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要闻

中国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吸引外媒目光

“中国懂得和平的价值”

2025-09-03 作者: 刘一颖 马海燕 王琛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刘一颖 牛同 马海燕 王琛

  赴北京采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本报记者经常遇见外国媒体同行。抗日战争、反法西斯战争、九三阅兵、和平发展,这些词成为打开交流的钥匙。交流中,我们传递、接收信息,也被感动、被启发,更深刻地认识到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讲好中国故事还需更多努力。
毛里求斯国家电视台记者萨蒂恩·比鲁特:
近距离了解中国真实面貌

  萨蒂恩·比鲁特是接受我们采访的第一位外国媒体记者,他在毛里求斯国家电视台工作。8月28日上午,纪念活动新闻中心首场记者招待会开始前,他被会场外的历次阅兵图片展吸引,看了好久,不时用手机拍照。他十分爽快地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因为“对中国非常感兴趣”。
  这是萨蒂恩·比鲁特第一次来到中国,想通过所见所感来认识中国的文化、历史和风土人情,尤其“想看看中国的历史叙事与某些国家传递的内容有何不同”。他说,之前对中国的认识来自欧美的描述和评价,“而这些评价并非总是真实的”。只有自己来到中国,才对中国有更多直观的了解。
  美丽、宁静、整洁,萨蒂恩·比鲁特用这三个词,形容他眼中的中国。他说,因为自己不会说汉语,与中国朋友沟通时面临语言障碍,但即使语言不通,中国朋友也会热情帮助他,这让他很感动。
  “看到以前中国举行阅兵式的照片,我对即将到来的九三阅兵充满期待。希望通过这次盛大的阅兵式,以及其他纪念活动,能对抗日战争有更多的认识。”萨蒂恩·比鲁特表示。

保加利亚国家电视台记者
伊格纳托夫·季霍米尔·普拉梅诺夫:
中国举行阅兵式是在传递和平讯息

  第二位采访对象保加利亚国家电视台记者伊格纳托夫·季霍米尔·普拉梅诺夫,是一位历史爱好者,对二战历史有些研究。首场记者招待会后,他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听了会上的介绍,我对九三阅兵充满期待。9月3日对中国人而言,意义非凡,因为中国人在抗击日本侵略时,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展现了巨大的勇气,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举行阅兵式是在传递和平讯息,是捍卫世界和平的努力。”他说,保加利亚位于欧洲东南部,也曾有武装力量参与到反法西斯战争中。
  “我知道,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中国作出巨大牺牲,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我们国家关于中国的信息并不丰富,我可以从阅兵这个全新视角,帮助我们国家的人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伊格纳托夫·季霍米尔·普拉梅诺夫说道。
巴基斯坦萨马电视台记者伊尔凡·阿什拉夫:
我们是为和平而来

  巴基斯坦萨马电视台记者伊尔凡·阿什拉夫听完首场记者招待会的内容,直言很荣幸有机会到现场记录九三阅兵——这是在铭记一段不能忘记的历史。“中国懂得和平的价值,知道和平的代价。我们是为和平而来,是为了支持中国的和平发展而来。”
  伊尔凡·阿什拉夫之所以有这么深刻的感受,源自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举行的一次外采活动——8月27日,他前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宛平城和卢沟桥等地参观。“看过那些史料,我认为抗日战争胜利不只是中国人民的胜利,更是全人类的胜利。我必须要说,非常佩服中国人民。他们的抗战精神非常伟大,牺牲巨大但誓不放弃。在日本侵略者步步紧逼的艰难岁月里,中国领导人凝聚了整个民族的力量。”他坚定地说,每个人都必须承认中国为和平作出的努力,每个人都必须承认中国人为和平作出的牺牲。
  伊尔凡·阿什拉夫表示,要通过自己的报道让更多媒体、电影制作人,去写、去拍、去记录中国抗日战争故事,让更多人知道中国人民是如何保卫国家的,“了解他们的坚韧,他们多么勇敢地反抗外来侵略。”

真实巴西媒体集团记者毛路:
中国展现出“有一种方式
可以实现多方共赢”

  真实巴西媒体集团记者毛路在记者会上提出的问题是:“中方如何看待全球南方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作用?中国将如何致力于促进全球南方国家发展,以及在相关国际组织中发挥更大作用?”
  “之所以提这一问题,是因为我知道中国想帮助更多南方国家加入国际组织、有一定的话语权。对于还未加入国际组织的南方国家而言,中国是有实力有能力的朋友。”毛路说,南方国家与一些“经济实力比较强”的国家对话时,有时会得不到积极回应。但中国与南方国家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合作,展现出的是“有一种方式可以实现多方共赢”。
  关于九三阅兵等纪念活动,毛路认为,中国这是在做一件备受世界关注的事情。“在我的国家,关于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纪念活动比较少。我认为,这场胜利应该被重视,因为当下许多地方正发生战争,中国以正确的历史观来纪念伟大的胜利,也是在彰显和平的重要性。”
  (本报北京电)
  □ 本报记者 刘一颖 牛同 马海燕 王琛

