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万名水库移民圆了“安居乐业梦”
2025-09-2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栗晟皓
本报通讯员 翟淑涛 于澜
爬坡过弯,走进大山褶皱中的莒县桑园镇楼东村,山风拂过,松涛阵阵。近日,投资90万元移民扶持资金建设的塘坝正式投入使用,清澈的水蓄满水库,不仅为村里的耕地送上“当家水”,更以坝代路打通了村民出行的便捷通道,彻底破解了“有水蓄不住,外出全靠一条路”的老难题。
楼东村的蝶变,是莒县深耕水库移民扶持工作,让政策红利精准触达群众的缩影。自2006年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以来,莒县累计发放移民直补资金5.74亿元,投入项目资金5.85亿元,惠及157个移民村、4.9万余人。
在“江北鲜切花第一镇”招贤镇,玫瑰开得正艳。莒县投入4000余万元移民资金扶持玫瑰产业,如今全镇玫瑰种植达8000余亩,年销售鲜切花6亿多枝,年销售额5亿余元。
“去年水利部门投资600万元建成的17座玫瑰大棚,预计全年收入超百万元。”大美招贤智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李加利指着新建的温室大棚说。这些大棚由移民村打包给专业公司运营,村集体年收租金21万元,还为60多名移民提供就业岗位。
如何让招贤玫瑰花开更艳、香飘更远?莒县整合资金2250万元,规划建设鲜切花市场、产业孵化基地,推动玫瑰产业提质增效。“鲜切花市场涵盖交易、分拣、仓储、电商、资材配套等五大功能区,日交易量预计可达50万—80万枝,辐射全国批发商、花店、电商及终端消费者,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产业孵化基地将为种植户提供鲜切花种植技术和电商销售培训。目前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莒县水利局水利移民服务科科长刘晓华介绍。
玫瑰芬芳四溢,蓝莓也缀满枝头。在安庄镇大咸福村,移民段会福的3亩蓝莓大棚今年预计收入15万元。“日子就像这蓝莓,越来越甜!”他脸上漾开笑容。
截至目前,莒县投入产业扶持资金1.4亿元,建成215座冬暖大棚、8座恒温库和16座厂房,培育出招贤玫瑰、峤山大姜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打造出产业富民的“金招牌”。
产业兴旺厚植发展“里子”,基础设施提升村庄“面子”。莒县投入4.4亿元移民资金,为157个移民村实施水利配套、道路硬化、饮水安全等项目,高标准打造29个美丽移民村。
初秋的安庄镇前丁果庄村,楼房整齐排列,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投资1.87亿元的避险解困项目,让798户1884人告别汛期担惊受怕的日子,实现从“移居”到“宜居”的转变。
既富“口袋”,也富“脑袋”。在安庄镇同心党建文化展馆,VR技术重现青峰岭水库建设历程。“通过体验动力爬坡机等工具,让干部群众铭记历史、富而思进。”该展馆已接待参观者万余人次,成为莒县党员教育重要阵地。
本报通讯员 翟淑涛 于澜
爬坡过弯,走进大山褶皱中的莒县桑园镇楼东村,山风拂过,松涛阵阵。近日,投资90万元移民扶持资金建设的塘坝正式投入使用,清澈的水蓄满水库,不仅为村里的耕地送上“当家水”,更以坝代路打通了村民出行的便捷通道,彻底破解了“有水蓄不住,外出全靠一条路”的老难题。
楼东村的蝶变,是莒县深耕水库移民扶持工作,让政策红利精准触达群众的缩影。自2006年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以来,莒县累计发放移民直补资金5.74亿元,投入项目资金5.85亿元,惠及157个移民村、4.9万余人。
在“江北鲜切花第一镇”招贤镇,玫瑰开得正艳。莒县投入4000余万元移民资金扶持玫瑰产业,如今全镇玫瑰种植达8000余亩,年销售鲜切花6亿多枝,年销售额5亿余元。
“去年水利部门投资600万元建成的17座玫瑰大棚,预计全年收入超百万元。”大美招贤智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李加利指着新建的温室大棚说。这些大棚由移民村打包给专业公司运营,村集体年收租金21万元,还为60多名移民提供就业岗位。
如何让招贤玫瑰花开更艳、香飘更远?莒县整合资金2250万元,规划建设鲜切花市场、产业孵化基地,推动玫瑰产业提质增效。“鲜切花市场涵盖交易、分拣、仓储、电商、资材配套等五大功能区,日交易量预计可达50万—80万枝,辐射全国批发商、花店、电商及终端消费者,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产业孵化基地将为种植户提供鲜切花种植技术和电商销售培训。目前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莒县水利局水利移民服务科科长刘晓华介绍。
玫瑰芬芳四溢,蓝莓也缀满枝头。在安庄镇大咸福村,移民段会福的3亩蓝莓大棚今年预计收入15万元。“日子就像这蓝莓,越来越甜!”他脸上漾开笑容。
截至目前,莒县投入产业扶持资金1.4亿元,建成215座冬暖大棚、8座恒温库和16座厂房,培育出招贤玫瑰、峤山大姜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打造出产业富民的“金招牌”。
产业兴旺厚植发展“里子”,基础设施提升村庄“面子”。莒县投入4.4亿元移民资金,为157个移民村实施水利配套、道路硬化、饮水安全等项目,高标准打造29个美丽移民村。
初秋的安庄镇前丁果庄村,楼房整齐排列,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投资1.87亿元的避险解困项目,让798户1884人告别汛期担惊受怕的日子,实现从“移居”到“宜居”的转变。
既富“口袋”,也富“脑袋”。在安庄镇同心党建文化展馆,VR技术重现青峰岭水库建设历程。“通过体验动力爬坡机等工具,让干部群众铭记历史、富而思进。”该展馆已接待参观者万余人次,成为莒县党员教育重要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