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本道:赤诚本色 大爱有道

2025-09-05 作者: 陶相银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陶相银
  本报通讯员 司伟

  8月27日,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乳山市夏村镇邵家村的96岁党员邵本道光荣上榜。
  邵本道每月退休金有几千元,但这个倔强的老人跟村民们一样早起晚归地劳作,日子过得很节俭,甚至连件像样的衣服都不买。
  2013年,邵本道向邵家村一次性捐出30.5万元,“用这些钱为村里办点实事。”最终,经过村民代表大会决议,这笔钱被用以村容村貌整治,并建一个健身广场,而这个广场就命名为“本道广场”。广场开工时,全村人自发义务劳动,仅用10天就完成了2100平方米的地面硬化,并安装上了健身器材。
  2021年“七一”前夕,邵本道又一次捐出了15万元,“2万元作为特殊党费,13万元捐给村集体。”很快,村里修成了一条1900多平方米的连村路,极大方便了村民出行。为表达对邵本道的感激之情,乡亲们在村口立起一块感恩石,上面刻着“不忘本道”四个大字。
  “我这一生是党和人民给的,如今我的生活好了,也想回报党和人民的恩情。”邵本道用这句朴实无华的话来解释自己的行为。
  邵本道生于1929年,幼年父母早逝,不得不带着妹妹四处乞讨。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是善良的乡亲们共同抚养他长大,在他心底种下了感恩的种子。1947年,邵本道参军,不到一年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剿匪战斗……都留下了他奋勇冲杀的身影。
  邵本道经常说,他永远忘不了,在最困难的时候,是党和政府照顾了他;是村民们一起帮他挖管槽、铺水管,让他喝上了自来水;老伴患病时,是村里派人帮他们洗衣做饭……他把这些来自他人的点滴关爱,都化作了实际行动,回报着父老乡亲。
  多年来,在邵本道的影响下,邵家村党员主动组建义务劳动队,为困难户挑水送粮、修缮房屋;村两委议事厅里,“向老邵学习”成为最质朴的动员令。曾经“各扫门前雪”的村子,如今邻里互助成风。
  邵本道的事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被改编成大型现代吕剧《邵本道》进行巡演,宣讲团带着他的故事走进军营、高校、社区、农村等地,激励着更多人坚守初心、奉献社会。邵本道也先后获得中华慈善突出贡献(个人)奖、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山东好人、威海市道德模范等多项荣誉。
  □ 本报记者 陶相银
  本报通讯员 司伟

  8月27日,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乳山市夏村镇邵家村的96岁党员邵本道光荣上榜。
  邵本道每月退休金有几千元,但这个倔强的老人跟村民们一样早起晚归地劳作,日子过得很节俭,甚至连件像样的衣服都不买。
  2013年,邵本道向邵家村一次性捐出30.5万元,“用这些钱为村里办点实事。”最终,经过村民代表大会决议,这笔钱被用以村容村貌整治,并建一个健身广场,而这个广场就命名为“本道广场”。广场开工时,全村人自发义务劳动,仅用10天就完成了2100平方米的地面硬化,并安装上了健身器材。
  2021年“七一”前夕,邵本道又一次捐出了15万元,“2万元作为特殊党费,13万元捐给村集体。”很快,村里修成了一条1900多平方米的连村路,极大方便了村民出行。为表达对邵本道的感激之情,乡亲们在村口立起一块感恩石,上面刻着“不忘本道”四个大字。
  “我这一生是党和人民给的,如今我的生活好了,也想回报党和人民的恩情。”邵本道用这句朴实无华的话来解释自己的行为。
  邵本道生于1929年,幼年父母早逝,不得不带着妹妹四处乞讨。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是善良的乡亲们共同抚养他长大,在他心底种下了感恩的种子。1947年,邵本道参军,不到一年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剿匪战斗……都留下了他奋勇冲杀的身影。
  邵本道经常说,他永远忘不了,在最困难的时候,是党和政府照顾了他;是村民们一起帮他挖管槽、铺水管,让他喝上了自来水;老伴患病时,是村里派人帮他们洗衣做饭……他把这些来自他人的点滴关爱,都化作了实际行动,回报着父老乡亲。
  多年来,在邵本道的影响下,邵家村党员主动组建义务劳动队,为困难户挑水送粮、修缮房屋;村两委议事厅里,“向老邵学习”成为最质朴的动员令。曾经“各扫门前雪”的村子,如今邻里互助成风。
  邵本道的事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被改编成大型现代吕剧《邵本道》进行巡演,宣讲团带着他的故事走进军营、高校、社区、农村等地,激励着更多人坚守初心、奉献社会。邵本道也先后获得中华慈善突出贡献(个人)奖、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山东好人、威海市道德模范等多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