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盾牌护佑激情夏夜
青岛公安全力护航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
2025-08-05
作者:
来源:
山东法制报

![]() |
青岛市公安局市南分局民警在啤酒节现场巡逻。 叶铭生 摄
|
7月18日晚,随着三大会场同步开启的巨型啤酒桶,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在璀璨灯光中盛大启幕。这场跨越西海岸新区金沙滩、崂山世纪广场、老城会场(上街里)和大鲍岛文化旅游休闲街区的年度盛事,又一次向海内外游客张开了怀抱。青岛公安以“智慧+温度”的护航模式,投入安保执勤力量3.2万人次,为这场持续30天的城市狂欢构筑起立体化安全防线。
科技赋能:西海岸会场的智慧警务样板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开幕式当天,最高峰每小时数万游客涌入金沙滩啤酒城。青岛公安机关的视频监控覆盖园区内各啤酒大篷、游乐区、出入口和围栏,实现无死角全天候视频监控。同时,他们通过“智慧安检系统”动态监测游客流量,动态调整警力部署,为平稳有序管控人流奠定坚实基础。这种全域布控、数据驱动决策的办法,最大限度确保了啤酒节安全有序。
在金沙滩啤酒城的9个出入口,青岛公安机关布设的39路入城通道、27路出城通道,配合优化提升的快速安检流程、新型安检设备,最大限度保证游客安全有序进出,游客稍作停留即可完成安检程序。开幕式当天,大量游客有序顺畅排队进入,现场没有形成人员停留拥堵。据了解,金沙滩啤酒城会场布设的多个物联网感知设备可实时监控人流密度,一旦区域人数超过阈值,现场指挥部将立即启动分流预案。
在金沙滩啤酒城,青岛市公安局黄岛分局打造的“三维防控体系”成为一大亮点。他们启用无人机编队巡航、无人机精准反制、AR实景导航等科技手段,辅助开展啤酒城巡防、交通事故处置、警情处置和各类突发事件处置,形成“天上有无人机、地面有警车、繁华区有民辅警”的防控体系,实现了空地协同的立体化巡防。
文脉守护:老城会场的温情执法
当青岛国际啤酒节首次邂逅百年里院,青岛市公安局市南分局、市北分局民警用“两万步巡逻法”丈量安全。150余名警力每天穿梭在2.8米宽的巷道间,市北分局青鸾特巡队PR队长邓薇和同事日均行走2.3万步。“虽然每天要走两万多步,汗湿警服是常事,但看到大家玩得开心,咱心里就踏实。”邓薇拂去脸上的汗水,微笑着说道。
在这里,暖心便民服务点成为独特风景。民警们主动为游客提供详细的指引和解答,帮助游客快速了解啤酒节活动信息、场地布局以及周边交通情况。无论是询问演出时间、美食摊位位置,还是寻求交通出行建议,民警都能给予准确、清晰的回复。
7月18日,来自西安的张先生焦急地询问如何前往附近的地铁站,民警不仅详细地为他指明了路线,还担心他找不到方向,特意画了一张简易街区地图,张先生对民警的热心帮助连连道谢。针对老人、儿童等特殊群体,青岛公安机关专门设立便民服务点,配备基本的医疗急救药品,为身体不适的游客提供及时救助。
“我们守护的不仅是30天的狂欢,更是一座城市的旅游名片。”青岛国际啤酒节老城会场(上街里)的民警们用日夜坚守的脚步、温情服务的真心、化解纠纷的智慧和长效守护的担当,让游客在百年里院的霓虹下,尽情享受啤酒节的欢乐,也让这座百年街区在安全的氛围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旅游警务:崂山会场的服务型安保
青岛市公安局崂山分局将“有事找警察”的承诺融入每个细节。他们构建起覆盖啤酒节会场内外重点区域、通道、人群聚集点及周边关键地带的动态防控网络,采用“步巡+车巡”相结合的方式,24小时守护游客安全。在人流密集时段,崂山分局及时加大警力投放,增派警力进行对向巡逻,最大限度提高见警率和管事率,确保能够快速处置各类突发案事件。特别是在处理现场突发警情方面,青岛国际啤酒节崂山会场创新推出“移动警务方舱”,集报案受理、纠纷调解、急救服务于一体,带给游客“看得见”“零距离”的安全感。
“过往车辆请绕行,啤酒节停车按指引!”交警疏导交通的身影成为青岛国际啤酒节会场外的一景。针对游客数量增多、道路交通压力增大等特点,青岛崂山交警提前发布交通管制通告与出行提示,对活动现场及周边相关道路采取限制通行、分流绕道等管理措施,增设临时停车位,加强交通引导;在重点路段设置多个临时执勤点,对违停、不礼让行人等行为及时劝导,实现“出行不拥堵,逛啤酒节不闹心”。7月20日周末高峰,通过“远端诱导、近端分流”措施,青岛国际啤酒节崂山会场周边道路通行效率提升40%。
崂山分局提前谋划,多次深入啤酒节会场开展实地踏查。民警对会场的消防设施、疏散通道、安防设备等进行细致检查,确保不留任何安全隐患。同时,他们科学划设区域,分区部署值勤警力,细化措施落实,实行“定岗、定人、定责”网格化管理,现场动态管控,筑牢安全根基。他们还组织治安志愿者在现场开展反诈宣传、失物招领等便民服务,共同筑牢警民融合的平安防线。
