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未满
2025-06-27
作者:
来源:
山东法制报

□ 郭冬
小满前的风裹着黄河的泥沙,把法院灰白的外墙扑成浅金色。师傅的退休批文下来那天,他正在给卷宗柜里的牛皮纸袋逐一更换防潮剂。那些鼓胀的档案袋像一列列待发的绿皮火车,载着30年光阴的轰鸣,在铁皮柜里沉默地生锈。师傅总是坚持每年小满前开柜通风,他说这时节的南风最懂分寸,既不会像立夏的穿堂风惊散文件,也不似芒种的闷热沤烂纸张。我跟着他十几年,渐渐明白这通风仪式里藏着执行工作的全部秘密——要在事物将满未满之际,找到最恰当的介入时机。
麦芒与封条
华北平原的麦浪总在5月泛起金属光泽。那年小满,师傅带我追查一批被转移的联合收割机。被执行人把农机藏进麦田深处,金黄的穗浪淹没了“钢铁巨兽”的轮廓。师傅却蹲在地头,捏起一穗灌浆的麦子:“看这倒伏的走向,机器刚轧过去不过两袋烟工夫。”他舌尖轻触麦粒断面,乳白的浆液沾在法令纹上,“小满的麦子最怕急火,执行查封也讲究火候。”
我们在麦田中央找到机身尚有余温的收割机时,夕阳正把黄河水染成赤铜色。被执行人老赵挥舞着扳手冲来,扳手在暮色中划出冷光。师傅不退反进,“老哥,法院封条不是浆糊粘的,是法槌敲出来的。”他从手提包里摸出皱巴巴的笔记本,上面用钢笔记着被执行人家属每月透析的时间,“你看,日子都帮你算好了。”老赵的扳手“当啷”落地,震起几只藏在麦茬里的蚂蚱。
回程路上,师傅教我辨认不同机械的辙印:“东方红拖拉机的轮纹深,福田收割机的胎印宽,这些细节比指纹更诚实。”吉普车穿过正在抽穗的玉米地,后视镜里晚霞烧得正烈,师傅的声音混着柴油味飘进车窗:“执行员的眼睛得比麦芒尖,心要像黄河底的石头——经得起泥沙俱下。”
苦菜与良知
城南养老院的赡养费执行案,恰逢小满二候。我们穿过开着苦菜花的篱笆墙,80岁的申请人王阿婆蜷在霉味刺鼻的床角。师傅蹲下身时制服蹭到床底痰盂,深蓝色衣摆顿时晕开一片污渍。他掏出钢笔补全立案通知书,忽然盯着床头搪瓷碗不动了——半碗苦菜汤飘着星点油花,碗底沉着没化开的粗盐粒。
“子女们说穷。”院长递来的调解笔录上按着7个红手印。师傅用钢笔尖挑开碗里菜叶:“野苦菜4月过季,这分明是大棚种的。”他突然起身推开北窗,对面楼顶崭新的太阳能热水器泛着冷光。后来在顶楼找到王家长子经营的净菜车间时,传送带上嫩绿的苦菜正被真空包装,标签印着“有机野菜”。
那天下着太阳雨,师傅在养老院门口堵住前来送生活费的大女儿。湿漉漉的案卷铺在电动三轮车座垫上,钢笔尖悬在和解协议签字处:“你们母亲喝的是真苦菜,你们卖的也是真苦菜,区别在于……”笔尖在雨滴将落未落时按下,“良心有没有熟透。”暮色中的黄河大堤蜿蜒如未盖章的封条,河面漂浮的菜籽顺流而下,仿佛无数未归档的执行笔录。
沙尘与和解
春末的沙尘暴掠过华北平原时,师傅的办公桌上总会积层细密的黄土。他退休前最后处理的案件,是桩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建设工程纠纷。我们找到藏匿在采砂场的被执行人时,沙尘正把天地搅成浑黄的豆浆。师傅的皮鞋陷进流沙,却把案卷紧紧裹在制服里,深蓝布料在风沙中褪成苍青。
“这些砂石料本该浇筑成学校的地基。”他掏出钢笔,在漫天黄沙里书写扣押清单。笔尖被砂砾卡住,他便蘸着唾沫继续写,沙粒在墨迹里凝成细小的琥珀。当载满砂石的卡车启动时,发动机的轰鸣惊飞了沙棘丛里的斑鸠,师傅望着腾起的烟尘喃喃:“20年前去内蒙为工人讨薪,申请人中有位蒙古族老额吉,她送我块风砺石当镇纸……”
