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青年。殷殷期望,情真意切。
如何把山东检察青年更有力地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动员起来,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为党的检察事业凝聚青春力量?近日,一场青春与检察的双向奔赴—— “以青春之 我 担检察之责 做时代先锋”全省检察机关青年理论学习风采展示活动给出了答案。
品牌引领:筑牢青春信仰基石
春日的济南,湖光潋滟,泉映繁锦,处处洋溢着蓬勃的生机。燕翅山下,一场聚焦青年检察官成长与担当的主题活动,为这座城市的春天增添了一抹别样的奋进色彩。
活动在开场短片《党性让青春扎根》中拉开帷幕。短片中,一幕幕山东检察青年以奋斗之姿守护正义、用青春热血践行初心的画面,让人心潮澎湃。
“快活三里”莫歇脚,政治部彭广峰深情回忆与泰山挑山工的对话,真切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用“快活三里”的故事,阐释作风建设的深刻内涵;公益诉讼检察部门王浩讲述了对检察公益诉讼制度这一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标识性概念、原创性成果的践行与感悟;在山东挂职锻炼的最高检许婉怡,叙说了深入基层一线的历练与成长……活动现场,省检察院青年干警结合“鲁检青年党性教育实践行”的所见所闻,汇报所思所悟,畅谈所感所获。
近年来,省检察院紧抓青年培养强基工程,打造了以“鲁检青年行”品牌为总,以“创新理论学思行”“党性教育实践行”“急难任务攻坚行”等为支撑的“1+N ”品牌矩阵,不断强化政治建设和思想引领,突出政治铸魂、能力强身、作风塑形,持续点亮青年干警的理想信念之灯。
“头雁”领航,“群雁”齐飞。潍坊市检察院将潍坊地域红色文化—— 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的“尽善尽美”精神融入青年干警培养实践,打造了“尽善尽 美 潍检青锋”青年理论学习品牌,入选全国检察机关党建理论学习十佳创新案例和全国十佳检察文化品牌。从理论研讨“三人谈”到“十有模式”,从“青春沙龙”到“青蓝结对”,从“尽善尽 美 潍检讲堂”到“潍检青年一线行”,从卷宗梳理到“百庭观摩、千庭评议”唇枪舌剑……在舞台上,该院青年干警再现了以“学”夯基、用“讲”砺能、凭“干”验效的历练和实践。
载体搭建:打造多元成长平台
“青年者,国家之魂。”山东检察机关始终聚焦“国之大者”“检之要者”,不断丰富活动载体,搭建多元成长平台,源源不断地为党的检察事业输送新鲜血液。对山东检察青年而言,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已然成为精神的栖息地。
“青年干警是如何落实‘三个善于’要求并将‘三个善于’与具体办案实践相结合的呢?今天,咱们开展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第七期研讨……”日照市东港区检察院的青年检察官们现场还原了一期“东检青年说”,生动展现了该院搭建的青年理论学习交流平台在日常工作实践中发挥的作用,对“理论铸魂·实践砺剑”作出生动诠释。
据了解,该院组建的“东检青未来”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注重强化政治引领、理论筑基、实践赋能,引领青年干警挺膺担当、快速成长,成效明显。5人获评全省检察机关业务竞赛十佳和办案能手;办理的21起案件获评省级以上典型案例,占全院获评数量的67% ;2名90后青年创意开发的数字化固定资产管理平台,获国家版权局3项著作权登记。
在现场,一则新闻播报介绍了另一个学习交流平台的创新与成效:“大家好,欢迎收看今日的淄检新闻。近年来,淄博市检察院与山东大学、山东政法学院等知名高校持续深耕检校合作,不断创新模式路径,先后邀请2名青年法学专家挂职淄博基层检察院,3 年建立3 个联合工作室、成立2个教研基地……”
在现场,法学专家作为本次活动的嘉宾,结合亲身体会,阐释了淄博检察机关在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和检察实务上的创新与硕果。“检察新兵”谈法学家引领夯实证据链促进办案,青年法学家谈检察实务助力破解学术难题。检校合作,恰如桥梁,推动了检察实践与法学理论的深度融合。
形式破局:激活青春创新动能
新时代新征程,山东检察队伍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恪尽职守,锐意创新,努力满足群众的诉求。在这条前行的路上,一个也不能少。那么,如何结合青年检察干警的特点,进一步铸炼青年检察干警的业务素能?山东检察机关不断创新工作形式,把党的创新理论和检察业务实践通过多种新颖丰富的方式转化为指导实践,转化为青年检察干警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强大动能。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023年4月,省检察院启动部署了青年检察人才培养“青蓝计划”,通过业务专家骨干、领军人才与青年检察人员“结对”的方式,推动形成检察人才青蓝相继、薪火相传的生动局面。
“得知这个消息时,我内心非常激动,之后就是平静,甚至还有些忐忑。”当谈及成为全国模范检察官、全国未检业务竞赛标兵宋炎炎的“青方”学生时,于晴激动地说,“宋老师毫无保留地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在我的成长路上提灯引路、育梦成光,能够遇到这样优秀负责的带教老师,感之、幸之。”(下转三版)
