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依托标准化厂房筑巢引凤

产业上下游就在上下楼

2025-08-15 作者: 王洪涛 刘涛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王洪涛 刘涛
  本报通讯员 赵洁 刘光好

  近日,走进新泰市激光数智科创园,上海黑域激光的生产线一派繁忙。“一期租赁8号车间已投产,可年产1000台激光装备,产值达6000万元!”项目负责人季伟指着运转的设备介绍,“拎包进驻的园区服务,是我们落户的关键。”他脚下的这片热土,是新泰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的21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已吸引15家激光上下游企业集聚,一个初具规模的激光制造产业体系在此成型。
  近年来,新泰市锚定“工业经济”头号工程,以“三心”战略(经济中心、工业核心、项目重心)为引领,将标准化、定制化厂房建设作为关键抓手,破解土地、资金、效率难题,精准延链布局,优化园区生态,成功构建多点支撑的特色产业集聚新格局。
  “谁来建?地从哪来?钱从哪来?”新泰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陈涛坦言,标准化厂房建设之初,面临着三大核心挑战。为此,当地明确由惠泰集团等市属国企作为建设运营主体,统一规划、设计、建设厂房,并配套完善水电路气暖及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确保“巢”的质量。为盘活土地存量,一方面国企直接征收土地(惠泰集团累计征地1570亩);另一方面,大力盘活存量闲置低效用地,推进村庄搬迁,新增建设用地2170亩,为厂房落地腾挪空间。同时,当地积极申请农发行贷款、政府专项债、绿色金融工具等政策性资金,累计投入25亿元,保障厂房建设“弹药充足”。
  “新建厂房均在2层以上,承重达500-1000千克/平方米,容积率从0.8跃升至1.8,实现‘平方变立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大幅提升。”陈涛表示,标准化厂房的建设实现了多赢。对于企业来说,通过租赁、代建、先租后买等灵活方式,企业大幅减轻初期投入压力,得以“腾出资金上设备、扩规模”,项目落地提速。这对于国企而言,也是实力跃升的重要途径,比如惠泰集团等承建主体通过实施工程,实现了资产规模扩大、现金流活跃、盈利能力增强的目标。3家国企均获评AA+主体信用评级,实现良性循环。
  新泰以标准化厂房为坚实依托,精准施策,链式招引,着力打造“上下游就在上下楼、产业园就是产业链”的紧密生态圈。
  激光数智科创园就是“上下游就在上下楼”的成功缩影。立为激光落户激光数智科创园后,如同“头雁”引航,带动光惠、峰泰、镭胤等一批上下游企业“群雁”紧随,推动激光产业从无到有、迅速壮大,预计今年产值将达15亿元。目前,已有70余家类似企业通过此模式落地。
  新泰市还围绕链主企业规划专业园区,吸附配套,打造“搬不走”的产业集群。输变电装备园以特变鲁缆为核心,储备用地1392亩,已落地7家配套企业,特变鲁缆今年营收将破百亿元。围绕山能电力2×60万千瓦级煤电项目的“热汽水渣灰碳”等副产品,规划建设新泰热电绿色低碳产业协同示范园,确立了合成生物、高端农业等“1+4+N”的产业布局,策划对接微康益生菌等产业项目15个,变废为宝,打造循环经济新高地。
  □ 本报记者 王洪涛 刘涛
  本报通讯员 赵洁 刘光好

  近日,走进新泰市激光数智科创园,上海黑域激光的生产线一派繁忙。“一期租赁8号车间已投产,可年产1000台激光装备,产值达6000万元!”项目负责人季伟指着运转的设备介绍,“拎包进驻的园区服务,是我们落户的关键。”他脚下的这片热土,是新泰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的21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已吸引15家激光上下游企业集聚,一个初具规模的激光制造产业体系在此成型。
  近年来,新泰市锚定“工业经济”头号工程,以“三心”战略(经济中心、工业核心、项目重心)为引领,将标准化、定制化厂房建设作为关键抓手,破解土地、资金、效率难题,精准延链布局,优化园区生态,成功构建多点支撑的特色产业集聚新格局。
  “谁来建?地从哪来?钱从哪来?”新泰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陈涛坦言,标准化厂房建设之初,面临着三大核心挑战。为此,当地明确由惠泰集团等市属国企作为建设运营主体,统一规划、设计、建设厂房,并配套完善水电路气暖及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确保“巢”的质量。为盘活土地存量,一方面国企直接征收土地(惠泰集团累计征地1570亩);另一方面,大力盘活存量闲置低效用地,推进村庄搬迁,新增建设用地2170亩,为厂房落地腾挪空间。同时,当地积极申请农发行贷款、政府专项债、绿色金融工具等政策性资金,累计投入25亿元,保障厂房建设“弹药充足”。
  “新建厂房均在2层以上,承重达500-1000千克/平方米,容积率从0.8跃升至1.8,实现‘平方变立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大幅提升。”陈涛表示,标准化厂房的建设实现了多赢。对于企业来说,通过租赁、代建、先租后买等灵活方式,企业大幅减轻初期投入压力,得以“腾出资金上设备、扩规模”,项目落地提速。这对于国企而言,也是实力跃升的重要途径,比如惠泰集团等承建主体通过实施工程,实现了资产规模扩大、现金流活跃、盈利能力增强的目标。3家国企均获评AA+主体信用评级,实现良性循环。
  新泰以标准化厂房为坚实依托,精准施策,链式招引,着力打造“上下游就在上下楼、产业园就是产业链”的紧密生态圈。
  激光数智科创园就是“上下游就在上下楼”的成功缩影。立为激光落户激光数智科创园后,如同“头雁”引航,带动光惠、峰泰、镭胤等一批上下游企业“群雁”紧随,推动激光产业从无到有、迅速壮大,预计今年产值将达15亿元。目前,已有70余家类似企业通过此模式落地。
  新泰市还围绕链主企业规划专业园区,吸附配套,打造“搬不走”的产业集群。输变电装备园以特变鲁缆为核心,储备用地1392亩,已落地7家配套企业,特变鲁缆今年营收将破百亿元。围绕山能电力2×60万千瓦级煤电项目的“热汽水渣灰碳”等副产品,规划建设新泰热电绿色低碳产业协同示范园,确立了合成生物、高端农业等“1+4+N”的产业布局,策划对接微康益生菌等产业项目15个,变废为宝,打造循环经济新高地。