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以水为媒打造党建共同体,推动农村党建高质量发展

“抱团”发展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2022-07-27 作者: 都镇强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 报 记 者 都镇强
   本报通讯员 刘瑞雪
       李琳琳

  高密市柴沟镇郝家村地处五龙河畔,村民多以种粮为主。前些年,由于土地流转费纠纷、班子战斗力不足等问题,导致村庄发展受到限制,村民有意见,加之村集体缺乏收入来源,成为当地的软弱村。
  7月10日,记者从郝家村沿五龙河往南行驶,不久就到了省级重大项目五龙河文旅康养综合体。这处综合体依托于五龙河丰富资源发展,经过多年投资建设,如今已成为高密周边的热门景区。五龙河上下游有柴沟村、高家村、郝家村等8个村,不乏“头雁”带领的“样板村”,也有亟须进步的软弱村。
  “今年,我们‘抱团’发展,以水为媒、多元共治,激发党建引领产业振兴、文旅服务、社会治理的乘数效应,以‘党建融合+’构建联盟共同体,赋能乡村振兴。”高密市柴沟镇党委书记高健说,由柴沟镇党委牵头,以五龙河为轴心,串联五龙河沿岸的柴沟村党支部、高家村党支部等8个村党支部和高密市兴柴投资有限公司党支部、高密交运生态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党支部共同成立柴沟镇五龙河农文旅党建共同体。
  柴沟镇通过构建党建共同体,健全先进带后进、先富帮后富的机制,打通基层组织壁垒,打破固有发展边界,实现乡村资源优化配置、统筹开发、合作共赢,集聚振兴人才,推动农村党建高质量发展。
  “原先被称作‘软弱村’,感到很丢人。有了党建共同体,我们看到了变为‘样板村’的希望。”指着身后刚粉刷完的村委会,郝家村党支部书记范永钦信心很足。
  在柴沟镇五龙河农文旅党建共同体指导下,郝家村今年采用合作社模式,利用本村的200亩水面栽植荷花并投放鱼苗,今年7月份荷花进入开花期。“游客可以来赏花、垂钓,我们还要把闲置房子‘变废为宝’,开设民宿,搞活旅游经济。”范永钦盘算着说,通过土地流转,村集体将增加15万元收入;旅游这一块还将为集体增加约20万元的收入。
  据悉,高密市柴沟镇在联席会议中带头商讨共同体发展等重大事项,做到对策共商、大事共议、难题共解、实事共办。他们协商制订年度计划,建立个性化资源清单、项目清单、需求清单,对照清单开展双向认领、双向服务。比如,每年领办实施1到2个乡村振兴发展项目,共同破解重点难点问题,凝聚强大合力,推动融合发展。
  □ 本 报 记 者 都镇强
   本报通讯员 刘瑞雪
       李琳琳

  高密市柴沟镇郝家村地处五龙河畔,村民多以种粮为主。前些年,由于土地流转费纠纷、班子战斗力不足等问题,导致村庄发展受到限制,村民有意见,加之村集体缺乏收入来源,成为当地的软弱村。
  7月10日,记者从郝家村沿五龙河往南行驶,不久就到了省级重大项目五龙河文旅康养综合体。这处综合体依托于五龙河丰富资源发展,经过多年投资建设,如今已成为高密周边的热门景区。五龙河上下游有柴沟村、高家村、郝家村等8个村,不乏“头雁”带领的“样板村”,也有亟须进步的软弱村。
  “今年,我们‘抱团’发展,以水为媒、多元共治,激发党建引领产业振兴、文旅服务、社会治理的乘数效应,以‘党建融合+’构建联盟共同体,赋能乡村振兴。”高密市柴沟镇党委书记高健说,由柴沟镇党委牵头,以五龙河为轴心,串联五龙河沿岸的柴沟村党支部、高家村党支部等8个村党支部和高密市兴柴投资有限公司党支部、高密交运生态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党支部共同成立柴沟镇五龙河农文旅党建共同体。
  柴沟镇通过构建党建共同体,健全先进带后进、先富帮后富的机制,打通基层组织壁垒,打破固有发展边界,实现乡村资源优化配置、统筹开发、合作共赢,集聚振兴人才,推动农村党建高质量发展。
  “原先被称作‘软弱村’,感到很丢人。有了党建共同体,我们看到了变为‘样板村’的希望。”指着身后刚粉刷完的村委会,郝家村党支部书记范永钦信心很足。
  在柴沟镇五龙河农文旅党建共同体指导下,郝家村今年采用合作社模式,利用本村的200亩水面栽植荷花并投放鱼苗,今年7月份荷花进入开花期。“游客可以来赏花、垂钓,我们还要把闲置房子‘变废为宝’,开设民宿,搞活旅游经济。”范永钦盘算着说,通过土地流转,村集体将增加15万元收入;旅游这一块还将为集体增加约20万元的收入。
  据悉,高密市柴沟镇在联席会议中带头商讨共同体发展等重大事项,做到对策共商、大事共议、难题共解、实事共办。他们协商制订年度计划,建立个性化资源清单、项目清单、需求清单,对照清单开展双向认领、双向服务。比如,每年领办实施1到2个乡村振兴发展项目,共同破解重点难点问题,凝聚强大合力,推动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