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法制报  >  综合新闻

青岛律师行业坚持党建引领

以高质效起笔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

2025-06-19 作者: 来源: 山东法制报
  □ 苟佳
  近年来,青岛律师行业坚持党建引领,在护航经济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参与社会治理等方面展现新作为,以法治之力持续为城市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实现“党建红”与“法治蓝”有机融合。持续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律师事业发展优势。推动党建与律师事务所管理机制、项目实施、专业发展、团队打造、文化建设的深度融合,律所党组织班子成员和决策管理层人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认真落实党组织负责人与律师负责人“一肩挑”,实现党务工作与业务工作统筹谋划部署、一体推进落实。
  提升服务中心大局成效,打造法律服务“青岛样板”。把律师行业发展融入协同发展大局,持续提升律师行业服务现代化水平,形成整体合力。围绕上合示范区扩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乡村振兴片区建设等国家及全省重大发展战略,组建法律服务团队,健全“产业+法律服务”工作机制,推动律师行业法律服务与青岛优势产业深度融合。近年来,由600多名律师组成的青岛法律惠企团队累计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20余万次,帮助企业申领创业补贴和惠企资金5000余万元。同时,全市组建7个律师服务团,为各级党委、政府重大项目建设提供法律意见6000余件。围绕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8项攻坚任务,成立8个法律服务专班,累计提供法律咨询6000余场次。
  主动服务社会治理,绘就法治“同心圆”。积极推动律师参与普法工作,利用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广泛开展普法工作,加强与党政机关沟通,协助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巩固“千名律师进校园”和“法润未来”普法行动成效,助力推动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律师参与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推动市场化调解工作,引导律师全面参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专业调解等工作,提升律师调解工作专业化水平,为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注入律师专业力量。
  主动服务公益民生事业,构建全周期民生服务网。积极引导律师开展公益法律服务,做好“1+1”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和青年律师西部锻炼工作,围绕老年人、未成年人、妇女、残疾人、外来务工人员、军人军属等群体和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组建相关律师志愿服务团,开展针对性、专业化的公益法律服务。鼓励律师积极参与捐资助学、扶贫济困等社会公益活动,展示律师良好形象。利用媒体大力宣传全市律师参与公益法律服务的做法成效,打造岛城律师公益法律服务品牌和公益律师队伍名片。
  目前,全市共有109名律师担任“两代表一委员”,提交建议提案981件;650人组建成的“调解员专家库”,参与调解各类民商事案件5.3万余件;13名律师参加“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行动;提供公益法律服务9.8万余件。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青岛律师行业锚定“走在前、挑大梁”,奋力“打头阵、当先锋”,昂扬精气神、干出新成绩,以“专业化、国际化、数字化”为方向,聚力打造法治服务岛城新高地。
  □ 苟佳
  近年来,青岛律师行业坚持党建引领,在护航经济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参与社会治理等方面展现新作为,以法治之力持续为城市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实现“党建红”与“法治蓝”有机融合。持续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律师事业发展优势。推动党建与律师事务所管理机制、项目实施、专业发展、团队打造、文化建设的深度融合,律所党组织班子成员和决策管理层人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认真落实党组织负责人与律师负责人“一肩挑”,实现党务工作与业务工作统筹谋划部署、一体推进落实。
  提升服务中心大局成效,打造法律服务“青岛样板”。把律师行业发展融入协同发展大局,持续提升律师行业服务现代化水平,形成整体合力。围绕上合示范区扩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乡村振兴片区建设等国家及全省重大发展战略,组建法律服务团队,健全“产业+法律服务”工作机制,推动律师行业法律服务与青岛优势产业深度融合。近年来,由600多名律师组成的青岛法律惠企团队累计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20余万次,帮助企业申领创业补贴和惠企资金5000余万元。同时,全市组建7个律师服务团,为各级党委、政府重大项目建设提供法律意见6000余件。围绕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8项攻坚任务,成立8个法律服务专班,累计提供法律咨询6000余场次。
  主动服务社会治理,绘就法治“同心圆”。积极推动律师参与普法工作,利用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广泛开展普法工作,加强与党政机关沟通,协助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巩固“千名律师进校园”和“法润未来”普法行动成效,助力推动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律师参与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推动市场化调解工作,引导律师全面参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专业调解等工作,提升律师调解工作专业化水平,为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注入律师专业力量。
  主动服务公益民生事业,构建全周期民生服务网。积极引导律师开展公益法律服务,做好“1+1”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和青年律师西部锻炼工作,围绕老年人、未成年人、妇女、残疾人、外来务工人员、军人军属等群体和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组建相关律师志愿服务团,开展针对性、专业化的公益法律服务。鼓励律师积极参与捐资助学、扶贫济困等社会公益活动,展示律师良好形象。利用媒体大力宣传全市律师参与公益法律服务的做法成效,打造岛城律师公益法律服务品牌和公益律师队伍名片。
  目前,全市共有109名律师担任“两代表一委员”,提交建议提案981件;650人组建成的“调解员专家库”,参与调解各类民商事案件5.3万余件;13名律师参加“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行动;提供公益法律服务9.8万余件。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青岛律师行业锚定“走在前、挑大梁”,奋力“打头阵、当先锋”,昂扬精气神、干出新成绩,以“专业化、国际化、数字化”为方向,聚力打造法治服务岛城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