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信集团开展公益慈善活动200余次,筹集帮扶资金近亿元

深耕公益慈善,践行国企担当

2022-08-11 作者: 王新蕾 来源: 大众日报
  鲁信公益·励志奖学金发放仪式
  □ 本报记者 王新蕾
  本报通讯员 贾瑞涛

  作为省属重要骨干金融企业,山东省鲁信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鲁信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全力推进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重大战略的号召,以山东省鲁信公益基金会为平台,先后开展公益捐赠和志愿服务活动200余次,累计自筹并协调争取社会各类帮扶资金近亿元,在助力公益慈善事业方面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答卷,展现了国有企业的责任担当,连续两年获评“山东社会责任企业”称号。
  在8月5日召开的山东省属国资国企社会责任报告集中发布活动上,鲁信集团介绍了深耕公益慈善方面的经验。
  据了解,鲁信公益基金会成立于2017年7月,由鲁信集团及其权属公司共同发起设立,原始基金规模2800万元,是经山东省民政厅认定的AAA级社会组织。基金会倡导“爱心·感恩·责任”的理念,坚持聚焦扶贫、济困、敬老、救孤、助学重点领域和特殊群体,结合自身业务优势开展各类公益慈善活动,让有限的帮扶资金发挥出最大的社会效益。
多措并举深入帮扶
积极助力乡村振兴

  鲁信公益基金会积极支持省派“第一书记”在曹县的帮扶工作,每年向“第一书记”帮包村捐赠专项资金,支持帮包村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改善、乡村文明建设,帮助当地发展特色产业。
  为了让帮包村学生安心学习,鲁信公益基金会为鲁信集团9个帮包村设立了150万元的奖学金,作为公益信托并长期存续,近五年共发放奖学金125.2万元,460余名学生受益。
  每年春节、儿童节等时间节点,鲁信公益基金会还组织员工赴曹县开展送温暖、爱心助学、文化下乡等活动;联合千佛山医院、曹县人民医院、省康复医院开展多次义诊活动。此外,基金会还面向无棣县、临朐县等地开展公益志愿活动,全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
立足自身业务优势
长效发力多方共赢

  立足旗下山东国信信托业务优势,鲁信集团先后设立多单慈善信托,形成了金融助力公益慈善事业的长效机制。
  其中,2018年初,由鲁信公益基金会作为管理人、省国资委发起设立的“国资惠农·慈善信托”项目,总规模2000万元,是2016年《慈善法》实施以来我省成立的首单国资背景慈善信托,每年有150余万元的稳定收益,用于增加巨野县经济薄弱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后期还将根据省国资委安排继续加大力度支持乡村振兴事业。
  立足旗下鲁信天一印务作为全国医药包装印刷行业领军企业的优势,与山东技师学院、山东工业技师学院合作办学,连续五年设立“鲁信天一班”,让130余名学生实现毕业即就业,帮助家庭解除了后顾之忧。
精准发力解决困难
投身青少年教育事业

  鲁信公益基金会长期关注青少年发展,在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财经大学设立了“鲁信奖学金”,还为“第一书记”帮包村设立了励志奖学金。
  2021年,在得知济南民政在解决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救助方面面临经费不足的困难后,专门支援救助资金42万元,全部定向用于济南市辖区内符合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身份、年满18周岁、正在进行全日制学历教育的学生,为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针对济南市南山区部分学校存在的教学困难,经过认真考察调研确定帮扶方案,鲁信公益基金会共向8所中小学捐赠价值25万元的文体教学设备和采暖设施,为部分学校配齐建强音乐教室和多媒体教室,提高了公益帮扶的精准度。
  此外,基金会从2019年起连续四年联合中央美术学院举办“央美·鲁信”全国少年儿童绘画大赛暨优秀作品展,前三届累计收到作品5万余幅。通过与国家级院校合作,充分发挥双方优势,推动了全国青少年美育和少儿美术事业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组建“鲁信义工”团队
树立担当责任形象

  鲁信义工团队是依托鲁信公益基金会平台、由鲁信集团青年员工自发组建的志愿团队,现有成员400多人。他们热心公益、无私奉献,面向济南市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星神特殊儿童关爱中心、颐乐老年公寓以及济南交警、环卫工人等机构或群体多次开展爱心捐赠和志愿服务活动,向国家残疾人乒乓球训练基地进行定向捐赠,多次组织爱心助学、义务植树等活动。
  “鲁信义工”已成为青年员工奉献爱心、展现自我、实现成长的平台,成为鲁信集团的亮丽名片。鲁信公益基金会还主动对接省血液中心,近年来先后组织鲁信员工500余人次累计献血14万多毫升。
  2021年岁末,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西安,防疫一线N95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防疫物资紧缺,鲁信公益基金会紧急向西安捐赠了价值10万元的防疫物资。针对近期菏泽疫情,基金会于8月4日向菏泽市牡丹区和曹县紧急捐助20万元的防护服、N95口罩等防疫物资,助力疫情防控。
  鲁信公益志愿活动得到社会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擦亮了省属国资国企的品牌形象。鲁信集团将继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创新工作思路,对接更多社会资源,将公益慈善事业发扬光大。
  □ 本报记者 王新蕾
  本报通讯员 贾瑞涛