  赴北京采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本报记者经常遇见外国媒体同行。抗日战争、反法西斯战争、九三阅兵、和平发展,这些词成为打开交流的钥匙。交流中,我们传递、接收信息,也被感动、被启发,更深刻地认识到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讲好中国故事还需更多努力。
毛里求斯国家电视台记者萨蒂恩·比鲁特:
近距离了解中国真实面貌

  萨蒂恩·比鲁特是接受我们采访的第一位外国媒体记者,他在毛里求斯国家电视台工作。8月28日上午,纪念活动新闻中心首场记者招待会开始前,他被会场外的历次阅兵图片展吸引,看了好久,不时用手机拍照。他十分爽快地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因为“对中国非常感兴趣”。
  这是萨蒂恩·比鲁特第一次来到中国,想通过所见所感来认识中国的文化、历史和风土人情,尤其“想看看中国的历史叙事与某些国家传递的内容有何不同”。他说,之前对中国的认识来自欧美的描述和评价,“而这些评价并非总是真实的”。只有自己来到中国,才对中国有更多直观的了解。
  美丽、宁静、整洁,萨蒂恩·比鲁特用这三个词,形容他眼中的中国。他说,因为自己不会说汉语,与中国朋友沟通时面临语言障碍,但即使语言不通,中国朋友也会热情帮助他,这让他很感动。
  “看到以前中国举行阅兵式的照片,我对即将到来的九三阅兵充满期待。希望通过这次盛大的阅兵式,以及其他纪念活动,能对抗日战争有更多的认识。”萨蒂恩·比鲁特表示。

保加利亚国家电视台记者
伊格纳托夫·季霍米尔·普拉梅诺夫:
中国举行阅兵式是在传递和平讯息

  第二位采访对象保加利亚国家电视台记者伊格纳托夫·季霍米尔·普拉梅诺夫,是一位历史爱好者,对二战历史有些研究。首场记者招待会后,他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听了会上的介绍,我对九三阅兵充满期待。9月3日对中国人而言,意义非凡,因为中国人在抗击日本侵略时,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展现了巨大的勇气,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举行阅兵式是在传递和平讯息,是捍卫世界和平的努力。”他说,保加利亚位于欧洲东南部,也曾有武装力量参与到反法西斯战争中。
  “我知道,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中国作出巨大牺牲,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我们国家关于中国的信息并不丰富,我可以从阅兵这个全新视角,帮助我们国家的人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伊格纳托夫·季霍米尔·普拉梅诺夫说道。
巴基斯坦萨马电视台记者伊尔凡·阿什拉夫:
我们是为和平而来

  巴基斯坦萨马电视台记者伊尔凡·阿什拉夫听完首场记者招待会的内容,直言很荣幸有机会到现场记录九三阅兵——这是在铭记一段不能忘记的历史。“中国懂得和平的价值,知道和平的代价。我们是为和平而来,是为了支持中国的和平发展而来。”
  伊尔凡·阿什拉夫之所以有这么深刻的感受,源自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举行的一次外采活动——8月27日,他前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宛平城和卢沟桥等地参观。“看过那些史料,我认为抗日战争胜利不只是中国人民的胜利,更是全人类的胜利。我必须要说,非常佩服中国人民。他们的抗战精神非常伟大,牺牲巨大但誓不放弃。在日本侵略者步步紧逼的艰难岁月里,中国领导人凝聚了整个民族的力量。”他坚定地说,每个人都必须承认中国为和平作出的努力,每个人都必须承认中国人为和平作出的牺牲。
  伊尔凡·阿什拉夫表示,要通过自己的报道让更多媒体、电影制作人,去写、去拍、去记录中国抗日战争故事,让更多人知道中国人民是如何保卫国家的,“了解他们的坚韧,他们多么勇敢地反抗外来侵略。”

真实巴西媒体集团记者毛路:
中国展现出“有一种方式
可以实现多方共赢”

  真实巴西媒体集团记者毛路在记者会上提出的问题是:“中方如何看待全球南方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作用?中国将如何致力于促进全球南方国家发展,以及在相关国际组织中发挥更大作用?”
  “之所以提这一问题,是因为我知道中国想帮助更多南方国家加入国际组织、有一定的话语权。对于还未加入国际组织的南方国家而言,中国是有实力有能力的朋友。”毛路说,南方国家与一些“经济实力比较强”的国家对话时,有时会得不到积极回应。但中国与南方国家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合作,展现出的是“有一种方式可以实现多方共赢”。
  关于九三阅兵等纪念活动,毛路认为,中国这是在做一件备受世界关注的事情。“在我的国家,关于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纪念活动比较少。我认为,这场胜利应该被重视,因为当下许多地方正发生战争,中国以正确的历史观来纪念伟大的胜利,也是在彰显和平的重要性。”
  (本报北京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