解决了很多难题。在智慧工厂项目建设过程中,服务企业专员从项目审批到协调配套设施,从保障企业防疫物资到解决生产难题,基本每天都在现场,提供全程服务。“办事不用求人,是我对服务企业专员制度的最大感受。衷心感谢政府给我们送来了这个‘好管家’”郑维新表示。
  企业是城市发展的根基,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体。面对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发展十分不易,特别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雪中送炭、排忧解难。在此背景下,烟台市于今年4月推出服务企业专员制度,1855名服务专员下沉企业一线,解决了一大批企业急难愁盼的烦心事、忧心事,助力企业轻装上阵抓生产、心无旁骛谋发展,在全社会营造了浓厚的“重企扶企”氛围。
  在服务企业专员制度推进过程中,烟台市建立起专班专职、定期走访、例会调度、问题化解四项机制。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服务企业专员工作领导小组,从16个市直部门抽调精兵强将组建工作专班。选派1855名干部联系3139家重点企业,常态化联系走访企业,实现了规上工业企业和重点“小升规”企业的全覆盖。8名市政府领导和39个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每月确定2家高成长创新型企业重点走访。
  为推动“事要解决”,烟台市建立完善了“一个平台受理、一个专班分办、十个小组专办”的“1+1+10”闭环,形成了企业诉求“清零”机制。依托“烟台政企通企业综合服务平台”,上线了“服务企业专员子平台”,实现企业诉求即收即转,有效提高了问题化解效率。截至10月底,服务企业专员累计收集各类诉求问题4201件,解决3410件,解决率81.2%。服务专员从最初的解答政策,逐步拓展到帮助企业争取专项政策、要素保障等精准服务,研究和解决问题更加深入。
  服务企业专员制度推出之初,一些企业态度不积极,认为是一阵风、解决不了问题。经过几个月的推进,企业对专员的信任明显增强,有问题找专员成为共识。专班根据走访调研工作、问题化解实际设置了评价指标,对每月领导干部走访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累计调查企业195家,满意度为99%。月度满意度从活动开展之初的89%提高到目前的94%。服务企业专员制度搭建起政企“连心桥”,已经成为烟台优化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
  12月1日的大会上,烟台市又一举推出强化重点服务业、建筑业和房地产企业、批零住餐企业的三个帮扶工作方案,进一步扩大服务企业专员制度的覆盖范围。对156家服务业企业开展“一户企业,一个负责人、一个工作部门、一条龙服务”帮扶工作。对全市187家优质建筑业和房地产企业全覆盖,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同时,综合考虑产值、税收、成长性等因素,从全市批零住餐企业中选取216家作为重点帮扶对象,摸清企业难点堵点,切实解决好企业遇到的困难。
  企业兴则城市兴,企业强则城市强。烟台市采取服务企业专员等一系列务实举措服务企业发展,稳定工业生产,取得良好成效。据烟台市工信局数据,1-10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加11.1%,高于全国、全省7.1和5.6个百分点;实现利润565.26亿元,两项指标均居全省第一位。
  □记者 董卿 从春龙 报道
  本报烟台讯 “政府精准服务‘连轴转’,换来的是企业开足马力‘加油干’!今年1-10月,公司实现综合销售收入20亿元,出口鸡肉1.6万吨,创汇7096万美元,同比增长52%和74%。”在12月1日上午召开的烟台市服务企业专员大会上,春雪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郑维新深有感触地说。
  在春雪公司上市过程中,政府领导前后牵头召开五次专门会议,帮助协调解决了很多难题。在智慧工厂项目建设过程中,服务企业专员从项目审批到协调配套设施,从保障企业防疫物资到解决生产难题,基本每天都在现场,提供全程服务。“办事不用求人,是我对服务企业专员制度的最大感受。衷心感谢政府给我们送来了这个‘好管家’”郑维新表示。
  企业是城市发展的根基,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体。面对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发展十分不易,特别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雪中送炭、排忧解难。在此背景下,烟台市于今年4月推出服务企业专员制度,1855名服务专员下沉企业一线,解决了一大批企业急难愁盼的烦心事、忧心事,助力企业轻装上阵抓生产、心无旁骛谋发展,在全社会营造了浓厚的“重企扶企”氛围。
  在服务企业专员制度推进过程中,烟台市建立起专班专职、定期走访、例会调度、问题化解四项机制。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服务企业专员工作领导小组,从16个市直部门抽调精兵强将组建工作专班。选派1855名干部联系3139家重点企业,常态化联系走访企业,实现了规上工业企业和重点“小升规”企业的全覆盖。8名市政府领导和39个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每月确定2家高成长创新型企业重点走访。
  为推动“事要解决”,烟台市建立完善了“一个平台受理、一个专班分办、十个小组专办”的“1+1+10”闭环,形成了企业诉求“清零”机制。依托“烟台政企通企业综合服务平台”,上线了“服务企业专员子平台”,实现企业诉求即收即转,有效提高了问题化解效率。截至10月底,服务企业专员累计收集各类诉求问题4201件,解决3410件,解决率81.2%。服务专员从最初的解答政策,逐步拓展到帮助企业争取专项政策、要素保障等精准服务,研究和解决问题更加深入。
  服务企业专员制度推出之初,一些企业态度不积极,认为是一阵风、解决不了问题。经过几个月的推进,企业对专员的信任明显增强,有问题找专员成为共识。专班根据走访调研工作、问题化解实际设置了评价指标,对每月领导干部走访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累计调查企业195家,满意度为99%。月度满意度从活动开展之初的89%提高到目前的94%。服务企业专员制度搭建起政企“连心桥”,已经成为烟台优化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
  12月1日的大会上,烟台市又一举推出强化重点服务业、建筑业和房地产企业、批零住餐企业的三个帮扶工作方案,进一步扩大服务企业专员制度的覆盖范围。对156家服务业企业开展“一户企业,一个负责人、一个工作部门、一条龙服务”帮扶工作。对全市187家优质建筑业和房地产企业全覆盖,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同时,综合考虑产值、税收、成长性等因素,从全市批零住餐企业中选取216家作为重点帮扶对象,摸清企业难点堵点,切实解决好企业遇到的困难。
  企业兴则城市兴,企业强则城市强。烟台市采取服务企业专员等一系列务实举措服务企业发展,稳定工业生产,取得良好成效。据烟台市工信局数据,1-10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加11.1%,高于全国、全省7.1和5.6个百分点;实现利润565.26亿元,两项指标均居全省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