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微高速年底通车,泰安将实现“县县三高速”出行新格局

物流经理细算成本瘦身账

2025-09-05 作者: 王洪涛 刘涛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王洪涛 刘涛
  本报通讯员 郭玥 吕萌
        张奥利

  9月1日,位于宁阳的济微高速转体桥施工现场,上百名施工人员正在20米高处紧张有序地进行钢筋绑扎作业。一个多月后,这座桥梁将完成上跨瓦日铁路的转体施工,实现整体贯通。山东高速集团首席技师、济微公路有限公司工程处业务主办秦承暄介绍:“为避免影响铁路正常运行,上跨瓦日铁路桥采用转体施工,即先在铁路一侧将桥体浇筑完成,再通过球铰结构和千斤顶使桥体如‘陀螺’般平稳旋转,直至精准对接。这种方式不仅大幅降低了对铁路运行的干扰,而且更省时省力。”
  由山东高速集团投资建设的济微高速起自济南市长清区,途经泰安市肥城市、宁阳县,止于济宁市兖州区,全长88.6公里,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其中泰安段全长71.3公里。
  为实现年底通车目标,连日来,全线建设者迎高温、抢进度、保质量,各标段处处呈现“大干快上”的火热场面。
  在济微高速四标段,工程建设已全面进入沥青路面铺设阶段。施工现场,摊铺机将滚烫的沥青混合料均匀摊铺于路基之上,压路机紧随其后依次进行初压、复压与终压,整个流程高效顺畅、衔接紧密,确保路面密实平整。
  为保障施工质量和进度,项目部共投入机械147台套、作业人员575名,并搭建智能监控平台,实现远程质量监控、风险预警和进度动态管理,显著提升管理效率。
  与此同时,拌和站依托智能生产系统实时监控关键数据,根据前方施工需求自动生成计划,精准控制配比,并通过24小时不间断科学作业,实现日产量突破5000吨,有力保障了现场沥青摊铺连续稳定推进。
  截至目前,济微高速项目泰安段累计完成投资87.9亿元,路基工程完成98.9%,路面工程完成83.8%,桥涵工程完成97.9%,各项节点目标稳步推进,确保全线如期通车。
  距离济微高速收费站仅3公里的肥城长鑫物流园区内,公司经理宋其宇正密切关注着工程的进展情况。他感慨地说:“现在我们物流车辆主要走省道S326,20多公里才能到达高速口,而且道路狭窄,还需穿村过镇,时间和油耗成本都很高。等高速通了,油耗能节约10%至15%。”这位物流企业负责人算了一笔经济账,济微高速通车后,园区内千余辆货车的运输损耗将大幅减少,公司的运输成本也将有效降低。
  据了解,济微高速在泰安区域经济发展中将发挥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它有效连接泰安港与瓦日铁路,形成“港口+铁路+高速”的现代化多式联运体系,从而推动大宗货物的便捷外运。此外,该高速还将为肥城桃产业和宁阳大枣基地提供高效物流支持,加速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的建设与发展。更重要的是,它将进一步强化泰安在鲁中的交通枢纽地位,为“四横五纵沿黄达海”综合运输通道的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济微高速建成后,泰安将实现‘县县三高速’出行新格局,为实现客运县(市、区)1小时通勤,都市圈2小时通达,国内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的‘123’客运网和物流省内1天送达,国内2天送达,国际主要城市3天送达的‘123’物流网,筑牢交通基础。”泰安市交通运输局重点项目建设服务中心协调服务科科长林珂说。
  近年来,泰安市交通运输局紧抓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机遇,按照“畅通通道、织密网络、建强枢纽、优化升级”的总体思路,持续完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体系,推动高速公路加密扩容。济微高速通车后,泰安市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达到588公里,密度提升至7.58公里/百平方公里。
  □ 本报记者 王洪涛 刘涛
  本报通讯员 郭玥 吕萌
        张奥利

  9月1日,位于宁阳的济微高速转体桥施工现场,上百名施工人员正在20米高处紧张有序地进行钢筋绑扎作业。一个多月后,这座桥梁将完成上跨瓦日铁路的转体施工,实现整体贯通。山东高速集团首席技师、济微公路有限公司工程处业务主办秦承暄介绍:“为避免影响铁路正常运行,上跨瓦日铁路桥采用转体施工,即先在铁路一侧将桥体浇筑完成,再通过球铰结构和千斤顶使桥体如‘陀螺’般平稳旋转,直至精准对接。这种方式不仅大幅降低了对铁路运行的干扰,而且更省时省力。”
  由山东高速集团投资建设的济微高速起自济南市长清区,途经泰安市肥城市、宁阳县,止于济宁市兖州区,全长88.6公里,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其中泰安段全长71.3公里。
  为实现年底通车目标,连日来,全线建设者迎高温、抢进度、保质量,各标段处处呈现“大干快上”的火热场面。
  在济微高速四标段,工程建设已全面进入沥青路面铺设阶段。施工现场,摊铺机将滚烫的沥青混合料均匀摊铺于路基之上,压路机紧随其后依次进行初压、复压与终压,整个流程高效顺畅、衔接紧密,确保路面密实平整。
  为保障施工质量和进度,项目部共投入机械147台套、作业人员575名,并搭建智能监控平台,实现远程质量监控、风险预警和进度动态管理,显著提升管理效率。
  与此同时,拌和站依托智能生产系统实时监控关键数据,根据前方施工需求自动生成计划,精准控制配比,并通过24小时不间断科学作业,实现日产量突破5000吨,有力保障了现场沥青摊铺连续稳定推进。
  截至目前,济微高速项目泰安段累计完成投资87.9亿元,路基工程完成98.9%,路面工程完成83.8%,桥涵工程完成97.9%,各项节点目标稳步推进,确保全线如期通车。
  距离济微高速收费站仅3公里的肥城长鑫物流园区内,公司经理宋其宇正密切关注着工程的进展情况。他感慨地说:“现在我们物流车辆主要走省道S326,20多公里才能到达高速口,而且道路狭窄,还需穿村过镇,时间和油耗成本都很高。等高速通了,油耗能节约10%至15%。”这位物流企业负责人算了一笔经济账,济微高速通车后,园区内千余辆货车的运输损耗将大幅减少,公司的运输成本也将有效降低。
  据了解,济微高速在泰安区域经济发展中将发挥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它有效连接泰安港与瓦日铁路,形成“港口+铁路+高速”的现代化多式联运体系,从而推动大宗货物的便捷外运。此外,该高速还将为肥城桃产业和宁阳大枣基地提供高效物流支持,加速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的建设与发展。更重要的是,它将进一步强化泰安在鲁中的交通枢纽地位,为“四横五纵沿黄达海”综合运输通道的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济微高速建成后,泰安将实现‘县县三高速’出行新格局,为实现客运县(市、区)1小时通勤,都市圈2小时通达,国内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的‘123’客运网和物流省内1天送达,国内2天送达,国际主要城市3天送达的‘123’物流网,筑牢交通基础。”泰安市交通运输局重点项目建设服务中心协调服务科科长林珂说。
  近年来,泰安市交通运输局紧抓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机遇,按照“畅通通道、织密网络、建强枢纽、优化升级”的总体思路,持续完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体系,推动高速公路加密扩容。济微高速通车后,泰安市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达到588公里,密度提升至7.58公里/百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