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法制报  >  要闻

一条App线索撬动专项整治

东阿检察数智赋能让公租房成为“公平房”

2025-10-14 作者: 来源: 山东法制报
  □ 刘斌 黄彬彬
  “公租房生活方便,租金又低,我们可以安心打工了。”近日,东阿县检察院检察官和该县服务乡村振兴检察联络员、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作人员,共同对辖区内公租房腾退情况开展“回头看”,刚刚入住的一对河北籍年轻夫妻,对公租房的监管整改成效表示赞许。
  2月22日,东阿县检察院聘任的服务乡村振兴检察联络员、阿胶行业协会秘书长雷庆涛,推送到专用App上的一条线索引起了公益诉讼检察团队的关注:“公租房租户李某名下拥有两部小汽车,明显不符合入住条件,应予监督。”
  “城镇公租房是为困难职工、无房外来务工人员等提供的公共产品,涉及国有资产的合理分配使用,更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绝不允许投机取巧人员钻了监管的空子。”案件研讨会上,检察官们达成共识。
  检察干警深入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和公租房小区开展调查核实,掌握了分配标准、审批流程、管理办法以及1011户租户的基本信息,并联合数字检察团队,借助“公租房规范管理法律监督模型”,从县民政局、车辆管理中心等部门调取归集了低收入家庭清单、车辆登记信息、房屋登记信息、公积金缴费清单等数据资源。经碰撞比对,筛查出79条公租住房人员的异常线索,其中李某的名字在列。
  4月,东阿县检察院与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召开专题会议,移交了问题线索,并发出了诉前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全面履行公租房监管职责,严格把关申请材料,加强日常动态监督,对不符合保障条件的承租人,及时予以清退,让每一套公租房都成为困难群众的“暖心房”。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立即落实检察建议,开展了公租房清理专项行动,通过全面普查和有针对性的重点核查,查实承租期内购买其它住房、名下机动车辆价值高于10万元、收入明显高于上年度本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倍等不符合公租房保障条件的家庭9户,并立即进行了清退。
  目前,9户经过严格审核公示后的新家庭重新入住。
  这场由一条线索撬动的专项整治,让公租房“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的责任清单,化作受益家庭灶台上蒸腾的热气、孩子作业本上工整的字迹,也让保障性住房的“公益”和“公平”属性更加名副其实。
  □ 刘斌 黄彬彬
  “公租房生活方便,租金又低,我们可以安心打工了。”近日,东阿县检察院检察官和该县服务乡村振兴检察联络员、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作人员,共同对辖区内公租房腾退情况开展“回头看”,刚刚入住的一对河北籍年轻夫妻,对公租房的监管整改成效表示赞许。
  2月22日,东阿县检察院聘任的服务乡村振兴检察联络员、阿胶行业协会秘书长雷庆涛,推送到专用App上的一条线索引起了公益诉讼检察团队的关注:“公租房租户李某名下拥有两部小汽车,明显不符合入住条件,应予监督。”
  “城镇公租房是为困难职工、无房外来务工人员等提供的公共产品,涉及国有资产的合理分配使用,更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绝不允许投机取巧人员钻了监管的空子。”案件研讨会上,检察官们达成共识。
  检察干警深入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和公租房小区开展调查核实,掌握了分配标准、审批流程、管理办法以及1011户租户的基本信息,并联合数字检察团队,借助“公租房规范管理法律监督模型”,从县民政局、车辆管理中心等部门调取归集了低收入家庭清单、车辆登记信息、房屋登记信息、公积金缴费清单等数据资源。经碰撞比对,筛查出79条公租住房人员的异常线索,其中李某的名字在列。
  4月,东阿县检察院与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召开专题会议,移交了问题线索,并发出了诉前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全面履行公租房监管职责,严格把关申请材料,加强日常动态监督,对不符合保障条件的承租人,及时予以清退,让每一套公租房都成为困难群众的“暖心房”。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立即落实检察建议,开展了公租房清理专项行动,通过全面普查和有针对性的重点核查,查实承租期内购买其它住房、名下机动车辆价值高于10万元、收入明显高于上年度本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倍等不符合公租房保障条件的家庭9户,并立即进行了清退。
  目前,9户经过严格审核公示后的新家庭重新入住。
  这场由一条线索撬动的专项整治,让公租房“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的责任清单,化作受益家庭灶台上蒸腾的热气、孩子作业本上工整的字迹,也让保障性住房的“公益”和“公平”属性更加名副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