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改造老旧小区电力设施,3400余万元没让群众掏一分
老旧小区居民用上放心电
2022-11-14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王浩奇
本报通讯员 张明 浩洋 宽宽
今年以来,汶上县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老旧小区电力设施老化、故障多、风险大、电价贵、缴费难等问题,拿出3400余万元财政专项资金,对城区39个老旧小区进行了电力设施改造,补齐了民生短板。汶上县由此成为济宁市唯一由政府全部出资把老旧小区电力设施全部改造完成的县(市、区)。
汶上县食品公司家属院小区建于1999年,因早已联系不上开发商,小区供电设施产权归小区居民所有,平时由小区业主自行维护管理,加上小区内部情况比较复杂,没有公共维修基金,每当遇到电力故障等问题时,需要全体业主平摊,每家每户上门收钱,一收就是一两个月。
“以前我们这个小区存在电线腐蚀老化、乱扯乱拉等现象,既不安全,也不美观,在用电高峰的时候,经常发生断电、停电的现象,严重影响小区居民的正常生活。”汶上县食品公司家属院小区业主谷志印无奈地说。汶上县老旧小区普遍存在供电设施老化、容量偏小等问题,且小区供电设施由物业甚至业主自行维护管理,居民每个月都要向物业或原单位交电费,很不方便。
“对老旧小区供电设施改造,在改善小区环境的同时,还能提升电能质量、节能减耗,保障供电可靠性,让老百姓用上放心电。”汶上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陈圣渠介绍,今年8月,该局承担了全县老旧小区电力改造项目,并牵头成立了“老旧小区一户一表电力改造项目”专班,研究制订了老旧小区电力改造的总体方案。与此同时,专班通过实地勘测和征求百姓意见,又将老旧小区遗留的供电线路改造问题进行了分类归纳,制订出“一小区一设计”的个性化改造方案,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
汶上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街道社区、电力公司安排专职人员实行“三方”网格包保制度,将39个老旧小区划分为四个网格,定员定岗定责,督导施工进度,及时解决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和民事纠纷。同时,做到电料进场、隐蔽工程、电路敷设、施工监理日志“四个必查”,严把施工质量关,确保电气材料完全符合国家电网标准、土建工程质量符合设计标准。此次老旧小区电力改造,共新建分界开关20台、环网柜3台、箱式变压器27台、柱上变压器6台,改造配电室5座,铺设低压电缆42千米,安装电表5905块,惠及5124户2万余名群众。
本报通讯员 张明 浩洋 宽宽
今年以来,汶上县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老旧小区电力设施老化、故障多、风险大、电价贵、缴费难等问题,拿出3400余万元财政专项资金,对城区39个老旧小区进行了电力设施改造,补齐了民生短板。汶上县由此成为济宁市唯一由政府全部出资把老旧小区电力设施全部改造完成的县(市、区)。
汶上县食品公司家属院小区建于1999年,因早已联系不上开发商,小区供电设施产权归小区居民所有,平时由小区业主自行维护管理,加上小区内部情况比较复杂,没有公共维修基金,每当遇到电力故障等问题时,需要全体业主平摊,每家每户上门收钱,一收就是一两个月。
“以前我们这个小区存在电线腐蚀老化、乱扯乱拉等现象,既不安全,也不美观,在用电高峰的时候,经常发生断电、停电的现象,严重影响小区居民的正常生活。”汶上县食品公司家属院小区业主谷志印无奈地说。汶上县老旧小区普遍存在供电设施老化、容量偏小等问题,且小区供电设施由物业甚至业主自行维护管理,居民每个月都要向物业或原单位交电费,很不方便。
“对老旧小区供电设施改造,在改善小区环境的同时,还能提升电能质量、节能减耗,保障供电可靠性,让老百姓用上放心电。”汶上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陈圣渠介绍,今年8月,该局承担了全县老旧小区电力改造项目,并牵头成立了“老旧小区一户一表电力改造项目”专班,研究制订了老旧小区电力改造的总体方案。与此同时,专班通过实地勘测和征求百姓意见,又将老旧小区遗留的供电线路改造问题进行了分类归纳,制订出“一小区一设计”的个性化改造方案,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
汶上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街道社区、电力公司安排专职人员实行“三方”网格包保制度,将39个老旧小区划分为四个网格,定员定岗定责,督导施工进度,及时解决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和民事纠纷。同时,做到电料进场、隐蔽工程、电路敷设、施工监理日志“四个必查”,严把施工质量关,确保电气材料完全符合国家电网标准、土建工程质量符合设计标准。此次老旧小区电力改造,共新建分界开关20台、环网柜3台、箱式变压器27台、柱上变压器6台,改造配电室5座,铺设低压电缆42千米,安装电表5905块,惠及5124户2万余名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