此刻,青岛国际啤酒节仍在火热进行中,从崂山会场的“移动警务方舱”、西海岸新区金沙滩会场的无人机巡航到老城会场(上街里)的手绘地图,青岛公安正以“5+2”“白+黑”的坚守诠释着平安承诺。正如民警在执勤日记中所写:“当游客举杯时眼里的安心,就是我们最好的勋章。”这场“警察蓝”与“啤酒金”的邂逅,将继续书写2025年夏天属于青岛公安的平安故事。 柴黎 左晟 吴昊
科技赋能:西海岸会场的智慧警务样板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开幕式当天,最高峰每小时数万游客涌入金沙滩啤酒城。青岛公安机关的视频监控覆盖园区内各啤酒大篷、游乐区、出入口和围栏,实现无死角全天候视频监控。同时,他们通过“智慧安检系统”动态监测游客流量,动态调整警力部署,为平稳有序管控人流奠定坚实基础。这种全域布控、数据驱动决策的办法,最大限度确保了啤酒节安全有序。
在金沙滩啤酒城的9个出入口,青岛公安机关布设的39路入城通道、27路出城通道,配合优化提升的快速安检流程、新型安检设备,最大限度保证游客安全有序进出,游客稍作停留即可完成安检程序。开幕式当天,大量游客有序顺畅排队进入,现场没有形成人员停留拥堵。据了解,金沙滩啤酒城会场布设的多个物联网感知设备可实时监控人流密度,一旦区域人数超过阈值,现场指挥部将立即启动分流预案。
在金沙滩啤酒城,青岛市公安局黄岛分局打造的“三维防控体系”成为一大亮点。他们启用无人机编队巡航、无人机精准反制、AR实景导航等科技手段,辅助开展啤酒城巡防、交通事故处置、警情处置和各类突发事件处置,形成“天上有无人机、地面有警车、繁华区有民辅警”的防控体系,实现了空地协同的立体化巡防。
文脉守护:老城会场的温情执法
当青岛国际啤酒节首次邂逅百年里院,青岛市公安局市南分局、市北分局民警用“两万步巡逻法”丈量安全。150余名警力每天穿梭在2.8米宽的巷道间,市北分局青鸾特巡队PR队长邓薇和同事日均行走2.3万步。“虽然每天要走两万多步,汗湿警服是常事,但看到大家玩得开心,咱心里就踏实。”邓薇拂去脸上的汗水,微笑着说道。
在这里,暖心便民服务点成为独特风景。民警们主动为游客提供详细的指引和解答,帮助游客快速了解啤酒节活动信息、场地布局以及周边交通情况。无论是询问演出时间、美食摊位位置,还是寻求交通出行建议,民警都能给予准确、清晰的回复。
7月18日,来自西安的张先生焦急地询问如何前往附近的地铁站,民警不仅详细地为他指明了路线,还担心他找不到方向,特意画了一张简易街区地图,张先生对民警的热心帮助连连道谢。针对老人、儿童等特殊群体,青岛公安机关专门设立便民服务点,配备基本的医疗急救药品,为身体不适的游客提供及时救助。
“我们守护的不仅是30天的狂欢,更是一座城市的旅游名片。”青岛国际啤酒节老城会场(上街里)的民警们用日夜坚守的脚步、温情服务的真心、化解纠纷的智慧和长效守护的担当,让游客在百年里院的霓虹下,尽情享受啤酒节的欢乐,也让这座百年街区在安全的氛围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旅游警务:崂山会场的服务型安保
青岛市公安局崂山分局将“有事找警察”的承诺融入每个细节。他们构建起覆盖啤酒节会场内外重点区域、通道、人群聚集点及周边关键地带的动态防控网络,采用“步巡+车巡”相结合的方式,24小时守护游客安全。在人流密集时段,崂山分局及时加大警力投放,增派警力进行对向巡逻,最大限度提高见警率和管事率,确保能够快速处置各类突发案事件。特别是在处理现场突发警情方面,青岛国际啤酒节崂山会场创新推出“移动警务方舱”,集报案受理、纠纷调解、急救服务于一体,带给游客“看得见”“零距离”的安全感。
“过往车辆请绕行,啤酒节停车按指引!”交警疏导交通的身影成为青岛国际啤酒节会场外的一景。针对游客数量增多、道路交通压力增大等特点,青岛崂山交警提前发布交通管制通告与出行提示,对活动现场及周边相关道路采取限制通行、分流绕道等管理措施,增设临时停车位,加强交通引导;在重点路段设置多个临时执勤点,对违停、不礼让行人等行为及时劝导,实现“出行不拥堵,逛啤酒节不闹心”。7月20日周末高峰,通过“远端诱导、近端分流”措施,青岛国际啤酒节崂山会场周边道路通行效率提升40%。
崂山分局提前谋划,多次深入啤酒节会场开展实地踏查。民警对会场的消防设施、疏散通道、安防设备等进行细致检查,确保不留任何安全隐患。同时,他们科学划设区域,分区部署值勤警力,细化措施落实,实行“定岗、定人、定责”网格化管理,现场动态管控,筑牢安全根基。他们还组织治安志愿者在现场开展反诈宣传、失物招领等便民服务,共同筑牢警民融合的平安防线。
此刻,青岛国际啤酒节仍在火热进行中,从崂山会场的“移动警务方舱”、西海岸新区金沙滩会场的无人机巡航到老城会场(上街里)的手绘地图,青岛公安正以“5+2”“白+黑”的坚守诠释着平安承诺。正如民警在执勤日记中所写:“当游客举杯时眼里的安心,就是我们最好的勋章。”这场“警察蓝”与“啤酒金”的邂逅,将继续书写2025年夏天属于青岛公安的平安故事。 柴黎 左晟 吴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