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山海步道,何以称第一?
2025-09-1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
![]() |
蜿蜒在烟台大南山中的山海步道,一条路串联山、海、城。(资料片)
|
□ 本报见习记者 秦光然
本报通讯员 张述雅 栾孟元
烟台有条山海步道,被称为省内第一条将山、海与城市串联的步道。它横跨烟台市芝罘区、莱山区、高新区和牟平区,总长达50公里。近期,该步道频频出现在各类活动频道、旅游公众号中,刷屏网友出游打卡的朋友圈,山海步道何以频频出圈刷屏?
山与海,是这条步道的天然基因。9月9日,记者行走在烟台大学东门的烟大示范段建设区域,通过现场规划公示介绍,发现在步道旁设置了互动冲洗池、海风餐厅、山海长廊等符合海洋主题的活动设施。“山上有观景亭,可以通过步道直接上去,道旁边有长椅,陡坡上的铁扶手,是方便行人爬坡用的。”行走在山体段的居民张强向记者介绍,这些依山而建的设施十分契合山林主题。据了解,山海步道滨海段西起海韵广场,东至里蹦岛,一条主线串起沿线27.8公里的临海景点,除主线外,步道山体段依山规划了多条支线,这些支线直通社区,四通八达,串联起沿线及周边约30个社区,服务居民达40万人。为游客与市民提供了“一走到底”的畅游体验。“山海步道串联了岱王石、寿星像、岱王山公园、烽火台、魁星楼、开花石、望海亭等景区,游客通过步道可以直达想去的景区。”烟台市规划设计院城市设计科栾孟元说。
步行,既是这条步道的定语,更是灵魂。据栾孟元介绍:“目前山海步道已修建了较完善的配套设施,助力百姓远足、登山。”9月9日15时,记者从山海步道海韵广场起点处出发,沿山海步道滨海段步行5千米,沿途发现步道两旁设有多个休息区供游客和市民休息观景,并间隔设有自动售卖机,满足游客与市民步行时的休憩需求。“我们的椅子与垃圾桶都有统一的设计,它们印有山海步道的logo。”烟台市规划设计院交通科曲云鹏介绍。步道上的小设计很贴心,印有logo的不止椅子与垃圾桶,步道沿途也设有logo标识,logo下有提示语,每隔五百米提示一次步行累计路程。现在的山海步道打通“断头路”,在滨海段马山寨区段,正在建设木栈道,可以解决原有地形高差较大问题,助力市民与游客顺畅步行。
串山、观海、漫步、揽城,说到底,这是一条让百姓生活更美好的宽阔大道。山海步道的设计听取百姓的诉求、服务贴近百姓。“在步道的设计过程中,有群众反映海边太晒,没有乘凉遮阴的地方。考察后让道路从树林里穿过去,使它们发挥遮阳的功能。”烟台市规划设计院总规科科长曹诚为说。贴心的“平价水”走进山海步道的售卖机,在山体段,一瓶可乐售价3.48元、一瓶脉动售价5元,山上与山下的饮料售价基本一致,步道经营不在饮品上收取百姓“过路费”。76岁老人臧丙治居住在环山路,他拄着拐杖一边下山一边向记者说:“道路修得挺好,以前是土路,我怕摔着磕着就不来爬山,现在有了这条道,只要没特殊情况,我每天都上来爬一圈。”在山体段,步道沿山一侧建有绿色的铁丝网,上面种满藤类植物,形成一张绵延数公里的绿色网络,它们是行人最好的“遮阳伞”。孙世惠是一名退休工人,他等待接孩子回家时在步道旁的观景亭里锻炼,他说:“步道修起来之前可没这些,当时都是难走的土路,晒得也厉害。修了步道以后,空气好还不晒了。”
山与海是城市的重要器官,道路则是连通城市各器官的血脉。山海步道秉持服务百姓的理念,正以山海作基因、步行作灵魂,不断畅通步道这根城市动脉,更好地助力游客与市民漫步烟台。
本报通讯员 张述雅 栾孟元
烟台有条山海步道,被称为省内第一条将山、海与城市串联的步道。它横跨烟台市芝罘区、莱山区、高新区和牟平区,总长达50公里。近期,该步道频频出现在各类活动频道、旅游公众号中,刷屏网友出游打卡的朋友圈,山海步道何以频频出圈刷屏?
山与海,是这条步道的天然基因。9月9日,记者行走在烟台大学东门的烟大示范段建设区域,通过现场规划公示介绍,发现在步道旁设置了互动冲洗池、海风餐厅、山海长廊等符合海洋主题的活动设施。“山上有观景亭,可以通过步道直接上去,道旁边有长椅,陡坡上的铁扶手,是方便行人爬坡用的。”行走在山体段的居民张强向记者介绍,这些依山而建的设施十分契合山林主题。据了解,山海步道滨海段西起海韵广场,东至里蹦岛,一条主线串起沿线27.8公里的临海景点,除主线外,步道山体段依山规划了多条支线,这些支线直通社区,四通八达,串联起沿线及周边约30个社区,服务居民达40万人。为游客与市民提供了“一走到底”的畅游体验。“山海步道串联了岱王石、寿星像、岱王山公园、烽火台、魁星楼、开花石、望海亭等景区,游客通过步道可以直达想去的景区。”烟台市规划设计院城市设计科栾孟元说。
步行,既是这条步道的定语,更是灵魂。据栾孟元介绍:“目前山海步道已修建了较完善的配套设施,助力百姓远足、登山。”9月9日15时,记者从山海步道海韵广场起点处出发,沿山海步道滨海段步行5千米,沿途发现步道两旁设有多个休息区供游客和市民休息观景,并间隔设有自动售卖机,满足游客与市民步行时的休憩需求。“我们的椅子与垃圾桶都有统一的设计,它们印有山海步道的logo。”烟台市规划设计院交通科曲云鹏介绍。步道上的小设计很贴心,印有logo的不止椅子与垃圾桶,步道沿途也设有logo标识,logo下有提示语,每隔五百米提示一次步行累计路程。现在的山海步道打通“断头路”,在滨海段马山寨区段,正在建设木栈道,可以解决原有地形高差较大问题,助力市民与游客顺畅步行。
串山、观海、漫步、揽城,说到底,这是一条让百姓生活更美好的宽阔大道。山海步道的设计听取百姓的诉求、服务贴近百姓。“在步道的设计过程中,有群众反映海边太晒,没有乘凉遮阴的地方。考察后让道路从树林里穿过去,使它们发挥遮阳的功能。”烟台市规划设计院总规科科长曹诚为说。贴心的“平价水”走进山海步道的售卖机,在山体段,一瓶可乐售价3.48元、一瓶脉动售价5元,山上与山下的饮料售价基本一致,步道经营不在饮品上收取百姓“过路费”。76岁老人臧丙治居住在环山路,他拄着拐杖一边下山一边向记者说:“道路修得挺好,以前是土路,我怕摔着磕着就不来爬山,现在有了这条道,只要没特殊情况,我每天都上来爬一圈。”在山体段,步道沿山一侧建有绿色的铁丝网,上面种满藤类植物,形成一张绵延数公里的绿色网络,它们是行人最好的“遮阳伞”。孙世惠是一名退休工人,他等待接孩子回家时在步道旁的观景亭里锻炼,他说:“步道修起来之前可没这些,当时都是难走的土路,晒得也厉害。修了步道以后,空气好还不晒了。”
山与海是城市的重要器官,道路则是连通城市各器官的血脉。山海步道秉持服务百姓的理念,正以山海作基因、步行作灵魂,不断畅通步道这根城市动脉,更好地助力游客与市民漫步烟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