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
——山东农业农村发展成就
2022-09-2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于永健 王金荣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加快农业领域新旧动能转换,坚定扛牢农业大省责任,农业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农民收入不断增加,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开启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
一、农业经济规模不断壮大,重要农产品保障有力
(一)农业经济总量跨上新台阶
全省农业经济总量继2020年突破万亿元后,2021年又迈上1.1万亿元新台阶,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468.0亿元,比 2012年增加3650.2亿元,是2012年的1.5倍;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4.0%。分行业看,农业5814.6亿元,年均增长4.2%;林业219.9亿元,年均增长8.0%;牧业2904.2亿元,年均增长3.2%;渔业1652.6亿元,年均增长1.8%;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876.7亿元,年均增长10.2%。
(二)粮食产能站稳千亿斤台阶
2021年,全省粮食总产量5500.7万吨,连续8年站稳千亿斤台阶;比2012年增加684.9万吨,年均增长1.5%。粮食亩产438.9公斤,比2012年增加24.7公斤。粮食播种面积12532.7万亩,比2012年增加902.7万亩,连续8年稳定在1.2亿亩以上。
(三)重要农产品保障有力
2021年,全省蔬菜产量8801.1万吨,比2012年增加1231.1万吨,增长16.3%,蔬菜产量连续7年超过8000万吨,多年稳居全国第一;园林水果产量1913.9万吨,增加402.9万吨,增长26.6%,产量居全国第2位。全省肉类产量819.3万吨,比2012年减少3.3万吨,连续21年位居全国首位;禽蛋产量456.6万吨,增加54.2万吨,增长13.5%,产量居全国第1位;奶类产量288.4万吨,增加39.8万吨,增长16.0%。全省水产品产量854.4万吨,比2012年增加65.9万吨,增长8.4%,产量居全国第2位。
二、农业科技支撑有力,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一)农业装备水平不断提高
2021年,全省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获机分别达到50万台和33万台,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初加工业、林果业、设施农业机械化率分别达到50.6%、37.1%、38.3%、34.8%和38.9%。农业装备水平的提升有力促进了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
(二)农业对外开放继续领跑
加强农业对外合作,不断提升山东出口农产品国际知名度。2021年,全省农产品出口1238.4亿元,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总值的22.7%,连续23年位居全国首位。
(三)科技支撑能力持续增强
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加快,成果转化推广应用不断加强。2021年,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8%,比2012年提高7.8个百分点。积极推进现代种业发展,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100%,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47%;小麦、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99%、96%。
三、乡村振兴全面推进,齐鲁样板初见成效
(一)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积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厕所革命、村庄清洁等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2021年末,全省累计完成改厕1096万户,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行政村比例达到100%。通宽带互联网、有线电视、自来水、公共交通的行政村占比分别为99.9%、99.9%、96.7%和90.8%。
(二)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到2020年底,全省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累计减少省标以下贫困人口251.6万人,8654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全部退出,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2021年以来,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省财政共安排衔接资金72.42亿元;教育资助帮扶学生34.08万人次,雨露计划补助学生3.56万人次;医保报销住院费35.32亿元,惠及454.26万人次;改造脱贫户危房6266户;完成1600个村供水提质工程和20个省乡村振兴重点县中央维修养护项目。
(三)农村居民收入稳步提高
2021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94元,比2012年增加11288元,增长118.7%,快于城镇居民26.6个百分点。农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12年高于城镇,城乡居民收入倍差逐年下降,由2012年的2.58缩小到2021年的2.26,农民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下一步,各级各部门将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推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取得新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加快农业领域新旧动能转换,坚定扛牢农业大省责任,农业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农民收入不断增加,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开启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
一、农业经济规模不断壮大,重要农产品保障有力
(一)农业经济总量跨上新台阶
全省农业经济总量继2020年突破万亿元后,2021年又迈上1.1万亿元新台阶,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468.0亿元,比 2012年增加3650.2亿元,是2012年的1.5倍;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4.0%。分行业看,农业5814.6亿元,年均增长4.2%;林业219.9亿元,年均增长8.0%;牧业2904.2亿元,年均增长3.2%;渔业1652.6亿元,年均增长1.8%;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876.7亿元,年均增长10.2%。
(二)粮食产能站稳千亿斤台阶
2021年,全省粮食总产量5500.7万吨,连续8年站稳千亿斤台阶;比2012年增加684.9万吨,年均增长1.5%。粮食亩产438.9公斤,比2012年增加24.7公斤。粮食播种面积12532.7万亩,比2012年增加902.7万亩,连续8年稳定在1.2亿亩以上。
(三)重要农产品保障有力
2021年,全省蔬菜产量8801.1万吨,比2012年增加1231.1万吨,增长16.3%,蔬菜产量连续7年超过8000万吨,多年稳居全国第一;园林水果产量1913.9万吨,增加402.9万吨,增长26.6%,产量居全国第2位。全省肉类产量819.3万吨,比2012年减少3.3万吨,连续21年位居全国首位;禽蛋产量456.6万吨,增加54.2万吨,增长13.5%,产量居全国第1位;奶类产量288.4万吨,增加39.8万吨,增长16.0%。全省水产品产量854.4万吨,比2012年增加65.9万吨,增长8.4%,产量居全国第2位。
二、农业科技支撑有力,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一)农业装备水平不断提高
2021年,全省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获机分别达到50万台和33万台,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初加工业、林果业、设施农业机械化率分别达到50.6%、37.1%、38.3%、34.8%和38.9%。农业装备水平的提升有力促进了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
(二)农业对外开放继续领跑
加强农业对外合作,不断提升山东出口农产品国际知名度。2021年,全省农产品出口1238.4亿元,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总值的22.7%,连续23年位居全国首位。
(三)科技支撑能力持续增强
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加快,成果转化推广应用不断加强。2021年,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8%,比2012年提高7.8个百分点。积极推进现代种业发展,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100%,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47%;小麦、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99%、96%。
三、乡村振兴全面推进,齐鲁样板初见成效
(一)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积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厕所革命、村庄清洁等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2021年末,全省累计完成改厕1096万户,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行政村比例达到100%。通宽带互联网、有线电视、自来水、公共交通的行政村占比分别为99.9%、99.9%、96.7%和90.8%。
(二)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到2020年底,全省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累计减少省标以下贫困人口251.6万人,8654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全部退出,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2021年以来,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省财政共安排衔接资金72.42亿元;教育资助帮扶学生34.08万人次,雨露计划补助学生3.56万人次;医保报销住院费35.32亿元,惠及454.26万人次;改造脱贫户危房6266户;完成1600个村供水提质工程和20个省乡村振兴重点县中央维修养护项目。
(三)农村居民收入稳步提高
2021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94元,比2012年增加11288元,增长118.7%,快于城镇居民26.6个百分点。农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12年高于城镇,城乡居民收入倍差逐年下降,由2012年的2.58缩小到2021年的2.26,农民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下一步,各级各部门将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推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