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区:紧扣产业链布局人才链

2022-10-27 作者: 赵国陆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赵国陆 通讯员 孟星涵 报道
  本报济南讯 10月中旬,由济南市委、市政府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济南)新动能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双创大赛”)美洲赛区预赛颁奖仪式在莱芜区举办。
  此前四届大赛,已累计吸引了53个国家地区的6000余名高层次人才报名,落地项目259个。其中,12个双创大赛项目落地莱芜区。广西大学何家康教授的国家三类新中兽药“肿节风三清颗粒”产业化项目,在第四届双创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目前正在由山东金筑基药业有限公司转化落地。
  侯云峰是山东金筑基药业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从莱芜开始创业,20年在全国布局了7家兽药企业,吃到了国内禽类养殖业高速发展的红利,创新研发以及背后的人才支撑越来越重要。10月下旬,他又接待了两位专家:山东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刘玉庆、副研究员吕强华。他们准备联合将最新的研发成果产业化,进行量产。侯云峰和吉林大学的邱家章教授合作,联合研发出一种新兽药,先后取得了我国和美国的发明专利,为批量生产和出口作准备。
  生物医药产业是近年来莱芜区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据莱芜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聚焦产业需求创新引才,借助双创大赛等平台,今年开展各种形式的引才活动20余次,已引进博士7人、硕士131人、海外留学人员21人。近三年自主培养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1人,省级高层次人才20人,市级领军人才21人。探索“人才+项目”的模式,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协同推进,优惠政策同时享受,叠加发力推动人才、项目、资金、技术同步落地。
  莱芜区强化要素保障,优化营商环境。在“服务专员”的基础上,聘任“助创专员”“法务专员”,解决高层次人才在落地前、中、后遇到的实际问题。创新实施人才项目“即时认定”政策,符合莱芜区产业发展方向、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优质人才项目,落地即给资金,申请即时认定,以实现“引进一批高端人才,兴办一批高科技企业,带动一方产业发展”的链式效应。
  □记者 赵国陆 通讯员 孟星涵 报道
  本报济南讯 10月中旬,由济南市委、市政府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济南)新动能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双创大赛”)美洲赛区预赛颁奖仪式在莱芜区举办。
  此前四届大赛,已累计吸引了53个国家地区的6000余名高层次人才报名,落地项目259个。其中,12个双创大赛项目落地莱芜区。广西大学何家康教授的国家三类新中兽药“肿节风三清颗粒”产业化项目,在第四届双创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目前正在由山东金筑基药业有限公司转化落地。
  侯云峰是山东金筑基药业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从莱芜开始创业,20年在全国布局了7家兽药企业,吃到了国内禽类养殖业高速发展的红利,创新研发以及背后的人才支撑越来越重要。10月下旬,他又接待了两位专家:山东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刘玉庆、副研究员吕强华。他们准备联合将最新的研发成果产业化,进行量产。侯云峰和吉林大学的邱家章教授合作,联合研发出一种新兽药,先后取得了我国和美国的发明专利,为批量生产和出口作准备。
  生物医药产业是近年来莱芜区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据莱芜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聚焦产业需求创新引才,借助双创大赛等平台,今年开展各种形式的引才活动20余次,已引进博士7人、硕士131人、海外留学人员21人。近三年自主培养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1人,省级高层次人才20人,市级领军人才21人。探索“人才+项目”的模式,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协同推进,优惠政策同时享受,叠加发力推动人才、项目、资金、技术同步落地。
  莱芜区强化要素保障,优化营商环境。在“服务专员”的基础上,聘任“助创专员”“法务专员”,解决高层次人才在落地前、中、后遇到的实际问题。创新实施人才项目“即时认定”政策,符合莱芜区产业发展方向、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优质人才项目,落地即给资金,申请即时认定,以实现“引进一批高端人才,兴办一批高科技企业,带动一方产业发展”的链式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