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文化

精彩“不期而至”

2022-11-17 作者: 田可新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王臻儒 田可新

  由闫宇彤执导,蔡文静、彭冠英担纲主演的《不期而至》正在优酷热播。该剧由2021年话题剧《阳光之下》原班人马打造,讲述了在外人眼中不谙世事的全职太太阮真真(蔡文静饰),在遭遇突如其来的困境后,遇到了神秘律师高峻(彭冠英饰),两人由猜忌逐渐走向信任,携手克难的故事。近日,闫宇彤、蔡文静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悟和故事。
二次合作擦出全新火花
  记者:这次是闫导和蔡文静、彭冠英的第二次合作,有网友打趣称您为“闫比特”,说这次《不期而至》是“神仙售后”,对三人的这次合作,有什么感受?
  闫宇彤:选择二次合作主要是因为我真的很喜欢这两位演员,在拍摄《阳光之下》的时候,我们就合作得非常好。他们两个人都很谦虚、聪明、用功,也很喜欢输出自己的想法,相互碰撞产生很多创意,让我们能够在剧本之上碰撞出全新的东西来。
  很多表演上的亮点都是他们相互刺激产生的,演员在交流的过程中,连自己都没有料到的一些潜能在对方的刺激之下被激发出来。这种化学反应、能量碰撞是特别难得的,从《阳光之下》延续到《不期而至》。艺术创作的很多乐趣和幸福感,其实就产生于这些地方。
  记者:在《不期而至》拍摄过程中,对哪出戏印象比较深刻?
  蔡文静: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墓地的一场戏,当时是阮真真人生最低谷的时候,面对一堆烂摊子以及苛责、污蔑和诋毁,她将所有的愤怒全部呈现出来,给了自己一巴掌。
  那场戏原来是要去扇对手的,后来我跟导演说,能不能扇我自己,一方面,对方的角色设定是孕妇,另一方面,这个巴掌给到自己脸上,更有一种让人心疼和无力的感觉。
  这场戏紧接着是阮真真聪明地识破了高峻的一系列操作。这两场戏连在一起,演起来很过瘾,也让大家在追剧过程中觉得阮真真终于崛起了,硬气了,也变聪明了。
情感演绎是重头戏
  记者:《不期而至》正在热播,我们已经看到阮真真有绝地反击的势头,怎样解读她和高峻的这段情感?
  闫宇彤:我们想展现出来的这份爱情,不是那种很幼稚的傻白甜,我们希望能够把成年人之间的情感表达得真实、可信。剧中的高峻和阮真真没有接触之前,生活让他们背负了很重的精神包袱和压力。而剧情展开后,阮真真要重新审视生活和情感,高峻也要背负一些职业生涯中的挫折和愧疚。所以他们之间的接触不是简单的一拍即合,即使两个人开始对彼此有好感了,也要先把以前的那些精神包袱与阴影格式化、消化掉,再以一个轻松的姿态和纯粹的灵魂拥抱。
  记者:在表演方面,有没有挑战或难以拿捏的地方?
  蔡文静:表演上的挑战,首先是跟《阳光之下》的角色有很多相似之处,二者都有一个悲惨的命运线。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表演上难拿捏的地方主要在于,阮真真的台词比较少,又经历了悲痛,她能够表演的空间其实是比较小的,但又不能给人一种游离在状况外的感觉,所以就需要用很多方式制造她表演的支撑,还有她在整个剧里的氛围。
  如果我遇到这种挫折,肯定天天以泪洗面,一蹶不振,但剧本提示阮真真一直是不掉泪的,我不能单纯用哭的表演方式去解决,而是要拿捏好这个人物悲伤的尺度。我们要让观众理解,阮真真有点逃避型人格,她对于情感的表达是有缺失的,其实她只是和社会比较脱离,而现实中确实有这样的一部分人存在。
既有相似,又有不同
  记者:《阳光之下》是从掌控与反掌控的角度切入人物关系,这次《不期而至》又是从什么角度切入的,这两部作品之间有什么关系?
  闫宇彤:《阳光之下》开始是掌控与反掌控的关系,《不期而至》开始的时候,高峻和阮真真也是掌控与反掌控的关系,但我们要突出的是他们后来从戒备、接近到误会逐渐消除,情感脉动越来越浓厚,直至最后彻底敞开心扉。说到关联,两个戏都是同一作者——鲜橙,她的剧本一直关注女性的成长,着重表现女性面对困难的坚韧不拔,《不期而至》在这方面有延续《阳光之下》的地方。
  记者:从《阳光之下》到《不期而至》,这两部作品都强冲突、多悬念,从类型创作的维度来看,《不期而至》的市场定位有什么不同?
  闫宇彤:两者相比较,《阳光之下》的外部冲突、故事的张力更激烈,面临更多的是生死问题,何妍(《阳光之下》女主角)面对的是一个亡命之徒,外部的矛盾冲突更激烈、更极致一些,虚构性更强;《不期而至》可能更贴近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不期而至》关注了两方面重点,一是女性的成长,二是人性的展现。每个普通人在风平浪静的生活中不一定展示真实的人性,但当面临生活的颠覆性巨变时,他们的选择和行为往往更能展示出真实的人性。
  当然,我们更多展示了人性中光辉的一面。我们主创都是朝这个方向努力的,最终效果如何,请观众朋友们检验。
  □ 本报记者 王臻儒 田可新