退休仪式定在小满次日。师傅坚持穿着洗褪色的旧制服,胸前别着那支笔尖微弯的英雄钢笔。当他抚摸荣誉墙上自己年轻时的照片,玻璃橱窗倒映出窗外的石榴树——那是他入职那年栽下的,如今虬曲的枝干上,未开的花苞像无数未执结的案件。
新麦与旧笔
移交办公室钥匙那日,师傅带我走进法院地下一层的档案室。成排的铁皮柜在节能灯下泛着冷光,他苍老的手指抚过编号烫金的卷宗:“这是1996年假种子案,农民举着枯死的玉米秆围了乡政府……这是2008年奶粉事件,我们连夜封存30吨问题奶粉……”牛皮纸袋簌簌作响,如同黄河水拍打堤岸的絮语。
当他终于掏出那支陪伴半生的钢笔时,窗外的布谷鸟正在啼鸣。金属笔杆裹着经年的包浆,恰似黄河水冲刷千年的卵石。“记住,执行的温度不在封条多厚,”他把笔放在我掌心,21克的重量里沉淀着30年光阴,“而在找到冰层下的暗流。”
如今我也有了自己的书记员。昨天去查封厂房,年轻人在警戒线外急得转圈:“当事人把门焊死了!”我蹲下身,看见铁门底缝透出的半截铁链——和当年师傅教我观察门轴锈迹的角度一模一样。当我们从后墙气窗翻入时,秋天的阳光正斜斜地铺在师傅送我的《执行笔录》扉页上,烫金天平微微发亮。
锁匠正在楼下换新的门锁。我摩挲着那支老钢笔,金属的凉意渗进掌纹。暮色漫过河堤时,新来的书记员指着远方惊呼:“快看!有人在麦田里放风筝!”我举起师傅传的望远镜——残破的燕形风筝正掠过灌浆的麦穗,线轮竟是两个锈蚀的法槌。黄河水在夕阳下静静流淌,对岸的麦田又泛起小满时节的银浪,仿佛师傅当年写在执行笔录末页的那行钢笔字:“正义如节气,虽未圆满,终将成熟。”
小满前的风裹着黄河的泥沙,把法院灰白的外墙扑成浅金色。师傅的退休批文下来那天,他正在给卷宗柜里的牛皮纸袋逐一更换防潮剂。那些鼓胀的档案袋像一列列待发的绿皮火车,载着30年光阴的轰鸣,在铁皮柜里沉默地生锈。师傅总是坚持每年小满前开柜通风,他说这时节的南风最懂分寸,既不会像立夏的穿堂风惊散文件,也不似芒种的闷热沤烂纸张。我跟着他十几年,渐渐明白这通风仪式里藏着执行工作的全部秘密——要在事物将满未满之际,找到最恰当的介入时机。
麦芒与封条
华北平原的麦浪总在5月泛起金属光泽。那年小满,师傅带我追查一批被转移的联合收割机。被执行人把农机藏进麦田深处,金黄的穗浪淹没了“钢铁巨兽”的轮廓。师傅却蹲在地头,捏起一穗灌浆的麦子:“看这倒伏的走向,机器刚轧过去不过两袋烟工夫。”他舌尖轻触麦粒断面,乳白的浆液沾在法令纹上,“小满的麦子最怕急火,执行查封也讲究火候。”
我们在麦田中央找到机身尚有余温的收割机时,夕阳正把黄河水染成赤铜色。被执行人老赵挥舞着扳手冲来,扳手在暮色中划出冷光。师傅不退反进,“老哥,法院封条不是浆糊粘的,是法槌敲出来的。”他从手提包里摸出皱巴巴的笔记本,上面用钢笔记着被执行人家属每月透析的时间,“你看,日子都帮你算好了。”老赵的扳手“当啷”落地,震起几只藏在麦茬里的蚂蚱。
回程路上,师傅教我辨认不同机械的辙印:“东方红拖拉机的轮纹深,福田收割机的胎印宽,这些细节比指纹更诚实。”吉普车穿过正在抽穗的玉米地,后视镜里晚霞烧得正烈,师傅的声音混着柴油味飘进车窗:“执行员的眼睛得比麦芒尖,心要像黄河底的石头——经得起泥沙俱下。”
苦菜与良知
