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专版

数字赋能提质增效

东营市河口区公共资源交易“一张网”助推改革创新走深走实

2022-09-28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王玉玲 尚文轩
  
  近年来,东营市河口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用战略思维、长远眼光,锻造“创新之矛”,努力在关键处实现新突破。
  河口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党支部着力于党建与业务互融互促,围绕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实现公共资源交易“一张网”。全力推动形成交易服务“一网通办”、交易数据“一网共享”、交易监管“一网覆盖”的阳光高效、数字赋能、智慧廉洁的交易服务平台,加速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提质增效,便捷化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社会满意度和认可度得到大大提升,一流的交易环境和营商环境得到社会各界高度认可。
交易服务一网通办
  实施“不见面交易”,推动交易体制创新。河口区机关工委抽调骨干党员成立“不见面交易”行动党支部,以“不见面交易”和“远程异地评标”为切入点,为采购单位、投标人、专家、监管机构,提供一个一体化的远程异地操作平台——“不见面开标大厅”,登录平台即可在任何地点参与开标和实施监督,将招标人、投标人和评标专家从地域上实现隔离交易,不见面交易率达到100%。
  推行交易审核业务实时办,降低交易成本。开发“河口交易掌上通”,打造无纸化、无电脑、无办公场所的移动端审核平台,中心工作人员可对项目注册、公告发布、场地预约、文件公示等业务随时随地完成审核,做到“即收即办”,无纸化交易率达到100%。
交易数据一网共享
  软硬件串联,实现数据汇聚“一张网”。河口区以互联网为基础,将公共资源交易系统、视频监控等软硬件设施串联起来,打造开评标区域与数字见证功能互通平台,实现全区公共资源交易数据实时汇聚、全程监控、实时记录的“一张网”布局。
  依托大数据为决策提供服务。河口区对政府采购、工程招标投标等公共资源交易项目信息、主体信息、预算信息、项目节约率、招标中标数据统计、围串标分析、数据监管等多样化统计、交叉分析,实现大数据的进场、门户网站公示的可视化,形成“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的管理体制,坚持用大数据手段开展市场趋势研判,为优化河口营商环境、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支撑。
交易监管一网覆盖
  构建多种监督渠道,畅通民情通道。在河口区公共资源交易网上设置网上咨询信箱、投诉信箱、营商环境意见征集等板块,开放悬浮窗和专门窗口收集相关意见建议并安排专人负责具体办理,定期开展分析研判,及时向相关人员反馈办理情况,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目前累计收集政府采购、招标投标意见建议23条,召开专题研讨会议4次。
  依托大数据实现云监管。河口区鼓励党员队伍发扬创新实干、事争一流的工作作风,上线运行电子交易监管平台智慧监管系统。对采购人、投标人、中标人、评标专家等分门别类统计分析,对项目交易过程、开评标现场实况、市场主体等多维度精准把脉,及时发现交易过程中每个阶段的围标、串标行为,并由系统进行实时记录,变事后监管向事前、事中监管转变,变传统被动监管向数字主动监管转变,提升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效能,真正做到监管“无盲区”和“全覆盖”。今年以来,河口区行业主管部门已累计在线开展“云监管”项目30余个。
  对代理机构实行云评价。为推动公共资源交易高质量发展,河口区制定《河口区公共资源交易招标代理机构场内信用评价考核办法》,并将该办法嵌入公共资源交易电子系统,从代理机构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专业能力、交易秩序、文明礼仪等多维视角,对代理机构从项目注册到保证金退付约11个场内执业行为进行了细化,考核实行“一标一评”和“日常考核+年度考核”相结合的模式,对代理机构进行场内信用分级。
  □王玉玲 尚文轩
  
  近年来,东营市河口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用战略思维、长远眼光,锻造“创新之矛”,努力在关键处实现新突破。
  河口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党支部着力于党建与业务互融互促,围绕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实现公共资源交易“一张网”。全力推动形成交易服务“一网通办”、交易数据“一网共享”、交易监管“一网覆盖”的阳光高效、数字赋能、智慧廉洁的交易服务平台,加速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提质增效,便捷化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社会满意度和认可度得到大大提升,一流的交易环境和营商环境得到社会各界高度认可。
交易服务一网通办
  实施“不见面交易”,推动交易体制创新。河口区机关工委抽调骨干党员成立“不见面交易”行动党支部,以“不见面交易”和“远程异地评标”为切入点,为采购单位、投标人、专家、监管机构,提供一个一体化的远程异地操作平台——“不见面开标大厅”,登录平台即可在任何地点参与开标和实施监督,将招标人、投标人和评标专家从地域上实现隔离交易,不见面交易率达到100%。
  推行交易审核业务实时办,降低交易成本。开发“河口交易掌上通”,打造无纸化、无电脑、无办公场所的移动端审核平台,中心工作人员可对项目注册、公告发布、场地预约、文件公示等业务随时随地完成审核,做到“即收即办”,无纸化交易率达到100%。
交易数据一网共享
  软硬件串联,实现数据汇聚“一张网”。河口区以互联网为基础,将公共资源交易系统、视频监控等软硬件设施串联起来,打造开评标区域与数字见证功能互通平台,实现全区公共资源交易数据实时汇聚、全程监控、实时记录的“一张网”布局。
  依托大数据为决策提供服务。河口区对政府采购、工程招标投标等公共资源交易项目信息、主体信息、预算信息、项目节约率、招标中标数据统计、围串标分析、数据监管等多样化统计、交叉分析,实现大数据的进场、门户网站公示的可视化,形成“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的管理体制,坚持用大数据手段开展市场趋势研判,为优化河口营商环境、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支撑。
交易监管一网覆盖
  构建多种监督渠道,畅通民情通道。在河口区公共资源交易网上设置网上咨询信箱、投诉信箱、营商环境意见征集等板块,开放悬浮窗和专门窗口收集相关意见建议并安排专人负责具体办理,定期开展分析研判,及时向相关人员反馈办理情况,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目前累计收集政府采购、招标投标意见建议23条,召开专题研讨会议4次。
  依托大数据实现云监管。河口区鼓励党员队伍发扬创新实干、事争一流的工作作风,上线运行电子交易监管平台智慧监管系统。对采购人、投标人、中标人、评标专家等分门别类统计分析,对项目交易过程、开评标现场实况、市场主体等多维度精准把脉,及时发现交易过程中每个阶段的围标、串标行为,并由系统进行实时记录,变事后监管向事前、事中监管转变,变传统被动监管向数字主动监管转变,提升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效能,真正做到监管“无盲区”和“全覆盖”。今年以来,河口区行业主管部门已累计在线开展“云监管”项目30余个。
  对代理机构实行云评价。为推动公共资源交易高质量发展,河口区制定《河口区公共资源交易招标代理机构场内信用评价考核办法》,并将该办法嵌入公共资源交易电子系统,从代理机构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专业能力、交易秩序、文明礼仪等多维视角,对代理机构从项目注册到保证金退付约11个场内执业行为进行了细化,考核实行“一标一评”和“日常考核+年度考核”相结合的模式,对代理机构进行场内信用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