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7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
“乙里乙气”
“辛苦”“麻烦”“收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这样的词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客客气气的表达方式,最近有了个新名字——“乙里乙气”。
释义:指说话和做事抱有谦卑、恭敬的态度,像工作中乙方对待甲方那样。在合同关系中,甲方一般指提出目标的一方,处于主导地位;乙方则负责满足甲方需求,完成目标。这种关系转换到职场上,“甲方”常用于指代领导、客户,“乙方”则是打工人。在日常语境中,乙方往往是偏向弱势的一方,需要应对甲方提出的各种要求,以卑微的姿态示人,这种说话方式带到生活中,就显得“乙里乙气”。
近义词:随着“乙里乙气”的走红,诞生了一批衍生词汇,如“恐乙己”,非常害怕自己变成乙方;“乙德报怨”,虽然一直被甲方刁难,但乙方还是非常努力地工作;“夜乙继日”,乙方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都在勤奋地工作。
举例说,“麻烦您再看看!”“收到,我们会尽快处理的!”“不好意思打扰了。”都是“乙里乙气”语言风格的体现。
“乙里乙气”的说话方式,一定程度上是年轻人的自嘲。而目前职场中线上办公方式的流行,也加剧了“乙里乙气”的形成。在平时的交流中不常见的谦辞,在线上聊天时却可以放心使用,于是便出现了网络交流中谦辞的大量滥用,或句末加一个波浪线等辅之以符号表达的“乙里乙气”式说话方式。
“互联网考古”
考古,作为一门学科,研究如何寻找和获取古代人类社会的实物遗存,以及如何依据这些遗存来研究人类历史。当考古这一词汇被搬到网络空间,一种全新的挖掘网络世界“遗迹”的互联网考古随之诞生。
释义:借用了考古学科的概念,将其运用在互联网之中,一般是指翻看年份较为久远的网络资料,包括但不限于社交账号、影视作品、新闻、广告等。考古不仅对人,还可以对事。
近义词:关于互联网考古还有一些配套的形容,比如把这些过时资料重新顶到首页,就叫“洛阳铲”,在下面排队留言打卡的网友,就叫“考古团”。
一般来说,最早的互联网考古,多指粉丝挖掘艺人很早之前的物料,比如视频、歌曲、照片等。比如,去年被网友考古出的“什么是快乐星球”的古早视频,曾经小小模样的马嘉祺因此火爆全网,快乐星球梗也瞬间在全网疯传。后来,互联网考古的范围延伸到《甄嬛传》《还珠格格》等国民知名度高的影视剧集,考古的内容就变成网友造梗、制作表情包、现代解读等。考古的过程也贡献了许多网络热门梗,例如海清“你是我的神”“我的短发为你而留”等名场面。
互联网考古挖掘了不少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作品,在对以往作品的考古中,也显示出不同代际之间的价值差异和对话。另一方面,互联网考古的流行,也暗含着一层担忧,即新的内容不再具有吸引力,转而投向旧的内容。
“无需回应式友情”
友情的高级形态是什么?近来,一种名为无需回应式的友情走红。
释义:指不需要通过聊天回复来刻意维护的友情。现在很多朋友之间的相处,很久没有见面,不需要刻意聊微信,也不需要时不时联系,但这并不会影响到彼此之间的关系。想分享的时候就发消息给对方,不在意回复与否,甚至可能忽然中断聊天,回来能接着继续聊,不担心突然结束会不会尴尬,不顾虑任何事情,号称是友谊的高级形态。
无需回应式友情之所以被称之为高级形态,是建立在充分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即便“暂时搁置也不至于冒犯”,因为不怕被误会,所以不必诚惶诚恐地客套维持。这是社交网络高度发达、都市生活节奏愈加迅疾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独特风潮,它吻合了当代部分年轻人在日渐逼仄的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间喘口气的需要。不过,“无需回应式友情”注定是一种只限于少数有深厚感情基础、相互了解程度较深且生活节奏相近,并达成了关于缄默共识的友情形态。
(□记者 李梦馨 整理)
文化视点
《用一生去爱》宁津开机
□记者 贺莹莹
通讯员 孟娟 兆坤 报道
本报宁津讯 近日,由著名演员杜旭东、刘涛领衔主演的电影短片《用一生去爱》在宁津县开机。据悉,这是德州市拍摄的第10部诚信题材电影短片,该片以第二届“信用德州”故事大赛获奖作品《25万元的早餐》为原型,讲述宁津县柏源鸡胗总店老板谢金虎7年以来花费25.5万元,一直坚持为环卫工人免费提供早餐的感人事迹。
谢金虎曾获“山东省道德模范提名奖”,荣登“中国好人”榜。宁津县从2012年全面启动“诚信宁津”建设,10年来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信用体系,形成了诚实守信、重信守诺的社会风尚,是全国最早开展诚信建设的城市之一,先后入选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试点县、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典型城市创建名单,涌现出谢金虎、明霞等一批先进典型。
据悉,电影短片《用一生去爱》由国家一级作家尹铁铮、德州市电影家协会主席刘晓东两人担任编剧,邀请获得过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最佳影片特别奖等诸多奖项的国家一级导演、山东电影制片厂原厂长王坪对影片创作进行指导。