城南养老院的赡养费执行案,恰逢小满二候。我们穿过开着苦菜花的篱笆墙,80岁的申请人王阿婆蜷在霉味刺鼻的床角。师傅蹲下身时制服蹭到床底痰盂,深蓝色衣摆顿时晕开一片污渍。他掏出钢笔补全立案通知书,忽然盯着床头搪瓷碗不动了——半碗苦菜汤飘着星点油花,碗底沉着没化开的粗盐粒。
“子女们说穷。”院长递来的调解笔录上按着7个红手印。师傅用钢笔尖挑开碗里菜叶:“野苦菜4月过季,这分明是大棚种的。”他突然起身推开北窗,对面楼顶崭新的太阳能热水器泛着冷光。后来在顶楼找到王家长子经营的净菜车间时,传送带上嫩绿的苦菜正被真空包装,标签印着“有机野菜”。
那天下着太阳雨,师傅在养老院门口堵住前来送生活费的大女儿。湿漉漉的案卷铺在电动三轮车座垫上,钢笔尖悬在和解协议签字处:“你们母亲喝的是真苦菜,你们卖的也是真苦菜,区别在于……”笔尖在雨滴将落未落时按下,“良心有没有熟透。”暮色中的黄河大堤蜿蜒如未盖章的封条,河面漂浮的菜籽顺流而下,仿佛无数未归档的执行笔录。
沙尘与和解
春末的沙尘暴掠过华北平原时,师傅的办公桌上总会积层细密的黄土。他退休前最后处理的案件,是桩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建设工程纠纷。我们找到藏匿在采砂场的被执行人时,沙尘正把天地搅成浑黄的豆浆。师傅的皮鞋陷进流沙,却把案卷紧紧裹在制服里,深蓝布料在风沙中褪成苍青。
“这些砂石料本该浇筑成学校的地基。”他掏出钢笔,在漫天黄沙里书写扣押清单。笔尖被砂砾卡住,他便蘸着唾沫继续写,沙粒在墨迹里凝成细小的琥珀。当载满砂石的卡车启动时,发动机的轰鸣惊飞了沙棘丛里的斑鸠,师傅望着腾起的烟尘喃喃:“20年前去内蒙为工人讨薪,申请人中有位蒙古族老额吉,她送我块风砺石当镇纸……”
退休仪式定在小满次日。师傅坚持穿着洗褪色的旧制服,胸前别着那支笔尖微弯的英雄钢笔。当他抚摸荣誉墙上自己年轻时的照片,玻璃橱窗倒映出窗外的石榴树——那是他入职那年栽下的,如今虬曲的枝干上,未开的花苞像无数未执结的案件。
新麦与旧笔
移交办公室钥匙那日,师傅带我走进法院地下一层的档案室。成排的铁皮柜在节能灯下泛着冷光,他苍老的手指抚过编号烫金的卷宗:“这是1996年假种子案,农民举着枯死的玉米秆围了乡政府……这是2008年奶粉事件,我们连夜封存30吨问题奶粉……”牛皮纸袋簌簌作响,如同黄河水拍打堤岸的絮语。
当他终于掏出那支陪伴半生的钢笔时,窗外的布谷鸟正在啼鸣。金属笔杆裹着经年的包浆,恰似黄河水冲刷千年的卵石。“记住,执行的温度不在封条多厚,”他把笔放在我掌心,21克的重量里沉淀着30年光阴,“而在找到冰层下的暗流。”
如今我也有了自己的书记员。昨天去查封厂房,年轻人在警戒线外急得转圈:“当事人把门焊死了!”我蹲下身,看见铁门底缝透出的半截铁链——和当年师傅教我观察门轴锈迹的角度一模一样。当我们从后墙气窗翻入时,秋天的阳光正斜斜地铺在师傅送我的《执行笔录》扉页上,烫金天平微微发亮。
锁匠正在楼下换新的门锁。我摩挲着那支老钢笔,金属的凉意渗进掌纹。暮色漫过河堤时,新来的书记员指着远方惊呼:“快看!有人在麦田里放风筝!”我举起师傅传的望远镜——残破的燕形风筝正掠过灌浆的麦穗,线轮竟是两个锈蚀的法槌。黄河水在夕阳下静静流淌,对岸的麦田又泛起小满时节的银浪,仿佛师傅当年写在执行笔录末页的那行钢笔字:“正义如节气,虽未圆满,终将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