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体验
心提到嗓子眼盯5分钟就开始眩晕
2019年09月23日
来源:生活日报

【PDF版】
采访间隙,梁峰带记者走进驾驶培训学校存放无人机的房间,这里各式各样的无人机让人大开眼界:有单旋翼的无人机,类似我们常见直升机的模样,主要用于专业航模竞技等,属于玩航模的发烧友的最爱;还有四旋翼的、八旋翼的无人机,这是目前市场上比较普遍的也是功能比较齐全的无人机类型,主要用于航拍等;还有固定翼的无人机,这些广泛应用于测绘等行业,和我们平时见到的客机模样差不多。
介绍完基本的原理之后,18日下午在教员小雷的带领下,记者试飞了一把。首先小雷教员将一个无人机驾驶专用遥控器放到了记者手中,并将遥控器挂绳挂到了记者脖子上。
一番介绍之后,雷教员发动了这台八旋翼的无人机,机身徐徐升空并飞到了十多米的高度,此后处于静止盘旋的状态。
一切准备就绪,随着雷教员一声“切”,空中无人机操作功能切换到了记者的操控器上。就像学车一样,教员手中是一个主操控器,学员手中是一个副操控器,主副可以同时进行操作,以保证无人机的安全。
切过来以后,记者开始提心吊胆。“首先要克服心理的恐惧,手感全凭自己的立体感觉,来判断无人机飞行状态。”雷教员在一旁耐心指导。记者一会盯着无人机,一会盯着手里的操作杆,有点手忙脚乱,看到无人机出现摆动或者飞行幅度过大,心就提到了嗓子眼,生怕出现机身翻转,炸机的情况。 “八旋翼的无人机稳定性比较好,会自己在空中恢复平衡的状态,这也是操作起来相对简单的机型,考试也都是考这个机型。”小雷教员介绍,单旋翼直升机模样的无人机以及固定翼的无人机操作起来相对难度要大,全靠驾驶员手中的操作仪器来保持空中的平衡。“这类很多是航模比赛专业玩家来学,学习难度要大得多。”
“往前飞一点,注意角度……”记者操纵往前的操作杆,结果反而出现了飞机往后的情况。“这是因为飞机在空中发生了旋转,前后的方向操作不是固定的,这要看飞机机头朝向的方向。”小雷教员说,这也是无人机操作的难点之一,因为操作杆的方向变化是随时更换的,因此驾驶员的方向感也要随时跟着变换。
五分钟体验下来,由于无人机不断旋转,眼睛一直盯着看,记者出现了眩晕感。谈到这点,小雷教员说,无人机操作是一项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工作,因此特别消耗精气神,要想克服眩晕飞得平稳,就要培养细腻的手感,这只有不断练习才能达到。“只有基本功练好了,才能够确保在各种状况下都不出现意外,即便出现意外也可以把飞机平稳拉回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生活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