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地域特色创新运营模式做好“活化”文章

文润古城焕生机

2022-11-08 作者: 高田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胡磊 高 田
  本报通讯员 张迪 王忠友

  11月初,走在聊城市东昌府区米市街的石板路上,仿佛进入了时空隧道,整条老街兼具怀旧风格与现代文艺气息。不少年轻人穿梭于一个个老式院落,探寻这座古城的深层“基因”。
  作为全省首批历史文化街区,米市街承载着许多聊城人儿时的记忆。国营粮店是这条街上历史最悠久的建筑,改造之前破败不堪。今年3月,东昌府区对国营粮店院内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进行了修缮,完善市政基础设施,院落面貌焕然一新,目前这座院落已经陆续吸引了烤肉店、花艺店进驻。
  “我们租赁的是粮店经销部沿街门脸,进深空间大,十分适合我们开展花艺课、围炉烤茶聊天。”番茄花艺店主吴雪婷说。今年26岁的吴雪婷已经创业两年,主营线上花艺,有了这处店铺后,吴雪婷打算将这里作为线下吸引客流的据点。
  在聊城家具厂院落,夜晚高耸的烟囱闪闪发光,成为米市街周边的新地标。这处院落吸引了七八家业态进驻。有时下受年轻人追捧的密室逃脱,也有清新的花艺小店。网红餐厅树下椰子鸡火锅,让市民不出水城即可品尝海南风味;在临水而居的轻奢时予餐厅,品尝美食的同时放眼就能欣赏波光粼粼的湖水;小岛书站环境静谧,免费看书吸引了不少小朋友和家长前来打卡。
  米市街历史文化街区活化项目由聊城市住建局主导,东昌府区江泰城市发展建设有限公司承担项目活化运营。“2022年《聊城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以更大力度做强现代服务业,做优生活性服务业,加快东关街等传统商圈、特色街区提升,加强‘中华水上古城’保护传承,以‘绣花’功夫实施名城保护项目,稳妥推进业态调整和活化利用,让古城留住聊城千年人文历史的记忆。同时,提出要融入先进理念,突出地域特色,在业态功能定位上下功夫,在目标人群定位上下功夫,创新管理运营模式,做好‘活化’文章。”米市街历史文化街区活化项目联络员甄亚南介绍说。
  与米市街隔湖相望的古城区也成为市民们休闲游玩的打卡地,冠县的灵芝、东阿的阿胶、茌平的黑陶等应有尽有,前不久,在聊城古城区红星街,首个“沉浸式古风神话主题街区”正式开街,全新的商业形态更让古城老街焕发出新的生机。
  今年8月以来,聊城市调动各县(市、区)的优势资源和特长,在古城区打造了一批业态活化项目,为这座千年古城重新赋予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在红星街聊星城,前来玩游戏的每位玩家携带拜帖,换装完成各种隐藏任务即可获得最终奖励。聊星城内设置了四大星宿区域,汉服店、宝坊、钱庄、药铺等多个点位,全面融入故事发展线中。单纯的旅游观光变为主动参与的文化冒险,吃住行游购娱多业态融合,让游客的消费体验也有了质的提升。自红星街开街以来,越来越多的游客玩家慕名而来,原先安静的老街“烟火气”开始升腾,青石板路上人来人往,沿街商铺品类也越来越丰富。作为主题街区的中心,城隍文化馆内更是人流不断,老少皆有,市民或携好友,或领孩童,前来驻足欣赏古色古香的场景,体验情节丰富的游戏。
  记者从聊城市住建局了解到,为了更好地提升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水平和古城活力,今年以来,聊城市按照“一店一色”“一步一景”的格局,陆续打造出一批业态“活化”项目。截至目前,新开业活化运营门店已达70余家,古味的与新潮的,“烟火气”的与“文艺范”的,穿珠成链,聊城这座千年人文古城正折射出更加璀璨的风采。
  □ 本报记者 胡磊 高 田
  本报通讯员 张迪 王忠友

  11月初,走在聊城市东昌府区米市街的石板路上,仿佛进入了时空隧道,整条老街兼具怀旧风格与现代文艺气息。不少年轻人穿梭于一个个老式院落,探寻这座古城的深层“基因”。
  作为全省首批历史文化街区,米市街承载着许多聊城人儿时的记忆。国营粮店是这条街上历史最悠久的建筑,改造之前破败不堪。今年3月,东昌府区对国营粮店院内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进行了修缮,完善市政基础设施,院落面貌焕然一新,目前这座院落已经陆续吸引了烤肉店、花艺店进驻。
  “我们租赁的是粮店经销部沿街门脸,进深空间大,十分适合我们开展花艺课、围炉烤茶聊天。”番茄花艺店主吴雪婷说。今年26岁的吴雪婷已经创业两年,主营线上花艺,有了这处店铺后,吴雪婷打算将这里作为线下吸引客流的据点。
  在聊城家具厂院落,夜晚高耸的烟囱闪闪发光,成为米市街周边的新地标。这处院落吸引了七八家业态进驻。有时下受年轻人追捧的密室逃脱,也有清新的花艺小店。网红餐厅树下椰子鸡火锅,让市民不出水城即可品尝海南风味;在临水而居的轻奢时予餐厅,品尝美食的同时放眼就能欣赏波光粼粼的湖水;小岛书站环境静谧,免费看书吸引了不少小朋友和家长前来打卡。
  米市街历史文化街区活化项目由聊城市住建局主导,东昌府区江泰城市发展建设有限公司承担项目活化运营。“2022年《聊城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以更大力度做强现代服务业,做优生活性服务业,加快东关街等传统商圈、特色街区提升,加强‘中华水上古城’保护传承,以‘绣花’功夫实施名城保护项目,稳妥推进业态调整和活化利用,让古城留住聊城千年人文历史的记忆。同时,提出要融入先进理念,突出地域特色,在业态功能定位上下功夫,在目标人群定位上下功夫,创新管理运营模式,做好‘活化’文章。”米市街历史文化街区活化项目联络员甄亚南介绍说。
  与米市街隔湖相望的古城区也成为市民们休闲游玩的打卡地,冠县的灵芝、东阿的阿胶、茌平的黑陶等应有尽有,前不久,在聊城古城区红星街,首个“沉浸式古风神话主题街区”正式开街,全新的商业形态更让古城老街焕发出新的生机。
  今年8月以来,聊城市调动各县(市、区)的优势资源和特长,在古城区打造了一批业态活化项目,为这座千年古城重新赋予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在红星街聊星城,前来玩游戏的每位玩家携带拜帖,换装完成各种隐藏任务即可获得最终奖励。聊星城内设置了四大星宿区域,汉服店、宝坊、钱庄、药铺等多个点位,全面融入故事发展线中。单纯的旅游观光变为主动参与的文化冒险,吃住行游购娱多业态融合,让游客的消费体验也有了质的提升。自红星街开街以来,越来越多的游客玩家慕名而来,原先安静的老街“烟火气”开始升腾,青石板路上人来人往,沿街商铺品类也越来越丰富。作为主题街区的中心,城隍文化馆内更是人流不断,老少皆有,市民或携好友,或领孩童,前来驻足欣赏古色古香的场景,体验情节丰富的游戏。
  记者从聊城市住建局了解到,为了更好地提升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水平和古城活力,今年以来,聊城市按照“一店一色”“一步一景”的格局,陆续打造出一批业态“活化”项目。截至目前,新开业活化运营门店已达70余家,古味的与新潮的,“烟火气”的与“文艺范”的,穿珠成链,聊城这座千年人文古城正折射出更加璀璨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