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评省级改革试点创新乡村振兴模式
胶州聚力打造农村综合性改革新标杆
2022-10-26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白 晓
通讯员 唐晓辉 报道
本报胶州讯 近日,在位于胶州市铺集镇的胶河源智慧农业项目施工现场,智能化冬暖式大棚和智慧农业数控中心等正在加紧建设中。
胶河源农产基地生产经理高成敏说:“项目总投资4100多万元,建成后可将现有产能提升3倍以上,引导周边农民科技致富、标准化生产,同时可吸纳100余名村民到园区务工,解决周边村庄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该项目是胶州市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区的重点项目。据了解,今年我省启动实施省级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工作,胶州市成功获批改革试点试验项目,试点区域主要为铺集镇沙河新村、小庄新村和彭家庄社区,实施周期为三年,旨在形成一整套农业产品、服务、场景、生态、平台的整体性解决方案,聚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新标杆。
铺集镇聚焦试点任务,积极创新乡村产业振兴模式,以市场逻辑实施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百”即建设占地300亩的现代农业全业态综合展示中心,植入上合国际农科研发应用中心和数字农业指挥中心等,建设全镇农业数据监测、分析、指导、展示一体化平台。“千”即规划建设两个千亩高端设施农业园区,植入新型生产设备、现代农业工程技术等,发展立体农业、设施农业、提升农产品质量效益。“万”即建设万亩数字农业生态基地,为农业生产管理者提供一站式服务。
试点工作的推进建设,激发了铺集镇果农张洪平的创业激情。张洪平种植苹果15年,创建了青岛苹安果家庭农场,年产苹果80万斤。他的苹果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远销北京和上海等地。“试验区鼓励家庭农场经营模式、探索高素质农民培育新路径,这有助于我们农场扩大生产规模、精进苹果培育管理技术。”张洪平说。
据介绍,通过统筹整合试点区域内的优势资源,胶州市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建设力争到2024年取得重要进展,建成15个试点项目,让广大农民群众共建共享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成果。
铺集镇党委副书记宋德强表示,该镇将继续发挥党建统领作用,建设以富民产业为基础、数字技术为依托、人力资源为支撑、乡村治理为保障,集美丽乡村、数字乡村、善治乡村为一体的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区,探索创新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全面振兴新模式,推动农业农村高质发展。
通讯员 唐晓辉 报道
本报胶州讯 近日,在位于胶州市铺集镇的胶河源智慧农业项目施工现场,智能化冬暖式大棚和智慧农业数控中心等正在加紧建设中。
胶河源农产基地生产经理高成敏说:“项目总投资4100多万元,建成后可将现有产能提升3倍以上,引导周边农民科技致富、标准化生产,同时可吸纳100余名村民到园区务工,解决周边村庄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该项目是胶州市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区的重点项目。据了解,今年我省启动实施省级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工作,胶州市成功获批改革试点试验项目,试点区域主要为铺集镇沙河新村、小庄新村和彭家庄社区,实施周期为三年,旨在形成一整套农业产品、服务、场景、生态、平台的整体性解决方案,聚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新标杆。
铺集镇聚焦试点任务,积极创新乡村产业振兴模式,以市场逻辑实施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百”即建设占地300亩的现代农业全业态综合展示中心,植入上合国际农科研发应用中心和数字农业指挥中心等,建设全镇农业数据监测、分析、指导、展示一体化平台。“千”即规划建设两个千亩高端设施农业园区,植入新型生产设备、现代农业工程技术等,发展立体农业、设施农业、提升农产品质量效益。“万”即建设万亩数字农业生态基地,为农业生产管理者提供一站式服务。
试点工作的推进建设,激发了铺集镇果农张洪平的创业激情。张洪平种植苹果15年,创建了青岛苹安果家庭农场,年产苹果80万斤。他的苹果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远销北京和上海等地。“试验区鼓励家庭农场经营模式、探索高素质农民培育新路径,这有助于我们农场扩大生产规模、精进苹果培育管理技术。”张洪平说。
据介绍,通过统筹整合试点区域内的优势资源,胶州市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建设力争到2024年取得重要进展,建成15个试点项目,让广大农民群众共建共享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成果。
铺集镇党委副书记宋德强表示,该镇将继续发挥党建统领作用,建设以富民产业为基础、数字技术为依托、人力资源为支撑、乡村治理为保障,集美丽乡村、数字乡村、善治乡村为一体的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区,探索创新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全面振兴新模式,推动农业农村高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