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圣雅集“卖”文化
向八方游客展示临沂魅力
2022-09-16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见习记者 王思晴
9月8日傍晚,空气中还带着秋阳余温,书圣雅集尚未到晚间人声鼎沸的时候,兽油古陶传承人于万发的摊位亮起暖黄的灯。只见他拿起一只陶锅放在酒精灶上,连烧十几分钟后泼上一瓢冷水,在极热极冷转换之下,陶锅毫发无损。“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只有好东西才能传承下来,不好的早就被时代淘汰了。”在介绍兽油古陶时,于万发不会用太多语言技巧来售卖,只用技艺证明兽油古陶传承至今的秘诀。
兽油古陶来自沂南县,属于泥塑面塑陶瓷类。以兽油和陶土相和,经醒泥、踩泥、打泥、阴坯、挂油、晒坯等多重工艺制成,具有永不褪色、坚实耐用的特点,是临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它的制作技艺是现存东夷文化烧制技艺遗产。9月3日-12日,第十八届临沂书圣文化节重点结合“山东手造·产自临沂”、非遗产品展销,开发吉祥物“沂蒙书娃”升级版等系列文创产品,举办书圣雅集,向来自八方的游客展示临沂文化的魅力。沂南兽油古陶、临沭柳编、琅琊古墨、沂水桑皮纸、大仲村蓝印花布、郯城面塑……书圣雅集共设180个摊位,含文房四宝类、剪纸类、食品类、编织类等共十个类别,通过售卖的形式向往来游客推介商品的同时,传播临沂文化。
沿着摊位一直往前走,在面塑摊位中间,魏生国正在为直播间里十万多名观众展示糖画手艺。“想看我画什么就在评论区打出来,我会一一画出来。画一只老虎?好的!”与直播卖货不同,作为费县糖画第五代传承人,魏生国开直播主要是为了推广费县糖画。
“以前推广糖画要全国各地跑庙会,耗费不少时力,效果也不是特别好。现在通过直播推广传播范围更大了,线上线下已经有大概1000人跟我学习糖画制作,观众远至云南、黑龙江、新疆。”2016年,在外甥的提议下,魏生国开始尝试在短视频平台上发表制作、介绍糖画的视频,“我记得拍到第4个视频就火爆起来了,很多人对我们传统的糖画感兴趣。”除制作传统的抹片糖画、线条糖画、立体糖画外,魏生国还琢磨着如何将糖画进行创新,他改造熬糖手艺、配方配比等,独创出具有观赏性的“永久”糖画,可以当作艺术品装裱起来永久保存。
8月,魏生国成为首届临沂推荐官。“临沂是有名的‘直播之城’,我肩负推荐临沂的责任,希望通过短视频和直播的形式,不仅将我的非遗糖画传播出去,更能把其他非遗老师的作品拍好、传播好,让更多的人通过非遗来了解临沂,喜欢上临沂,来临沂做客。”魏生国说。
9月8日傍晚,空气中还带着秋阳余温,书圣雅集尚未到晚间人声鼎沸的时候,兽油古陶传承人于万发的摊位亮起暖黄的灯。只见他拿起一只陶锅放在酒精灶上,连烧十几分钟后泼上一瓢冷水,在极热极冷转换之下,陶锅毫发无损。“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只有好东西才能传承下来,不好的早就被时代淘汰了。”在介绍兽油古陶时,于万发不会用太多语言技巧来售卖,只用技艺证明兽油古陶传承至今的秘诀。
兽油古陶来自沂南县,属于泥塑面塑陶瓷类。以兽油和陶土相和,经醒泥、踩泥、打泥、阴坯、挂油、晒坯等多重工艺制成,具有永不褪色、坚实耐用的特点,是临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它的制作技艺是现存东夷文化烧制技艺遗产。9月3日-12日,第十八届临沂书圣文化节重点结合“山东手造·产自临沂”、非遗产品展销,开发吉祥物“沂蒙书娃”升级版等系列文创产品,举办书圣雅集,向来自八方的游客展示临沂文化的魅力。沂南兽油古陶、临沭柳编、琅琊古墨、沂水桑皮纸、大仲村蓝印花布、郯城面塑……书圣雅集共设180个摊位,含文房四宝类、剪纸类、食品类、编织类等共十个类别,通过售卖的形式向往来游客推介商品的同时,传播临沂文化。
沿着摊位一直往前走,在面塑摊位中间,魏生国正在为直播间里十万多名观众展示糖画手艺。“想看我画什么就在评论区打出来,我会一一画出来。画一只老虎?好的!”与直播卖货不同,作为费县糖画第五代传承人,魏生国开直播主要是为了推广费县糖画。
“以前推广糖画要全国各地跑庙会,耗费不少时力,效果也不是特别好。现在通过直播推广传播范围更大了,线上线下已经有大概1000人跟我学习糖画制作,观众远至云南、黑龙江、新疆。”2016年,在外甥的提议下,魏生国开始尝试在短视频平台上发表制作、介绍糖画的视频,“我记得拍到第4个视频就火爆起来了,很多人对我们传统的糖画感兴趣。”除制作传统的抹片糖画、线条糖画、立体糖画外,魏生国还琢磨着如何将糖画进行创新,他改造熬糖手艺、配方配比等,独创出具有观赏性的“永久”糖画,可以当作艺术品装裱起来永久保存。
8月,魏生国成为首届临沂推荐官。“临沂是有名的‘直播之城’,我肩负推荐临沂的责任,希望通过短视频和直播的形式,不仅将我的非遗糖画传播出去,更能把其他非遗老师的作品拍好、传播好,让更多的人通过非遗来了解临沂,喜欢上临沂,来临沂做客。”魏生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