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要闻

对接会“拖堂”一小时,嘉宾却说很值

2025-09-10 作者: 刘笑笑 张文婷 张忠德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刘笑笑 张文婷
       张忠德

  “我们在海堤除险加固过程中常遇到生态保护难题,一直找不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您遇到的问题和我们的项目很类似,我们可以分享一些技术经验。”
  ……
  9月9日中午12点40分,原应结束的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成果对接会现场,依然气氛热烈。嘉宾们正围绕《2025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青岛共识》展开激烈的分组讨论。
  这场从上午9点开始的对接会,议程涵盖推介发布、优秀项目路演、部分优秀项目展示及合作对接等,计划中午12点结束,结果“拖堂”到过了饭点。不过,参会嘉宾不但不着急,还讨论得热火朝天。
  这是为何?
  “很值,效果超预期。”一位来自天津的参会嘉宾在路演休息间隙感叹,“看到这么多优秀项目,很受启发。我们带来的河口生态修复及海堤生态化建设项目,也正在这里积极对接合作伙伴。”
  自由对接环节,会场秒变“合作集市”。马尔代夫渔业和海洋资源部副总干事亚当·马尼克,听完珊瑚礁生态修复科技创新实践项目的路演后,立刻上前与主讲人交换联系方式,并表示回国后将第一时间与其所在高校深入沟通。
  共识讨论环节,中国船舶集团环境发展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孙万龙一边参与产业组讨论,一边悄悄扫码加微信。“已经加了十多位行业好友,跟大家沟通得不错。我们已构建海草床生态修复与监测评估技术体系,正在结合项目应用,推进产业化。”
  下午1点,持续整整4小时的对接会终于落下帷幕,但合作才刚刚开始。在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副教授王楠看来,最大的成果是各方在技术、产业、治理和青年四个层面达成高度一致,“真正厘清了海洋生态修复如何与产业发展结合,从生态价值发现,到实现路径,再到规则设计与公众共享,这套逻辑为我们技术人员提供了难得的产业视角。”
  □ 本报记者 刘笑笑 张文婷
       张忠德

  “我们在海堤除险加固过程中常遇到生态保护难题,一直找不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您遇到的问题和我们的项目很类似,我们可以分享一些技术经验。”
  ……
  9月9日中午12点40分,原应结束的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成果对接会现场,依然气氛热烈。嘉宾们正围绕《2025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青岛共识》展开激烈的分组讨论。
  这场从上午9点开始的对接会,议程涵盖推介发布、优秀项目路演、部分优秀项目展示及合作对接等,计划中午12点结束,结果“拖堂”到过了饭点。不过,参会嘉宾不但不着急,还讨论得热火朝天。
  这是为何?
  “很值,效果超预期。”一位来自天津的参会嘉宾在路演休息间隙感叹,“看到这么多优秀项目,很受启发。我们带来的河口生态修复及海堤生态化建设项目,也正在这里积极对接合作伙伴。”
  自由对接环节,会场秒变“合作集市”。马尔代夫渔业和海洋资源部副总干事亚当·马尼克,听完珊瑚礁生态修复科技创新实践项目的路演后,立刻上前与主讲人交换联系方式,并表示回国后将第一时间与其所在高校深入沟通。
  共识讨论环节,中国船舶集团环境发展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孙万龙一边参与产业组讨论,一边悄悄扫码加微信。“已经加了十多位行业好友,跟大家沟通得不错。我们已构建海草床生态修复与监测评估技术体系,正在结合项目应用,推进产业化。”
  下午1点,持续整整4小时的对接会终于落下帷幕,但合作才刚刚开始。在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副教授王楠看来,最大的成果是各方在技术、产业、治理和青年四个层面达成高度一致,“真正厘清了海洋生态修复如何与产业发展结合,从生态价值发现,到实现路径,再到规则设计与公众共享,这套逻辑为我们技术人员提供了难得的产业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