如何把山东检察青年更有力地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动员起来,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为党的检察事业凝聚青春力量?近日,一场青春与检察的双向奔赴—— “以青春之 我 担检察之责 做时代先锋”全省检察机关青年理论学习风采展示活动给出了答案。
品牌引领:筑牢青春信仰基石
春日的济南,湖光潋滟,泉映繁锦,处处洋溢着蓬勃的生机。燕翅山下,一场聚焦青年检察官成长与担当的主题活动,为这座城市的春天增添了一抹别样的奋进色彩。
活动在开场短片《党性让青春扎根》中拉开帷幕。短片中,一幕幕山东检察青年以奋斗之姿守护正义、用青春热血践行初心的画面,让人心潮澎湃。
“快活三里”莫歇脚,政治部彭广峰深情回忆与泰山挑山工的对话,真切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用“快活三里”的故事,阐释作风建设的深刻内涵;公益诉讼检察部门王浩讲述了对检察公益诉讼制度这一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标识性概念、原创性成果的践行与感悟;在山东挂职锻炼的最高检许婉怡,叙说了深入基层一线的历练与成长……活动现场,省检察院青年干警结合“鲁检青年党性教育实践行”的所见所闻,汇报所思所悟,畅谈所感所获。
近年来,省检察院紧抓青年培养强基工程,打造了以“鲁检青年行”品牌为总,以“创新理论学思行”“党性教育实践行”“急难任务攻坚行”等为支撑的“1+N ”品牌矩阵,不断强化政治建设和思想引领,突出政治铸魂、能力强身、作风塑形,持续点亮青年干警的理想信念之灯。
“头雁”领航,“群雁”齐飞。潍坊市检察院将潍坊地域红色文化—— 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的“尽善尽美”精神融入青年干警培养实践,打造了“尽善尽 美 潍检青锋”青年理论学习品牌,入选全国检察机关党建理论学习十佳创新案例和全国十佳检察文化品牌。从理论研讨“三人谈”到“十有模式”,从“青春沙龙”到“青蓝结对”,从“尽善尽 美 潍检讲堂”到“潍检青年一线行”,从卷宗梳理到“百庭观摩、千庭评议”唇枪舌剑……在舞台上,该院青年干警再现了以“学”夯基、用“讲”砺能、凭“干”验效的历练和实践。
载体搭建:打造多元成长平台
“青年者,国家之魂。”山东检察机关始终聚焦“国之大者”“检之要者”,不断丰富活动载体,搭建多元成长平台,源源不断地为党的检察事业输送新鲜血液。对山东检察青年而言,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已然成为精神的栖息地。
“青年干警是如何落实‘三个善于’要求并将‘三个善于’与具体办案实践相结合的呢?今天,咱们开展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第七期研讨……”日照市东港区检察院的青年检察官们现场还原了一期“东检青年说”,生动展现了该院搭建的青年理论学习交流平台在日常工作实践中发挥的作用,对“理论铸魂·实践砺剑”作出生动诠释。
据了解,该院组建的“东检青未来”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注重强化政治引领、理论筑基、实践赋能,引领青年干警挺膺担当、快速成长,成效明显。5人获评全省检察机关业务竞赛十佳和办案能手;办理的21起案件获评省级以上典型案例,占全院获评数量的67% ;2名90后青年创意开发的数字化固定资产管理平台,获国家版权局3项著作权登记。
在现场,一则新闻播报介绍了另一个学习交流平台的创新与成效:“大家好,欢迎收看今日的淄检新闻。近年来,淄博市检察院与山东大学、山东政法学院等知名高校持续深耕检校合作,不断创新模式路径,先后邀请2名青年法学专家挂职淄博基层检察院,3 年建立3 个联合工作室、成立2个教研基地……”
在现场,法学专家作为本次活动的嘉宾,结合亲身体会,阐释了淄博检察机关在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和检察实务上的创新与硕果。“检察新兵”谈法学家引领夯实证据链促进办案,青年法学家谈检察实务助力破解学术难题。检校合作,恰如桥梁,推动了检察实践与法学理论的深度融合。
形式破局:激活青春创新动能
新时代新征程,山东检察队伍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恪尽职守,锐意创新,努力满足群众的诉求。在这条前行的路上,一个也不能少。那么,如何结合青年检察干警的特点,进一步铸炼青年检察干警的业务素能?山东检察机关不断创新工作形式,把党的创新理论和检察业务实践通过多种新颖丰富的方式转化为指导实践,转化为青年检察干警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强大动能。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023年4月,省检察院启动部署了青年检察人才培养“青蓝计划”,通过业务专家骨干、领军人才与青年检察人员“结对”的方式,推动形成检察人才青蓝相继、薪火相传的生动局面。
“得知这个消息时,我内心非常激动,之后就是平静,甚至还有些忐忑。”当谈及成为全国模范检察官、全国未检业务竞赛标兵宋炎炎的“青方”学生时,于晴激动地说,“宋老师毫无保留地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在我的成长路上提灯引路、育梦成光,能够遇到这样优秀负责的带教老师,感之、幸之。”(下转三版)
本版主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