  作为省属重要骨干金融企业,山东省鲁信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鲁信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全力推进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重大战略的号召,以山东省鲁信公益基金会为平台,先后开展公益捐赠和志愿服务活动200余次,累计自筹并协调争取社会各类帮扶资金近亿元,在助力公益慈善事业方面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答卷,展现了国有企业的责任担当,连续两年获评“山东社会责任企业”称号。
  在8月5日召开的山东省属国资国企社会责任报告集中发布活动上,鲁信集团介绍了深耕公益慈善方面的经验。
  据了解,鲁信公益基金会成立于2017年7月,由鲁信集团及其权属公司共同发起设立,原始基金规模2800万元,是经山东省民政厅认定的AAA级社会组织。基金会倡导“爱心·感恩·责任”的理念,坚持聚焦扶贫、济困、敬老、救孤、助学重点领域和特殊群体,结合自身业务优势开展各类公益慈善活动,让有限的帮扶资金发挥出最大的社会效益。
多措并举深入帮扶
积极助力乡村振兴

  鲁信公益基金会积极支持省派“第一书记”在曹县的帮扶工作,每年向“第一书记”帮包村捐赠专项资金,支持帮包村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改善、乡村文明建设,帮助当地发展特色产业。
  为了让帮包村学生安心学习,鲁信公益基金会为鲁信集团9个帮包村设立了150万元的奖学金,作为公益信托并长期存续,近五年共发放奖学金125.2万元,460余名学生受益。
  每年春节、儿童节等时间节点,鲁信公益基金会还组织员工赴曹县开展送温暖、爱心助学、文化下乡等活动;联合千佛山医院、曹县人民医院、省康复医院开展多次义诊活动。此外,基金会还面向无棣县、临朐县等地开展公益志愿活动,全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
立足自身业务优势
长效发力多方共赢

  立足旗下山东国信信托业务优势,鲁信集团先后设立多单慈善信托,形成了金融助力公益慈善事业的长效机制。
  其中,2018年初,由鲁信公益基金会作为管理人、省国资委发起设立的“国资惠农·慈善信托”项目,总规模2000万元,是2016年《慈善法》实施以来我省成立的首单国资背景慈善信托,每年有150余万元的稳定收益,用于增加巨野县经济薄弱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后期还将根据省国资委安排继续加大力度支持乡村振兴事业。
  立足旗下鲁信天一印务作为全国医药包装印刷行业领军企业的优势,与山东技师学院、山东工业技师学院合作办学,连续五年设立“鲁信天一班”,让130余名学生实现毕业即就业,帮助家庭解除了后顾之忧。
精准发力解决困难
投身青少年教育事业

  鲁信公益基金会长期关注青少年发展,在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财经大学设立了“鲁信奖学金”,还为“第一书记”帮包村设立了励志奖学金。
  2021年,在得知济南民政在解决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救助方面面临经费不足的困难后,专门支援救助资金42万元,全部定向用于济南市辖区内符合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身份、年满18周岁、正在进行全日制学历教育的学生,为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针对济南市南山区部分学校存在的教学困难,经过认真考察调研确定帮扶方案,鲁信公益基金会共向8所中小学捐赠价值25万元的文体教学设备和采暖设施,为部分学校配齐建强音乐教室和多媒体教室,提高了公益帮扶的精准度。
  此外,基金会从2019年起连续四年联合中央美术学院举办“央美·鲁信”全国少年儿童绘画大赛暨优秀作品展,前三届累计收到作品5万余幅。通过与国家级院校合作,充分发挥双方优势,推动了全国青少年美育和少儿美术事业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组建“鲁信义工”团队
树立担当责任形象

  鲁信义工团队是依托鲁信公益基金会平台、由鲁信集团青年员工自发组建的志愿团队,现有成员400多人。他们热心公益、无私奉献,面向济南市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星神特殊儿童关爱中心、颐乐老年公寓以及济南交警、环卫工人等机构或群体多次开展爱心捐赠和志愿服务活动,向国家残疾人乒乓球训练基地进行定向捐赠,多次组织爱心助学、义务植树等活动。
  “鲁信义工”已成为青年员工奉献爱心、展现自我、实现成长的平台,成为鲁信集团的亮丽名片。鲁信公益基金会还主动对接省血液中心,近年来先后组织鲁信员工500余人次累计献血14万多毫升。
  2021年岁末,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西安,防疫一线N95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防疫物资紧缺,鲁信公益基金会紧急向西安捐赠了价值10万元的防疫物资。针对近期菏泽疫情,基金会于8月4日向菏泽市牡丹区和曹县紧急捐助20万元的防护服、N95口罩等防疫物资,助力疫情防控。
  鲁信公益志愿活动得到社会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擦亮了省属国资国企的品牌形象。鲁信集团将继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创新工作思路,对接更多社会资源,将公益慈善事业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