  由闫宇彤执导,蔡文静、彭冠英担纲主演的《不期而至》正在优酷热播。该剧由2021年话题剧《阳光之下》原班人马打造,讲述了在外人眼中不谙世事的全职太太阮真真(蔡文静饰),在遭遇突如其来的困境后,遇到了神秘律师高峻(彭冠英饰),两人由猜忌逐渐走向信任,携手克难的故事。近日,闫宇彤、蔡文静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悟和故事。
二次合作擦出全新火花
  记者:这次是闫导和蔡文静、彭冠英的第二次合作,有网友打趣称您为“闫比特”,说这次《不期而至》是“神仙售后”,对三人的这次合作,有什么感受?
  闫宇彤:选择二次合作主要是因为我真的很喜欢这两位演员,在拍摄《阳光之下》的时候,我们就合作得非常好。他们两个人都很谦虚、聪明、用功,也很喜欢输出自己的想法,相互碰撞产生很多创意,让我们能够在剧本之上碰撞出全新的东西来。
  很多表演上的亮点都是他们相互刺激产生的,演员在交流的过程中,连自己都没有料到的一些潜能在对方的刺激之下被激发出来。这种化学反应、能量碰撞是特别难得的,从《阳光之下》延续到《不期而至》。艺术创作的很多乐趣和幸福感,其实就产生于这些地方。
  记者:在《不期而至》拍摄过程中,对哪出戏印象比较深刻?
  蔡文静: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墓地的一场戏,当时是阮真真人生最低谷的时候,面对一堆烂摊子以及苛责、污蔑和诋毁,她将所有的愤怒全部呈现出来,给了自己一巴掌。
  那场戏原来是要去扇对手的,后来我跟导演说,能不能扇我自己,一方面,对方的角色设定是孕妇,另一方面,这个巴掌给到自己脸上,更有一种让人心疼和无力的感觉。
  这场戏紧接着是阮真真聪明地识破了高峻的一系列操作。这两场戏连在一起,演起来很过瘾,也让大家在追剧过程中觉得阮真真终于崛起了,硬气了,也变聪明了。
情感演绎是重头戏
  记者:《不期而至》正在热播,我们已经看到阮真真有绝地反击的势头,怎样解读她和高峻的这段情感?
  闫宇彤:我们想展现出来的这份爱情,不是那种很幼稚的傻白甜,我们希望能够把成年人之间的情感表达得真实、可信。剧中的高峻和阮真真没有接触之前,生活让他们背负了很重的精神包袱和压力。而剧情展开后,阮真真要重新审视生活和情感,高峻也要背负一些职业生涯中的挫折和愧疚。所以他们之间的接触不是简单的一拍即合,即使两个人开始对彼此有好感了,也要先把以前的那些精神包袱与阴影格式化、消化掉,再以一个轻松的姿态和纯粹的灵魂拥抱。
  记者:在表演方面,有没有挑战或难以拿捏的地方?
  蔡文静:表演上的挑战,首先是跟《阳光之下》的角色有很多相似之处,二者都有一个悲惨的命运线。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表演上难拿捏的地方主要在于,阮真真的台词比较少,又经历了悲痛,她能够表演的空间其实是比较小的,但又不能给人一种游离在状况外的感觉,所以就需要用很多方式制造她表演的支撑,还有她在整个剧里的氛围。
  如果我遇到这种挫折,肯定天天以泪洗面,一蹶不振,但剧本提示阮真真一直是不掉泪的,我不能单纯用哭的表演方式去解决,而是要拿捏好这个人物悲伤的尺度。我们要让观众理解,阮真真有点逃避型人格,她对于情感的表达是有缺失的,其实她只是和社会比较脱离,而现实中确实有这样的一部分人存在。
既有相似,又有不同
  记者:《阳光之下》是从掌控与反掌控的角度切入人物关系,这次《不期而至》又是从什么角度切入的,这两部作品之间有什么关系?
  闫宇彤:《阳光之下》开始是掌控与反掌控的关系,《不期而至》开始的时候,高峻和阮真真也是掌控与反掌控的关系,但我们要突出的是他们后来从戒备、接近到误会逐渐消除,情感脉动越来越浓厚,直至最后彻底敞开心扉。说到关联,两个戏都是同一作者——鲜橙,她的剧本一直关注女性的成长,着重表现女性面对困难的坚韧不拔,《不期而至》在这方面有延续《阳光之下》的地方。
  记者:从《阳光之下》到《不期而至》,这两部作品都强冲突、多悬念,从类型创作的维度来看,《不期而至》的市场定位有什么不同?
  闫宇彤:两者相比较,《阳光之下》的外部冲突、故事的张力更激烈,面临更多的是生死问题,何妍(《阳光之下》女主角)面对的是一个亡命之徒,外部的矛盾冲突更激烈、更极致一些,虚构性更强;《不期而至》可能更贴近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不期而至》关注了两方面重点,一是女性的成长,二是人性的展现。每个普通人在风平浪静的生活中不一定展示真实的人性,但当面临生活的颠覆性巨变时,他们的选择和行为往往更能展示出真实的人性。
  当然,我们更多展示了人性中光辉的一面。我们主创都是朝这个方向努力的,最终效果如何,请观众朋友们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