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休渔反让渔民收入更高

2025-09-02 作者: 毛鑫鑫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毛鑫鑫 赵雅南

  海洋伏季休渔,是我国为保护海洋渔业资源而实施的一种制度——通过在每年伏季、在特定海域禁止或限制捕捞活动,从而使渔业资源得到养护。
  这一制度始于1995年,现已覆盖渤海、黄海、东海及北纬12度以北的南海(含北部湾)海域,起始时间统一为每年的5月1日,各海域持续时间为三个半月至四个半月不等。
  为何选择在伏季休渔?伏季是多数海洋生物的繁殖期和幼体生长期。此时休渔,能够有效保护海洋生物的产卵群体和幼体,让它们有充足的时间成长发育。
  休渔的同时,各地多年来还组织开展增殖放流,通过向海洋投放各类海洋生物苗种,增加海洋生物的群体数量,改善海洋生物多样性、渔业发展质量和结构。
  短期来看,休渔期渔民暂时无法出海捕捞,收入会受到影响。但从长远看,休渔为海洋生物资源提供了休养生息的机会,后期渔民捕捞的鱼个体大、产量高,收入也会更高。
  从山东往年的监测情况来看,得益于伏季休渔、增殖放流等制度措施,近海渔业资源得到有效恢复——开捕后,梭子蟹、中国对虾、海蜇等主要增殖种类捕捞产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大部分经济资源如带鱼、鲳鱼、爬虾、鳎米鱼等产量保持稳定,局部海域大规格鲅鱼等资源呈旺发态势。
  休渔也不是“一刀切”。在休渔期间实施特殊经济品种专项限额捕捞,是伏季休渔制度的重要补充。农业农村部批准山东在今年休渔期间开展毛虾、海蜇、鱿鱼3个品种的专项捕捞。据统计,专项限额捕捞总产量达1.84万吨、总产值2.65亿元,实现“海洋生态、渔业生产、渔民生活”互融共赢。
  □ 本报记者 毛鑫鑫 赵雅南

  海洋伏季休渔,是我国为保护海洋渔业资源而实施的一种制度——通过在每年伏季、在特定海域禁止或限制捕捞活动,从而使渔业资源得到养护。
  这一制度始于1995年,现已覆盖渤海、黄海、东海及北纬12度以北的南海(含北部湾)海域,起始时间统一为每年的5月1日,各海域持续时间为三个半月至四个半月不等。
  为何选择在伏季休渔?伏季是多数海洋生物的繁殖期和幼体生长期。此时休渔,能够有效保护海洋生物的产卵群体和幼体,让它们有充足的时间成长发育。
  休渔的同时,各地多年来还组织开展增殖放流,通过向海洋投放各类海洋生物苗种,增加海洋生物的群体数量,改善海洋生物多样性、渔业发展质量和结构。
  短期来看,休渔期渔民暂时无法出海捕捞,收入会受到影响。但从长远看,休渔为海洋生物资源提供了休养生息的机会,后期渔民捕捞的鱼个体大、产量高,收入也会更高。
  从山东往年的监测情况来看,得益于伏季休渔、增殖放流等制度措施,近海渔业资源得到有效恢复——开捕后,梭子蟹、中国对虾、海蜇等主要增殖种类捕捞产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大部分经济资源如带鱼、鲳鱼、爬虾、鳎米鱼等产量保持稳定,局部海域大规格鲅鱼等资源呈旺发态势。
  休渔也不是“一刀切”。在休渔期间实施特殊经济品种专项限额捕捞,是伏季休渔制度的重要补充。农业农村部批准山东在今年休渔期间开展毛虾、海蜇、鱿鱼3个品种的专项捕捞。据统计,专项限额捕捞总产量达1.84万吨、总产值2.65亿元,实现“海洋生态、渔业生产、渔民生活”互融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