“辛苦”“麻烦”“收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这样的词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客客气气的表达方式,最近有了个新名字——“乙里乙气”。
释义:指说话和做事抱有谦卑、恭敬的态度,像工作中乙方对待甲方那样。在合同关系中,甲方一般指提出目标的一方,处于主导地位;乙方则负责满足甲方需求,完成目标。这种关系转换到职场上,“甲方”常用于指代领导、客户,“乙方”则是打工人。在日常语境中,乙方往往是偏向弱势的一方,需要应对甲方提出的各种要求,以卑微的姿态示人,这种说话方式带到生活中,就显得“乙里乙气”。
近义词:随着“乙里乙气”的走红,诞生了一批衍生词汇,如“恐乙己”,非常害怕自己变成乙方;“乙德报怨”,虽然一直被甲方刁难,但乙方还是非常努力地工作;“夜乙继日”,乙方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都在勤奋地工作。
举例说,“麻烦您再看看!”“收到,我们会尽快处理的!”“不好意思打扰了。”都是“乙里乙气”语言风格的体现。
“乙里乙气”的说话方式,一定程度上是年轻人的自嘲。而目前职场中线上办公方式的流行,也加剧了“乙里乙气”的形成。在平时的交流中不常见的谦辞,在线上聊天时却可以放心使用,于是便出现了网络交流中谦辞的大量滥用,或句末加一个波浪线等辅之以符号表达的“乙里乙气”式说话方式。
“互联网考古”
考古,作为一门学科,研究如何寻找和获取古代人类社会的实物遗存,以及如何依据这些遗存来研究人类历史。当考古这一词汇被搬到网络空间,一种全新的挖掘网络世界“遗迹”的互联网考古随之诞生。
释义:借用了考古学科的概念,将其运用在互联网之中,一般是指翻看年份较为久远的网络资料,包括但不限于社交账号、影视作品、新闻、广告等。考古不仅对人,还可以对事。
近义词:关于互联网考古还有一些配套的形容,比如把这些过时资料重新顶到首页,就叫“洛阳铲”,在下面排队留言打卡的网友,就叫“考古团”。
一般来说,最早的互联网考古,多指粉丝挖掘艺人很早之前的物料,比如视频、歌曲、照片等。比如,去年被网友考古出的“什么是快乐星球”的古早视频,曾经小小模样的马嘉祺因此火爆全网,快乐星球梗也瞬间在全网疯传。后来,互联网考古的范围延伸到《甄嬛传》《还珠格格》等国民知名度高的影视剧集,考古的内容就变成网友造梗、制作表情包、现代解读等。考古的过程也贡献了许多网络热门梗,例如海清“你是我的神”“我的短发为你而留”等名场面。
互联网考古挖掘了不少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作品,在对以往作品的考古中,也显示出不同代际之间的价值差异和对话。另一方面,互联网考古的流行,也暗含着一层担忧,即新的内容不再具有吸引力,转而投向旧的内容。
“无需回应式友情”
友情的高级形态是什么?近来,一种名为无需回应式的友情走红。
释义:指不需要通过聊天回复来刻意维护的友情。现在很多朋友之间的相处,很久没有见面,不需要刻意聊微信,也不需要时不时联系,但这并不会影响到彼此之间的关系。想分享的时候就发消息给对方,不在意回复与否,甚至可能忽然中断聊天,回来能接着继续聊,不担心突然结束会不会尴尬,不顾虑任何事情,号称是友谊的高级形态。
无需回应式友情之所以被称之为高级形态,是建立在充分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即便“暂时搁置也不至于冒犯”,因为不怕被误会,所以不必诚惶诚恐地客套维持。这是社交网络高度发达、都市生活节奏愈加迅疾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独特风潮,它吻合了当代部分年轻人在日渐逼仄的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间喘口气的需要。不过,“无需回应式友情”注定是一种只限于少数有深厚感情基础、相互了解程度较深且生活节奏相近,并达成了关于缄默共识的友情形态。
(□记者 李梦馨 整理)
文化视点
《用一生去爱》宁津开机
□记者 贺莹莹
通讯员 孟娟 兆坤 报道
本报宁津讯 近日,由著名演员杜旭东、刘涛领衔主演的电影短片《用一生去爱》在宁津县开机。据悉,这是德州市拍摄的第10部诚信题材电影短片,该片以第二届“信用德州”故事大赛获奖作品《25万元的早餐》为原型,讲述宁津县柏源鸡胗总店老板谢金虎7年以来花费25.5万元,一直坚持为环卫工人免费提供早餐的感人事迹。
谢金虎曾获“山东省道德模范提名奖”,荣登“中国好人”榜。宁津县从2012年全面启动“诚信宁津”建设,10年来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信用体系,形成了诚实守信、重信守诺的社会风尚,是全国最早开展诚信建设的城市之一,先后入选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试点县、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典型城市创建名单,涌现出谢金虎、明霞等一批先进典型。
据悉,电影短片《用一生去爱》由国家一级作家尹铁铮、德州市电影家协会主席刘晓东两人担任编剧,邀请获得过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最佳影片特别奖等诸多奖项的国家一级导演、山东电影制片厂原厂长王坪对影片创作进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