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经济薄弱村变成模范村

2022-11-09 作者: 从春龙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从春龙
  通讯员 吴鹍鹏 张子铄 辛宁 报道
  本报烟台讯 日前,记者走进烟台蓬莱区小门家镇沈余村。随着村里苹果采收进入尾声,兵辉农民种植养殖合作社的社员又匆忙“转战”蔬菜大棚管理,大头菜、有机花菜等长势喜人。接连不断的丰收,让合作社社员笑得合不拢嘴。
  这个被十里八乡称赞的模范村,多年前还是一个落后的集体经济薄弱村。“当时我们村里的路,人都走不通,更不用说车了,老百姓发家致富更是空谈。”回想起多年前的情景,沈余村党支部书记孙全军感慨万分。
  乡村振兴是全面小康的基础和关键所在,而办好农村的事情,重点在党建引领。沈余村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支部书记“头雁”作用,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活水”。
  2017年,从部队转业的孙全军回到了这个生他养他的地方,当选该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伊始,他就瞄准了村路,自购机械设备,发动村“两委”和村民齐上阵。不久,沈余村的村路就实现了“户户通”。路修好了,孙全军又带领村“两委”继续挖沟铺管,使得家家户户都通上了自来水。与此同时,村里还新打了6眼水井,可供1000多亩农田使用,村民们再也不必为了用水发愁。
  “老百姓就是这样,穿上新衣服以后,脚上的鞋自然而然就换上新的了。”孙全军幽默地表达着老百姓生活和心态的变化。潜移默化中,他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沈余村这个“家”。
  随着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持续推进,如何延伸产业链,达到村集体和村民双赢的目的,沈余村合作社的立体化经营模式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
  投入30余万元的兵辉农民种植养殖合作社成立了,主要种植绿色蔬菜和水果,150余户村民入社。“我们还注册了‘呱果美’商标,用通俗的语言告诉大家我们的产品值得信赖。”孙全军说。在硬化好的文化广场旁,农产品展示区和会客区正在建设中,“我们打算把村里闲置的民房翻新做民宿,游客来了不仅能到大棚采摘,还能在村里过夜,感受不一样的乡村生活。”孙全军说。
  合作社成立之初,村民张淑英就入股了,闲暇之余经常到大棚里帮忙打理蔬菜。“合作社是大家的,谁有空就过来帮忙,年底还有分红可以拿,大家干起活儿来也带劲。”张淑英笑着说。今年,沈余村还通过流转土地的方式种植了30多亩阳光玫瑰,一个集种植、采摘、旅游、展示等环节于一体的农业合作社正在沈余村不断壮大。
  “一枝独秀,不如众秀”。沈余村依靠基层党组织力量,将分散的人、地、生态等要素有序组织起来,广大村民的内生动力正不断被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得到了有效释放,乡村环境焕然一新。一曲乡村振兴协奏曲正在沈余村奏响。
  □记者 从春龙
  通讯员 吴鹍鹏 张子铄 辛宁 报道
  本报烟台讯 日前,记者走进烟台蓬莱区小门家镇沈余村。随着村里苹果采收进入尾声,兵辉农民种植养殖合作社的社员又匆忙“转战”蔬菜大棚管理,大头菜、有机花菜等长势喜人。接连不断的丰收,让合作社社员笑得合不拢嘴。
  这个被十里八乡称赞的模范村,多年前还是一个落后的集体经济薄弱村。“当时我们村里的路,人都走不通,更不用说车了,老百姓发家致富更是空谈。”回想起多年前的情景,沈余村党支部书记孙全军感慨万分。
  乡村振兴是全面小康的基础和关键所在,而办好农村的事情,重点在党建引领。沈余村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支部书记“头雁”作用,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活水”。
  2017年,从部队转业的孙全军回到了这个生他养他的地方,当选该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伊始,他就瞄准了村路,自购机械设备,发动村“两委”和村民齐上阵。不久,沈余村的村路就实现了“户户通”。路修好了,孙全军又带领村“两委”继续挖沟铺管,使得家家户户都通上了自来水。与此同时,村里还新打了6眼水井,可供1000多亩农田使用,村民们再也不必为了用水发愁。
  “老百姓就是这样,穿上新衣服以后,脚上的鞋自然而然就换上新的了。”孙全军幽默地表达着老百姓生活和心态的变化。潜移默化中,他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沈余村这个“家”。
  随着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持续推进,如何延伸产业链,达到村集体和村民双赢的目的,沈余村合作社的立体化经营模式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
  投入30余万元的兵辉农民种植养殖合作社成立了,主要种植绿色蔬菜和水果,150余户村民入社。“我们还注册了‘呱果美’商标,用通俗的语言告诉大家我们的产品值得信赖。”孙全军说。在硬化好的文化广场旁,农产品展示区和会客区正在建设中,“我们打算把村里闲置的民房翻新做民宿,游客来了不仅能到大棚采摘,还能在村里过夜,感受不一样的乡村生活。”孙全军说。
  合作社成立之初,村民张淑英就入股了,闲暇之余经常到大棚里帮忙打理蔬菜。“合作社是大家的,谁有空就过来帮忙,年底还有分红可以拿,大家干起活儿来也带劲。”张淑英笑着说。今年,沈余村还通过流转土地的方式种植了30多亩阳光玫瑰,一个集种植、采摘、旅游、展示等环节于一体的农业合作社正在沈余村不断壮大。
  “一枝独秀,不如众秀”。沈余村依靠基层党组织力量,将分散的人、地、生态等要素有序组织起来,广大村民的内生动力正不断被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得到了有效释放,乡村环境焕然一新。一曲乡村振兴协奏曲正在沈余村奏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